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春老树绽奇葩
——记漆字传人汪大俊的艺术追求
本文所属专题:汪大俊艺术专栏
漆字,漆画这种传统艺术,曾伴随中国的宗教文化流传久远。解放后由于政治历史的原因几近湮没。目前尚存的少数作品大多是清朝中、晚期残留的,散见于受国家文物保护的寺庙、塔、宗祠及名人故居中的楹联与匾额。安徽历来为生漆的重要产地,徽州曾是佛教的鼎盛之域,加之书画名家交往频繁,书画作品精藏荟翠,为漆字、漆画的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使之成为徽文化独秀的一枝,曾涌现过大量技艺超群的民间艺人。解放后,随着社会需求的萎顿及老一代漆字、漆画艺人的自然死亡,此门技艺,几无传人。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徽文化的复苏,尤其是书画艺术的普及,提高与再度辉煌,漆字、漆画艺术也随之焕发生机,少数独具慧眼的油漆技人又开始筚路蓝缕的振兴漆字之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近年来新作品迭出,技艺水平日臻完善的是绩溪城关的漆字艺人汪大俊。
汪大俊曾经是一位技艺超群的油漆工人,一个偶然的机会,接受了一项特殊任务:仿制胡炳衡故居的漆字楹联。(胡炳衡乃国家主席胡锦涛之先祖)他怀着对伟人浓烈的乡土情愫,凭着“绩溪牛”的一股牛劲,利用最简陋的漆匠工具,拼着吃奶的力气,终于启动了关闭已久的漆字艺术大门,圆满地完成了县里交给他的任务,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废寝忘食地钻研技艺。他虚心问艺,与书画界名家广交朋友,不断提高自身书法艺术的修养;他大量收集、阅读古今书法大家的代表性作品,如饥似渴地吸收其中的艺术养份,博采众长,融于一炉,并从中悟出名家书法的真谛:笔锋走势有徐有疾,章法布局有密有疏,用墨浓淡有枯有荣,从而使自己的漆字作品逐渐做到不走形样,不失神韵,不没风格,而且还增添了漆字特有的色彩亮泽、饱实丰满等特征。一幅名家作品经他妙手侍弄,竟然更凭添出几许盎然生气。
创作一幅完美的漆字作品,不仅需要勾画字形的书法艺术的熏陶,更需要制作工艺精益求精的探索。字在底板上描绘以后,上油漆的厚薄、次数、干燥程度,都必须恰到好处,否则就会出现脱落、龟裂、变形等弊端,需要无数次的实验、记录,才能获得成功的经验,不仅耗时,费料,还常常伴随功亏一篑的遗憾。但这些困难,没有吓倒志存高远的汪大俊,他耗尽家资而不惜,费尽心机而不怠,置身于自己简陋的工坊,无天光,无黑夜,不知熬过多少个达旦通宵,每攻克一个难关,就能享受到一份他人无法体验的快乐。正是这种对艺术的不懈追求,最终使他成为远近闻名的杰出的漆字传人。
汪大俊的漆字作品涉及行、草、楷、隶、篆等各大书体,涉猎王羲之、苏东坡、何绍基、朱熹、启功、吴昌硕、赖少其等古今书法大家的作品,以及唐太宗、宋徽宗、乾隆大帝、蒋中正、胡适之、毛泽东、胡锦涛等大政治家的墨迹。甚至连现代徽州地区书法名家的作品也都在他捕捉的范围之内,他的漆字展室,真有几分书法艺术大千世界的气象。
2005年1月18日,汪大俊的漆字作品终于登上了由中国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举办的“中华书画名家全国城市巡回展”的大雅之堂,受到不少书画名家的肯定与关注,也博得许多参观者的喝彩与支持,着名书法家赵国联先生当即向汪大俊书赠了“大笔千古秀,俊开一代风”的联句,以表达对汪大俊艺术追求的肯定和激励。
汪大俊在漆字艺术上,虽然已经迈开了坚实的第一步,但他的艺术道路仍然很漫长,他还需要继续积累力量,不断完善技艺,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继往开来,推陈出新。我们期待着他的作品日臻完美,期待着他更向漆画领域跨进一步,在古老的漆字、漆画艺术之树上,开出更加艳丽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