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会员评论文章

我眼中的宋凤翔

2010年06月13日 16:08:58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本文所属专题:宋凤翔艺术专栏  

宋凤翔,笔名鉴其,号静心斋。宋凤翔1957年出生于山东诸城,70年代初移居北京至今。诸城深厚的地域文化滋养了他的艺术慧根,北京以其皇城国都的历史积淀和与时俱进的时代风采感悟了他的艺术灵性,使他孜孜以求的书法之学,犹如凤凰之霓裳美不胜收,鲲鹏之羽翼翱翔九天,独出机杼,勃发英姿,呈现出一派天真烂漫的和谐盛世风气。

说起自己与书法结缘,宋凤翔意味深长地讲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孩童时代的故事。他在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一堂大仿课上,他忘记带红模子本了,老师罚他站到教室外面。他心里委曲,暗暗发誓一定要练好毛笔字。九岁的他从那时就和写字叫上了劲,也因此和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勤学不缀,终于小有成就。每逢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争着让他写春联,就连村里的年报也都由他来抄写,这在他那童稚的心里荡起了快乐的涟漪,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而宋凤翔真正开始认识书法并刻苦钻研书法,还是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春风。1978年,宋凤翔参加了恢复高考后的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在大学里,他除了担任班干部外,还参加了校体育队和书法社,并担任校书法社的负责人。在他的组织下,书法活动成为学校的一处景观。墙壁上,阅览室里,书法社同学们创作的五彩缤纷的书法作品常常引得人们驻足围观,称道叫好。为了提高书法社的书学水平,除了定期听本校教授讲授书法课外,他还坚持了“请进来,走出去”的办社书学之路。在他的努力下,人民大学书法社请到了欧阳中石、刘炳森、李铎、常任侠先生等名师来校讲课,同时,书法社成员们还走出人民大学,到其它地方听课进行交流观摩,北大、清华、军博、历史博物馆、海淀文化馆等是这群莘莘学子时常出没的地方。通过这些活动,他们系统地掌握了书法的理论、技巧和史学知识,为深入学习书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也就是在这个阶段,宋凤翔对书法的认识视野得以拓展和深入,他通过学习了解到,自己的家乡诸城是齐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曾被圣人孔子赞为“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的齐国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晏婴就出生在这里;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的《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北宋大画家张择端也出生在这里;一生廉洁奉公、深受百姓爱戴的清代书法家、政治家刘墉还是出生在这里。以《岳阳楼记》千古佳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曾官居此地;以“唐宋八大家”而名垂青史的欧阳修、苏轼两位大文学家、诗人、词人、书画家,也曾官居此地;以诗、书、画三绝而闻名于世的“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曾以“七品官耳”之职官居此地。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聆听了历史辉煌的足音,都激荡着人文情感的脉搏。自己能够生于斯,长于斯,吸天地之精华,啜文明之朝露,实为幸莫大焉!诸城,人杰地灵。宋凤翔对孩童时因被罚而立誓,进而在今天步入书法家的行列而庆幸,他感谢那位老师对他的启蒙,也终于为那次自己的过错而释怀。

宋凤翔大学毕业后的人生经历和书法艺术追求可谓坎坷崎岖,他放弃了条件优越,有着固定收入的国家机关工作,辞职下海,开始了艰辛的艺术跋涉之旅。他幻想着一边经营艺术品,一边进行书法学习,使二者做一个互补益彰的结合。但后来的经历表明,这种想法极其幼稚,真是相去天渊。他与朋友合作,于八十年代中期在十三陵开设了“神路阁书画店”,自己一肩双挑,既当老板又兼伙计。寒冷的冬天里,他夜以继日地照料着这个以简易方式围搭起来的店铺。那时的十三陵十分荒凉,一座座身首不全的石人石兽东倒西歪地立在路旁,被凛冽的寒风吹拂着的摇曳抖动的枯草和新旧不一、参差错落的坟莹令人不寒而栗。由于交通不发达,宋凤翔一连数十天回不了家。冬天的夜晚,呼啸的北风几乎要掀翻简易的铺面。他忍受着,在心里无奈地默默吟诵着先哲的名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那时,内心不断地吟诵实在是出于无奈,除此,他没有别的可以排解这种郁闷和孤独的方法。但是,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宋凤翔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他感慨万千,真是应了先哲在冥冥之中对他的这种启示,使他终于走出了绝望,迎来了孜孜以求的书法艺术之春。

改革开放三十年,就是宋凤翔书法艺术从稚嫩走向成熟的三十年。这个过程中,他一边工作,一边醉心于他所衷情的书法艺术。最初,家庭条件比较差,他为了节省空间,用一张桌子既当床铺又当练习书法的台案。今天条件好了,他更加发奋努力。晚上,当放下劳累了一天的工作时,恰恰是他感到最惬意的时候。他沏一杯清茶,读一本好书,或临习一帧古帖,乐此不疲,直至深夜。清晨天还不亮,就又伏案习书了。面对家人关心的嗔怪,他常常笑着说:“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当下吹来的美好的中国历史文化春风,使他时常沉浸在与古为邻的快慰之中。他把书店里的古代字帖都搬回了家。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与这些古字帖开始对话,一本一本地找出来观摩临习,从钟繇、张芝、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苏轼、黄庭坚、米芾,到文征明、董其昌、张瑞图、王铎、付山、于右任等,他都一一揣摩其形,以求神会。他深知“池水尽墨”的道理,由于用功至勤,他常常腰酸背疼,但无怨无悔,乐在其中。

宋凤翔认为笔墨当随时代。拜师访友是他在非读书时间的一项重要安排。数十年来,他接触了许多书法大家和同道书友,在交往中与师友之间增进了友谊,使自己开阔了眼界。欧阳中石先生题词勉励他:“但求日有所进,何必求成”;王镛先生题词赞扬他:“心境双忘”;张海先生在看了宋凤翔书法作品后感慨有加,信笔书写:“天道酬勤”相赠;刘大为先生在读完宋凤翔书法作品后题词:“继往开来,熔古铸今”,以示鼓励;王成喜先生题词:“书中乾坤大,笔底天地宽”相赠;赵长青先生题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如此种种,令宋凤翔激动万分,不能自已。很多书画家还为宋凤翔题写了堂号“静心斋”,有的已是字犹在,而书难托了。像董寿平、王遐举、刘炳森、启功、杨仁恺、马季等先生让他深感怀念,唏嘘不已。

宋凤翔不是一个泥古不化的书呆子,他在打理好自己事业的同时,还热衷于公共事业。2008年春天,他应北京文联和北京书协邀请,书写《北京奥运文书书法宝典》篇章,当他听到汶川大地震的灾情后,第一个将所得稿酬通过红十字会全额捐赠给灾区,受到北京文联和书协的表彰。为了使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艺术与时俱进,宋凤翔开辟了精彩的书法文化网站,并为其取名为“静心斋”。在这个网站上,他与无数书法爱好者共同探讨书法艺术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和变迁,探讨如何通过研习书法加深对祖国文化的认识、探讨书法家的人格品德、探讨书法习字的技巧等等。在“静心斋”网站上,他还不断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用以自勉。同时,对一些关注网站的年轻书法爱好者给予指导和帮助,得到网友们的高度评价。

检阅中国书法的历史,每一个巅峰书家都有其过人的情节。王羲之生活在距今1700年的东晋时代,崇尚老庄学说,从而其书学达到一种“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的境界。其代表作《兰亭序》,以韵而胜,奠定了其书圣地位,成为万世楷模,世称“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生活在盛唐时代,其楷书法度森严,有庙堂之气,凛凛然而不可犯。为纪念在“安史之乱”中抗击叛军而阵亡的侄儿颜季明,书《祭侄文稿》,“使人动心骇目,有不可形容之妙”,堪称天人法眼,而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苏东坡《黄州寒食诗帖》写于他被流贬黄州后的第三年,是一篇伤感悲愤的五言古诗。此作的成功,主要是苏轼将悲苦的心境通过诗文、书法做了完美的结合,因而产生强大的感染力。成为“天下第三行书”。宋凤翔生逢盛世,虽不能与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那样的大家比肩,但他却以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精神勉励自己,心向往之、耕耘不止。

宋凤翔,笔名鉴其。他仰慕唐朝的鉴真大师,折服于鉴真坚强的信念和执着的毅力以及其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至伟功绩,承前贤而鉴来者;又因“鉴其”与“鉴真”二字字形相仿,取其形,故鉴其笔名成矣。“字如其人”,这是书法道友们立志心随的名言,不仅写好字,更要做好人。从宋凤翔刚劲有力的字体,可以看出他为人的正直率真;从他跌宕回转的行笔,可以看出他内心炽热的激情;从他平稳不苟的运笔,可以看出他淡定自然的心态。宋凤翔为自己的堂号起名“静心斋”。在这物欲横流,红尘滚滚的世界,有多少人一生奔波而碌碌无为,更有多少人因一己私念而铸成千古之恨。宋凤翔牢记古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以这种高尚的品格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忙碌奔波之余,以沏一杯清茶,读一本好书,或写一副好字的心境静心处世。

相信这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境界会给宋凤翔带来更加丰硕的书法艺术成果。

晓松/撰稿人 2009年5月10日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