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花鸟画色彩的情感因素
“天人合一”、“阴阳相克相生”的中国哲学观念影响着中国画的审美思想,中国的艺术家很早就意识到,艺术创作决不仅仅是一个再现客观的过程,而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东晋顾恺之提出绘画要“迁想妙得”的主张,指出艺术家在体察、认识、表现外部世界的时候,必须要经过自己头脑思维的迁移、想象、升华、顿悟、才能有所妙得。唐代张璨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原则。就是以自然为依据,以生活为源泉,通过艺术家主观的思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把描绘对象的客观世界的“物”和艺术家主观世界的“我”,就是“天”和“人”有机的统一起来,使创作出的作品能反映客观世界“天”的规律与艺术家“人”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有感情色彩的认识和升华,是“天”‘人”合一,“物”“我”合一。天地间的良辰美景,艺术家的观物观我,在自然中找到了自我感情的寄托,有感而发,缘物寄情到达了“不知有我,也不知有物”的审美体验高峰。我们生活在色彩的世界里,大自然中的色彩变化,使我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与实践中对不同的色彩也逐渐形成了某些特定的含义、感受和心理反映。如红色给人以喜气、兴奋的感觉;蓝色会给人安静、恬淡、忧郁的感觉;而黄色寄予人以希望……这些色彩感觉往往又不知不觉地与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体验构成某种对应关系。
历代画家也都自觉不自觉地以色彩为媒介,依据自身的感受驾驭色彩,将自己的情感思想流泄于画面,这一点,在工笔花鸟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幅工笔花鸟画作品中得到深切感受。
南宋画家林椿的《果熟来禽图》中描绘的是花红果熟的秋季,白里透红的果实鲜美而圆润,海棠枝上的一只小鸟仿佛刚刚来到,又好象振翅欲飞。画家的写实能力十分高超,尤其画面醒目的色彩,以及每一个细节生动地表现,用红色深浅入微的变化描绘出果实凹凸起伏的体积感与质感,用深绿、浅绿、墨绿、黄绿、赭黄等颜色描绘出嫩叶、老叶、枯叶正反的质感,以及被虫子啮咬过的残缺的即将凋谢的叶子。画面中色彩整体的浓淡变化,体现出一种诗意的境界,虽是严谨写实的画法,但颜色的节奏、韵律所寓含的动感赋予了画面无穷的韵味,以艳丽丰富的色彩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元代王渊的《竹石集禽图》用笔勾线后,用墨进行渲染,并用点、丝、虱、破等技法,通过浓淡不同的墨色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不同形象的体态和质感。墨和五彩色相对比,其高明之处在于变化丰富,更关键在于和谐,即使墨色变化十分强烈,但仍然是统一在和谐的黑、白、灰调子里。这些黑白灰调子在宣纸上产生出千变万化的艺术效果,尽显“墨彩之精神”。浓淡渲写,意趣蓬勃。
近代画坛卓越的工笔花鸟大师陈之佛先生经常将他的时代情绪充分表露于画中。其早期作品《寒梅冻雀》、《寒汀孤雁》之类,用白粉塑造了大量的白梅、白荷、白玉兰、自鹭等,以表现他当时的那种洁身自爱。思想清高的情操。其后期的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有恬静安谧的《初夏之晨》,气势磅礴的《松龄鹤寿》,其中《春江水暖》便以绚烂典丽的色彩渲染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画面中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寓意深远,感人至深。有人如此说:“陈先生作画,是感物而动,动而生情。情注于画,画感于人。”色彩在这里即是画家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