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彪:梅山蛮子的文学梦
本文所属专题:曾祥彪艺术专栏
据说在不同场合中,曾祥彪总爱说这样一句话:“我足一个农民的儿子,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作家,”初中文化能当作家吗?很多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曾祥彪如何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带着疑惑,记者走进湖南省作家协会(以下简称省作协)组织联络部办公室。一张大书桌、几张椅子、一个木质沙发、一个茶几、一个大书柜、一叠叠堆在地上的书、一个用木板搭建的书法台子,是曾祥彪办公室里的全部家当。闲暇时,他就在这里,看着窗外满目的绿荫葱葱,挥毫泼墨,一书情怀。
“我不是一个很有传奇色彩的人,但我又是一个很有传毒色彩的人:我不是一一个在文学上很分量的人,但我又是一个在某一个文学领域有一定分量的人,我的知名度不是很高.但是也有一定的知名度。”这是曾祥彪对自己的评价。
艰苦岁月文学梦想悄悄萌芽
曾祥彪出生在解放后的第三个冬天,踏看瑞、闻着梅香他来到了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他的老家在娄底市新化县的一个艺师村里。“我们是喝着新中国的甜水水长大的,但我们经历的却是苦涩。”曾祥彪如此形容他的成长岁月大跃进、人民公社、 文化大革命,经历一系列的政治运动后,他在这个动荡的年代里慢慢地成长了起来。
新化是一个千年古县,古称梅山,当地人崇文尚武,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新化人,被称为梅山蛮子。蛮子,即敢拼敢闯、不服输,喜欢较劲的人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成长,曾祥彪的骨子里也有一股新化人的精神在里面,敢为人先.什么都敢做敢尝试。
曾祥彪在家排行最小最,被称为满崽。从小他就帮着家里干农活,插秧扯猪草等等。父亲是一个做鱼苗生意的小贩,成天挑着一担鱼盆到处跑,后来跑到了隆回,就认识了曾祥彪的母亲。母亲读过四年私塾,在当时也算是一个知识女性。她经常给曾祥彪讲故事,既讲《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经典名着,也讲一民间故事。曾祥彪听得非常入迷。渐渐地,他的心中萌发了对文学的热爱。
曾祥彪只读到初中就辍学了。读书时,他的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作文经常被作为范文在班上宣读。耶时候他就非常崇拜作家。当时乡里有几个文化世家,家里藏有一外国名着,曾祥彪经常偷偷地去找他们借书,也藉此读到了巴尔扎克等人师的作品。
初中毕业后,曾祥彪在村里待了一年。那个时候生活很苦,吃大锅饭,全国有很多人得水肿病,面黄饥瘦的。曾祥彪也不例外,他吃过神仙土、吃过谷糠,还上山摘过野果,“偷”挖过别人的红薯。即使是这样,他对生活的热爱,对文学的兴趣一直不减。
传奇经历文学兴趣愈发浓烈
曾祥彪当过农民、修过铁路做过小贩、当过理发员、站过柜台、演过戏.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他还喜欢武术,六岁新开始习开,刀枪棍捧无一不精。在那个样板戏盛行的年行,他被派遣到新化县文工团当演员,唱剧,唱《智取威武》。不得不说.曾祥彪的人生经历颇具传奇色彩。而当谈起这些经历的时候,他却说:“这里面并小是没有冼择.没有辛酸.没有眼泪,没有血;这里面有辛酸,有眼泪,有血。”
17岁的时候,曾祥彪到岳阳七里山去修油库,工作非常辛苦。每天晚上曾祥彪都蒙在被子里哭,想妈妈,恋家。闲暇的时候他只能到洞庭湖的堤上去走走,看夕阳,看沿庭湖。或登岳阳楼,去感受耶种人文精神,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被他背得滚瓜烂熟。在岳阳干了一年后,他又回家乡学理发。恰好那年村里成立了一个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凭着文艺特长曾祥彪顺利地被选为编导。1970年湘黔铁路建设期间,他又进入团部宣传队工作。铁路修完后,曾祥彪考入了新化县购销站宣传队,以亦工亦农的身份被分配到百货公司棉布柜台当售货员。其间,他写了首歌词《人民商店向阳开》.发在《资江文艺》上。至今曾祥彪仍能记起歌词的全部内容:“人民商店向阳开,我为革命站柜台,别看三尺柜台矮,钢铁长城一
排排。笑脸喜迎工艺兵歪风邪气脚下踩。配合着口号式的语句他声情并茂地背育,配以手势,立即凸显出那个年代的政治色彩和时代气息。
毛泽乐逝世的那一年,曾祥彪与安敏合写了《真止的父亲》组诗,发表住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诗集《红太刚光辉照万代》上。至今,书仍存在家中,偶尔他也会翻出米看看。随着作品发表得愈来愈多曾样彪对文学有了更深的挚爱,但是这一阶段,他总觉得自己根底不行,尤其是古代文学基础,几乎是一片空白,“缺少一种厚积薄发的冲击力。”
学习充电 意外进入政界
1981年,新化县第一所大学——新化县职工夜大开办起来了,曾祥彪成了第一届学生。在那里,他的古文水平突飞猛进,文学、美学理论基础得以巩固。后来,他又进入北京人文函授大学新闻系学习,三年磨砺,进一步夯实了他的文学基础。没过多久,涟源地区(1982年底更名为娄底地区)举办了一个以工代干的干部考试,参加考试的有3000多人,曾社彪也报了名。考试题目难易程度与高中课程相当,他麻着胆子进了考场,手都发抖了,心里不停嘀咕:我一个初中生,能考上吗?结果一看,考试内容好像都是学过的,古文翻译做起来也是得心应手,他就慢慢放宽了心。当时作文题目是《这是我从实践中懂得的道理》。曾祥彪深思片刻,毅然写下了“天才出于勤奋,这是我从实践中懂得的道理”这个论点。由于论点鲜明、论据得体、论证充分,这篇作文得了满分,曾祥彪的总分在全涟源地区排名第一。但他这个拿第一的人居然没收到录取通知,这是怎么回事?通过多方打探,曾祥彪才知道由于派别斗争,有人在他的转干材料上动了手脚,还写了一个批语:才有余,德欠佳。近三十过去了,谈起这件事曾祥彪仍然有些愤愤不平:“这不是害人吗?我一生都没做过坏事。”
后来经过多方查证,批语系莫须有罪名,涟源人事局单独为曾祥彪发了录干文件。1985年他进入新化县政府办公室。这期间,他和新闻结下了不解之缘,稿件经常见诸于全国各大报刊媒休。着名作家韩少功、萧建国等人到新化采风时,曾祥彪与他们成了好朋友。韩少功在他的本子上题字曰“水滴石穿”,萧建国则给了“文学和新闻是两姐妹,你占有二者的优势”的极高评价。
三年后,曾祥彪当上新化县政府办公室秘书组副组长、综合组长,后又先后被提拔为县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副主任、新化县人民政府驻长沙办事处副主任、主任。1993年,他创作了自己的第一个长篇报告文学作品——《梅山精武魂》,写的是梅山拳种的传人、东方武术院院长晏西征,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1995年,曾祥彪调任新化县商业局局长兼党委书记。凭着政绩与文学成就,他获得全县十大新闻人物的提名奖。
弃政从文 打开报告文学的大门
上世纪90年代末,就在曾祁祥彪从中央党校学习归来、仕途前景一片光明时,政治斗争开始了:“可能别人看到我文人气质浓厚,情感丰富,就抓住这一点做文章,混淆视听,捕风捉影,给我造成了精神上的阵痛。“无奈之下曾祥彪来到长沙,有人想举荐他继续在政界任职,被他拒绝:“我还是不搞政治了,专心搞文学吧。”那时他已是湖南省协会员,于是就被选调至省作协工作。进入省作协之后,新化人的闯劲又使曾祥彪不安分起来:“咱们刊物行吗?”他先后策划了《作家与社会报》《湖南作家》《作家天地》等刊物,刊发优秀文学作品、扶持文学青年。他还在这些文学刊物上做一些免费市州专刊,给他们一个展示的平台,成为湖南文学发展的助推剂。此外,曾祥彪牵头举办了一次全国性的文学书画摄影大赛,受到了湖南省文艺界的一致好评。除此以外,曾祥彪坚持创作,先后在《湖南文学》《芙蓉》《中国作家》《人民文学》《中华文学选刊》等重要文学刊物上发表了30余篇报告文学作品着述颇丰,如《爱心无悔》、《燃烧的冰雪》、《英雄路漫漫》、(与人合着)及报告文学集《红雨》、《脊梁》等,他的作品先后获第二届“中国时代新闻人物”优秀报告文学奖一等奖、中国第三届新闻人物报告文学特等奖、中国报告文学特等奖、《人民文学》报告文学铜奖等。其中《绿色王国的脊梁》被《中华文学选刊》选载,成了湖南省报告文学界的扛鼎之作。
曾祥彪尝试过那么多种文学形式,最后为什么会以报告文学为主要创作载体?他答道:“这和我的职业经历有关。我在政府写新闻通迅时,所采用的写作技巧就是报告文学的技巧。”通过报告文学他认识了很多的名人,也接触到社会底层。他学会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也明白了人活在世界上不单单是为了自己,更重要的是他有不有对社会和民族有所贡献。他采访过很多名人,如启功、关山月、沈鹏、他立、晏西征、张海迪、袁隆平等。当问起最喜欢的采访对象时,曾祥彪毫不犹豫地说:“袁隆平”,并称其为“绿色王国的脊梁”。“袁隆平解决了十二亿人甚至是全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而且他还有着博大的胸怀和平常人的心境,他喜欢生刻,对谁深刻?”曾祥彪反问道。现在的很多报告文学都和金钱联系在一起,作者为了一己私利,会去歌功颂德。对于这种现象,曾祥彪怎么看?“报告文学从宏观角度而言,应关注民生、针砭时弊,关注社会的变革和祖国的命运;从微观角度出发,要有一种坦诚的精神、关注个人的生存状况”,他答。曾祥彪说:“文学是一个梦,文学是一种追求,文学是一种坚守。”而他也一直追求着这个梦,坚守着这个梦。最近,他又出版了一本长篇小说《爱情是什么》,首印一万册,已准备再版了。他说,这是他第一部长篇小说作品,但绝对不是最后一部。爱情究竟是什么呢?曾祥彪笑笑:“爱情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你看到北方吹来的风吗?无影无形。那就是爱情。”其实,曾祥彪的文学梦也像是一阵北方吹来的风,虽然你看不见,但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