邵大箴:面向自然,源于传统的
——章飙的山水画
本文所属专题:章飚艺术专栏
20世纪以来我国山水画创作有两大派系:“以古开今”的传统文人画派系和吸收西画写生经验推进艺术创新的派系,前者以黄宾虹为代表,后者以李可染为领衔人物。以笔墨为中心的文人画传统延续到20世纪,因为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遇到了一系列的挑战;人们审美的新需求和传统表现模式之间的矛盾,原来以近距离观赏为目的而形成的表现手段以及画面效果,与新展示方式的不协调;创作者既画家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接受的教育已很难达到文人画的规范,等等。与此同时,世纪初从西方引进的美术教育体系,也极不利于文人画传统的延续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除原来有少数文人修养的艺术家坚持传统的创作体例外,大多数人只能探求新的表现途径。由此,新体的山水画在50年代崛起,并蔚然成风,就不是偶然的了。其中成绩最显着者当推李可染。不过李可染之所以成为20世纪新山水画的开拓者,远远不仅是因为他引进了西画的一些观念和表现手法,远远不仅是因为他开创了山水画写生新风气,而主要在于他适应时代审美的需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力求拓展和丰富中国山水画的表现语言。从这个意义上说,前面提到的两大体系是相对的划分,它们不仅是截然对立的。实际的情况是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传统派也适当吸收了西画的一些观念和技法,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黄宾虹在晚年对印象派的表现方法颇有兴趣,可能从中得到某些启发。而从西画写生技法转入山水画创作的艺术家,则更是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研究传统笔墨的表现体系,将其精神和技法运用于自己的创作之中,并努力使作品具有传统山水画的格调和趣味。
在20世纪中国画领域,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需要提及,那就是有不少艺术家是从其他画种转入中国画创作的。如前面提到的李可染,虽然少年时期在他的故乡徐州拜传统文人画家钱食芝为师,但他在林风眠主持的杭州国立艺专是研究油画的。他在接受过系统的油画训练后再深入到传统山水画领域,不仅没有妨碍他的山水画创作,反而有助于他在山水画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其他如傅抱石从篆刻、油画走进山水画领域,赖少其从版画创作转向中国画,阳太阳曾是出色的油画家,后来成为漓江画派的领军人物,等等。
我们现在要讨论的章飚先生也是从事新体山水画创作的艺术家,而且是从版画转向山水画创作的.他的艺术经历和艺术成就又一次生动地说明,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道路无限宽广。
章飚出生在山明水秀、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徽州,从小受那里秀丽自然景色的熏陶和徽州文化,特别是别具特色的民居和雕刻工艺的感染。徽州曾经培育了杰出绘画大师程邃、渐江、查士标、汪士慎、虚谷、黄宾虹等人,徽州艺术界的后继者也从这些前辈艺术家的成就中得到巨大鼓舞。从幼年时代就喜爱涂绘的章飚,青少年时期就表现出绘画才能,在读中学时他就发表了自己最早的版画作品。经过一段曲折之路,他终于满足了自己进入艺术院校学习绘画的愿望。那时,他心仪版画,尤其受北大荒版画的影响,想在版画创作上施展自己的才能。但在大学毕业后的“文革”岁月里,他不能顺利从事专业创作,只能到工厂当工人,后来由于宣传工作的需要被调到绩溪县文化馆工作。这段基层的生活,其中包括他用绘画手段做宣传工作的经历,也使他得到绘画实践的锻炼,特别是他经常下乡,积累了大量珍贵的速写,对他尔后的艺术成长不无影响。“文革”后期他与文学品论家段儒东合作创作的连环画《柜台风云》,得到出版和受到好评,更增加了他在艺途上的自信心。
改革开放的大潮给予章飚艺术的发展以极好的机遇。但他之所以能在这大潮中奋力前进和有所作为,主要靠他的文化自觉,即较早体会和觉悟到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性,并努力弥补这方面修养的不足。这种自觉性鲜明的反映在他在绩溪县担任文化局长期间对全县文化的普查和虚心收购黄宾虹、张大千、张善孜、唐云等名人的字画以及对文化遗迹的保护工作上,与此同时他对传统中国画艺术也加深了认识。这期间,他参加了黄山管理处博物馆收藏的明清以来着名国画家作品的临摹,他还受到在传统艺术方面深有造诣的赖少其先生的指点,这对他深入理解中国画艺术的特点颇有帮助。他领悟到,传统山水不仅要外师造化,要写生,还要师心,即中得心源;传统山水画作品要注意写客观的自然景色,更要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内心感情;在造型语言上,以笔墨为手段,笔线的曲折有致与墨色的丰富变化所造成的情致与韵味,是传统山水画形式语言的魅力所在,80年代下半期,从文化局调到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工作后,他一方面担负繁重的省美术创作与活动的组织工作,一方面逐渐把自己的创作重点转移到山水画创作上。在版画领域取得成绩的章飚,在走向山水画创作的过程中,冷静的分析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他珍惜和保持原来勤于写生的习惯,使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他适当地在采用版画造型语言的‘骨力’和构图简洁、明快的同时,努力加强线的变化节奏和掌握水墨的特性,提高书法功力,加强书写性,运用点、擦、皴、染,以增强水墨语言的丰富性和表现力。他的作品一般先以积墨、焦墨勾勒,后用水墨渲染,画面格局清新、明朗、品格质朴、浑厚。二十多年来章飚通过孜孜不倦地探索,一步一步地深入传统山水画堂奥,做出了 令人称羡的成绩,形成独特的个性面貌。他的山水画来源于对大自然的观察和体验,来源于对皖南山水的真挚感情。他富有深情的写笼罩在云雾中的黄山险峰,写与皖南景色融为一体的徽州居民。写他熟悉的家乡景色。他也走出安徽,写全国各地他仰慕的名山大川。章飚的创作态度严肃认真。作品结构严谨,整体感强。他善于在画面上突出要表现的主体,前景多实写,用虚幻的远景加以衬映;他笔下的房屋、树木、山石等用勾勒法,画得挺拔有力,而云气、雾气则用淡墨渲染、朦胧而婉约。章飚画水,或以空白暗示,或用传统程式化符号表现,手法灵活多变。他注意墨与彩的结合,用色彩加强画面的表现力,但掌握有度,不仅不失水墨特性,反而使他的山水画创作的个性风格更为鲜明。
从表面形式看,章飚的山水画与文人山水画的图象模式不尽相同,他巧妙地吸收了西画的一些造型因素,他的作品一般是以写生为依据的创造,作品有现实感。但在精神上,他是忠于传统的,他不仅从传统徽派的山水画那里吸吮了营养,而且具有传统山水艺术的神韵。他个人稳健、实在的气质,也赋予他作品以厚重、沉郁的特色。章飚在选择自己的艺术道路时。既注意适应时代的需要,也从自己的实际条件出发。在艺术上和他待人接物一样,是有理想的务实派,不虚张声势,不故弄玄虚。不同于古人和别人,脚踏实地走自己的路和源于徽派、拓展徽派的志向,使他义无返顾地在探索山水画的新风格。我想,章飚在绘画艺术领域已经做的和将要做的,无愧与培育了他的时代,也无愧于他自己。
邵大箴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艺委会主任,中央美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