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会员评论文章

德祥画竹别有才

徐培晨/文
2010年01月26日 15:58:48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本文所属专题:杨德祥艺术专栏  

杨德祥,皖南竹乡广德人,我在八八年秋季于江苏省美术馆举办的个人画展上与他谋面,他那时还是个小青年,闻讯后,他特地赶来观看展览。这样就认识了。后来,他寄作品来请教,记得寄来的那幅作品是四尺竖幅的墨竹,这幅作品我一直保留着,前不久我又返还给他,为什么?因为那时的作品他一幅也没有了,对他来说,也就弥足珍贵和难得了。作品中,枝叶纷披,前浓后淡,层次分明,且穿插得宜,有一股清逸舒爽之气袭面而来,笔走龙蛇,墨彩飞扬,很难想象这是二十岁才出头的年轻人的作品。从这幅作品就可以断定,德祥是可造之才。之后,他也不放弃成才的机会,到南京艺术学院随陈大羽先生学画花鸟画,得大师教益,画艺日进。在南艺学习期间,每隔一段时间,德祥就拿他的习作让我看,我看他上进心强,有发展潜质的青年人,也就不断地予以指导,指出他当时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使他提速发展,要求也就愈来愈高,从某种意义上讲,对他的要求可谓是苛刻,响鼓也要重槌敲么。

广德多竹,多则漫山遍野,一望无际;少则数株,植于庭院窗前,平添诗意;高则丈余,直插云霄;低则贴地,数寸乃尔。叶大者可包粽子,小者如美女之细细纤甲,楚楚动人。值得一提的是,竹的品种亦藩,有毛竹、佛肚竹、金丝竹、刚竹、苦竹、剑竹、盘龙竹、寮竹、凤尾竹等等,不下百余种,形态各异,众相万殊。汇集成波澜壮阔、摇曳生风的竹的世界,竹的海洋。少时的德祥,日居于竹,目击于竹,持箸为竹,持帚是竹,握管临池还是竹,乃至捉鱼摸虾的小背篓,挖野菜摘鲜菇的小竹篮,游戏时骑的竹马,稍长后肩上的扁担,卧时铺的席子,烧饭时用的拨火棍,蚕子结茧的蚕簇真是举不胜举,德祥于竹,真是“不可一日无此君了”。

年少时的德祥,在皖南想方设法认识了黄叶村、张建中等名师,学画墨竹,受益颇多。当他掌握了画竹技巧的时候,就将多年在竹乡的生活感受,融入笔端,一枝一叶,千株万竿的婆娑寒梢,随笔势骤起骤落,得到尽情表现,或风、风雨、或雪、或烟、或静、或动,都一一呈现在观者的面前,气象万千,尽在画图中。让人顿生“举目忽见不是画,侧耳静听疑有声”之感,清风沁脾,舒心畅怀。见其下笔风雨快,触纸刷刷有声,少妩媚而积健为雄强,多润泽而蕴秀为苍浑。用笔骨气洞达,矫若游龙,翩若惊鸿,酣畅淋漓,险劲而稳重,气势夺人,墨色如黛,至血润而骨坚的境界。胸罗万竿,拂风沐雨,年轻虽轻,在笔墨中,已体现出老辣雄健的的气象。德祥之所以能在画竹上取得如此成就,一是对自然的深入研究,非竹无察,二是借鉴古代优良的传统,来丰富他的笔墨技巧,化古为今,化古为我,终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个人风采,体现出强烈的时代精神。而这种精神,又不无故乡的自然风物的滋育,竹海涛声依旧,皖南清风徐来,一枝一叶总关情吧。不难理解,在德祥的作品中、血脉中,不可能不透射出皖南的山、皖南的石、皖南的水以及皖南那滋润的空气,烟岚会化作他澎湃的激情,任笔墨纵情驰骋。皖南的文房四宝,歙砚、宣纸、宣笔、徽墨,故乡特有的材料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任其握管,任其展纸,任其池翻墨浪,顽砚磨穿。故乡和故乡人能做到保障有力,对他源源不断提供再提供,给予再给予。只有多画,废画三千,方能由量变到质变,不断产生的新飞跃,进入一个个新的境界,达到独立特行、卓然一家的高度。有诗为赠:

(责任编辑:桃子)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