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频道页 > 文论

李成年:元戎情怀

2009年10月12日 23:41:16  来源:人民网-书画收藏频道

  前言:提起开国元戎,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他们战争年代那种叱咤风云,赴汤蹈火,破关夺隘,九死一生的可歌可泣的传奇经历。其实在和平时期,在工作之余的休闲生活中,在和同志、亲人,以及普通百姓的交往中,也同样表现出感人至深的可贵品格和崇高情怀。

  近读原体育杂志社的社长兼总编万伯翱同志的散文专集《元戎百姓共垂竿》,深受感动。作者从钓鱼这个极为生活化的视角着墨,将一个个开国元勋、立国栋梁们的精神风貌原汁原味、真实可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他们既是首长,又是渔友,既是将帅,又是百姓,平凡而伟大,威严而率真,可钦、可敬、可爱。

  这里,我百花园中摘两朵,略加删节和整理,在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前夕,借花献佛,介绍给大家,以表达我们对开国元勋们的怀念和崇敬之情。


  

碧水清波映元戎

  ——贺罗两帅垂钓轶事



  大约是1960年的初夏,巳经迷上了钓鱼的罗帅,听说贺老总又邀请他钓鱼,早早地把装备收拾妥当。不到一袋烟工夫,两位老帅的黑色防弹“吉斯”车便驶到当时称为郊外的龙潭湖畔。来到湖心岛,各自选好钓位。贺老总顺手把遮阳帽戴在头上,扶了扶墨镜,一扬竿,钓钩轻轻地、准确地落入水中钓点。此时坐在一边的罗帅也在夫人林妈妈和警卫参谋小刘的协助下安排就绪。两帅相隔不远,不知谁眼尖说道:“今天真巧了,两位老帅穿的一模样,都是咖啡色的夹克衫,绿色军裤,白色回力牌球鞋。”林妈妈应声道:“这就对了,是罗帅这个‘徒弟’表示心诚,向老总学习呀。”顿时响起欢乐的笑声。

  那是在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之后,贺老总看着身患多种疾病的罗帅,不无心疼地说:“荣桓同志,我们一起去钓钓鱼吧,这可是个治病的好活动。”并把自己亲手制作的钓竿送给罗帅。在贺老总的带功、指导下,罗帅也日益迷上了钓鱼活动,身体则随之明显好转。

  半个小时过去了,浮漂皆无动静,闲来无事,职业革命家的习惯驱使两位老帅又“三句话不离本行”地聊起了军队的工作。伴着和风时而细语轻声,时而笑声朗朗。

  参谋小侯适时地为贺老总换好烟丝,贺总一边接烟斗,一边双眼一刻不停地盯着鱼漂,只见浮漂徐徐上升继而下沉,贺总抖腕提竿,一条足有半斤重的鲫鱼闪着银光被提上岸来。

  眼见贺总频频有鱼儿入帐,林妈妈不免有些替林帅着急,求救似的说:“贺老总啊!你来看看,老罗这儿怪不怪,今天怎么咬都不咬一口呢?”贺老总起身来到罗帅身边说:“钓鱼就是要磨性子哟,罗帅你试试我的鱼食行不行?”林妈妈忙起身接过说:“您帮着看看怎么回事?”贺总帮罗帅调好浮漂,重新挂上面食说:“这面食里我放了些切碎的嫩草,气味不错,你试试看,叶帅在这里钓起过大草鱼呢!”贺老总返回刚坐下不久,就听到林妈妈激动地大声说:“老罗,有了!”罗帅一拉,手感沉重,贺老总见状大喊:“不要忙,快放线,左右遛它。” 两帅采用“欲擒故纵的”战术,通力合作,经过40多分钟的奋战,总算把这条大草鱼擒获上岸,岸上一片欢呼。两位元帅互相推让一番,最后还是让第一次钓到大鱼的罗帅带回府去。回到帅府,推来磅秤一过,正好6公斤重,孩子们和众卫士又是齐声喝彩。

  当时由于受天灾人祸的影响,人民生活普遍困难,毛主席带头不吃肉,虽然元帅们的生活有军队供应相对好一些,但无论首长还是孩子们的口粮都有限量。在此情况下,罗帅对夫人说:“小平同志家孩子多,他们又从不钓鱼,把这条大鱼送给邓家打牙祭吧!”

  

元帅与平民

  ——发生在贺帅钓鱼途中的故事



  前言:在我军老一辈将帅中,钓鱼的时间最早、影响最大、轶事最多的,应首推贺龙元帅。无论是在长征路上自制渔具解决“口粮”问题,还是解放战争中在枪炮声中开钓改善生活,以至建国后在他的带领下朱德、陈毅、聂荣臻、罗荣桓、徐向前、叶剑英等六位元帅纷纷拿起钓竿走向江河湖海……无不为我们留下一串串洋溢着革命情、同志爱和极富生活情趣的故事、佳话。

  在《元戎百姓共垂竿》一书中,收录了万伯翱采写的题为《贺帅钓鱼轶事多》的文章,其中讲了两则发生在贺帅钓鱼途中的故事,读来亲切感人,过目难忘。事情虽然不大,却反映了我军高级将领不仅在战争年代与人民同呼吸、共命总运,就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也同样能带头发扬我军优良传统,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心贴心,不愧为人民公仆的光荣称号。现分别给这两则故事都加上小标题,摘要介绍如下:


  “治病救人要紧嘛”

  50年代初,贺老总在四川任中央西南局第三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和西南军区司令员,薛妈妈在西南行政区妇联工作。那是一个星期天,薛妈妈安排好三个未成年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后,终于如愿地和贺老总一起到郊外去垂钓了。

  两辆车子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奔驰,突然发现前面田埂上出现了一对男女,女人背上还背着一个孩子。老总伸头观看,发现了这对土黄且不安的脸色和无精打彩的娃儿。老总突然命令“停车!”司机忙把车停下来,老总走到颇感惊奇的农民面前,先开口:“你们是一家人吧?是种田的吧?”两口子见是一位大首长,感到诚惶诚恐,同时点头称是。老总用手摸了摸昏睡不醒的小孩的前额,只见这孩子满脸通红,手上缠着脏兮兮的白布,小手肿得像胡萝卜。薛明懂点医,忙说:“孩子发烧,是感染了,得去看大夫呀,别耽误了。”妇女用衣角擦泪:“没得钱啊!”老总心里有数,冲着吉普车喊道:“王医生,快过来给娃儿看病!”王医生一边答“是!”一边背着红十字药箱跑过来。量体温、看伤口、消毒上药,又扎上了雪白的纱布。孩子父母泪珠滚滚地说:“大军真是我们百姓的救命恩人啊!”老总确实仔细过人:“为什么不打盘尼西林?那药效果好啊!”王医为难地低声说:“首长,这还是从敌仓库里搞来的一点药,专给首长用的啊!”老总正色道:“治病救人要紧嘛,我们解放军和劳动人民是一家人!”薛妈妈说:“我们留下先给孩子做皮试,再打针。老总先上车走,要不天都晚了。”老总这才放心地离去。

  路遇运粮车

  1963年夏,刚刚度过了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开始复苏,群众性文体活动也日益多起来,贺老总的钓事也频繁起来。

  旭日东升,微风阵阵,气压不高,正是钓鱼的好天气。贺老总吩咐警卫参谋把钓具准备停当,乘车直奔昆明湖。出了西直门不远,老总摘下墨镜,仔细看了看车外几辆运粮的马车,忙命令:“停车!”

  警卫员们不知道怎么回事,连忙敏捷地跳下车,给老总拉开了车门。车把式见军车上走下来首长,都把马车刹住了。老总往最后一辆马车走去,低下身去仔细察看麻袋,发现一个麻袋上有一条手指宽的口子,白色的大米汩汩外溢,顺着米路望去,隐隐约约有一条蛇似的白线,都是从车上漏下来的大米。老总对警卫员说:“你们快帮着把大米拣回来。”又对走过来的车把式说:“老师傅,袋子破了,不能浪费呀,这可是你们劳动的血汗呀!”老总又问司机老王:“你车上有没有针线,把麻袋缝上!”老王麻利地做起针线活来。老总看着老王穿针引线,满意地对众人说:“我们解放军战士就是要这样,不但能拿枪,还能像巧媳妇一样拿得起针线!”老总亲切而又风趣的话语,使在场的人都乐了。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