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铎书前后出师表》序
本文所属专题:李铎艺术专栏
李铎,号青槐,1930年3月出生于湖南醴陵。他自幼喜爱书法,勤于耕耘,力求进取。苏东坡云:“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铤,不作张芝作索靖。”这段名言一向被认为只是勉励人们在书法上勤学苦练的格言,其实这段话,对各项工作和学习都有普遍意义。一切艺术,如真经过刻苦用功,深思熟虑,无不各有其特殊境界出现。我对这个道理的认识,是从我的朋友李铎同志学习书法过程中得到显着的证明的。李铎同志五岁即发蒙读私塾,在乡间一位老教师的熏陶下,爱上了书法艺术,但因家境不济,中途辍学。他年轻时投身了革命,在艰苦紧张的军旅生活中,不仅没有机会接触古碑古帖,连正规的练字时间都不易得。我听他说:“进城之初看到郭沫若同志的字,感到新颖可喜,就刻苦地临习。”我觉得他学得果然十分相似,这在20年前见过他的书法的人,都会有这样深刻的印象。“文革”后,见到他的字突然变了。所谓“变”,就是不像“郭沫若体”了。这在我们学习书法具有一些经验体会的人中都知道,要脱出积久而成的习惯,是非有大勇不成的。而脱落旧习,只有两条办法:一是临古帖,学习古代某一体,二是学一位今人。实际这两者相通,都是用另一体替换已有的一体。看起李铎同志这时的字,我竟找不着他是用哪一体来换旧有一体的。
渐后,得知他博搜碑帖,什么都看,我虽然没见他具体怎么去临习,但从他的字迹中见到他“志之所向”,看到他有想学晋人唐人处,有想学宋人处,有想学明人处。例如:晋之二王、唐之颜褚、宋之苏黄米蔡、明末清初人王铎、傅山的行草书,无疑他必然琢磨玩味过。有时他以隶魏笔意入行,独具风格。但绝对无法说出他哪些笔法是专学哪个人的,只看他用笔不拘束,结字求紧密,行气要连贯,章法则是在左伸右缩间取得行距的平衡。足见他是在一向放胆落笔中渐疏渐密的。回过头来,平心而论,前一段学“郭”体,未尝没有鼓舞气势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