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会员评论文章

脱胎换骨始成君

——记李铎先生

张德林/文
2009年11月26日 10:50:46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本文所属专题:李铎艺术专栏  

郭沫若书法造诣却有灵通之处,世称郭体恐非过誉。记得,郭老当年与我闲谈中曾谈及,当代有两位临摹他的字的人。一位在军事博物馆,另一位郭老没有说,我也不便问。而这位在军博的人,就是60年代后,名声鹊起享誉国内外的书法家--李铎先生。

  李铎号青槐,字仕龙,1930年生于湖南醴陵的一个贫苦农家,幼承庭训,酷喜翰墨,弱冠之年投笔从戎,南征北战。

  军旅之余,尤其在建国初期他调到军事博物馆工作之后,广觅名碑珍帖,刻意临摹。郭沫若先生书写的碑文,那凝重而又洒脱流畅的书风,倾倒了李铎,从此和郭体结下了不解之缘。“皇天不负苦心人”。李铎临摹郭体字惟妙惟肖,足以乱真。

  临摹郭沫若的字达到足以乱真的程度,在当今的书坛上是大可立足的。以此为本,了却了一生亦无不可,然而李铎先生并未满足。他主张学习书法应由“临”而“立”,临摹时,只有力求形神毕肖,才能立得住。然后“临”和“立”都不是目的。他说:“一个有出息的书法家,应在‘临’而能‘像’的基础上,再刻意小‘变’。融百家之长,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用最大的勇气放下郭体而遍临历代名家碑帖。以秦篆、汉隶、魏碑、唐楷,直到苏、黄、米、蔡、王铎、傅山等,近十年来,他走过了一段曲折、痛苦,但却又是成功的路。在李铎初变郭体之时,责难之声四起。这当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位外地来京的采购员,通过辗转介绍找到了军博,请李铎先生为他所在的企业题写厂名。李先生感他一片诚心,又是远道而来,当即命笔。那位采购员兴冲冲地把写好的字卷走了。有谁料到,过了几天,还是那位采购员,找到李先生后,十分委屈地对李先生说道:

  “请您再写一张吧。”

(责任编辑:桃子)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