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频道页 > 贴士

王羲之为什么要以字易鹅

2014年12月11日 11:02:35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现在人说:“唐诗晋字汉文章。”这晋字说的就是王羲之。直到明代,谢肇?《五杂俎》卷之十六《事部四》还把宋人苏轼和黄庭坚的故事拿出来讲说,以为佳话:“鲁直戏东坡曰:‘昔王右军字为换鹅字。韩宗儒性饕餮,每得公一帖,于殿帅姚麟换羊肉十数斤,可名二丈书为换羊书。’东坡大笑。一日,公在翰苑,以圣节制撰纷冗,宗儒日作数简以图报书,使人立庭下督索甚急,公笑谓曰:‘传语本官今日断屠。’这个故事的核心讲的就是以苏轼的字换羊肉,留下了“苏文熟,吃羊肉”的俗语,但是黄庭坚开玩笑却说的是以之比拟王羲之黄庭换鹅的故事。

黄庭换鹅的故事的主人是王羲之。事迹见于《晋书》列传卷五十《王羲之传》:“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王羲之为什么要以字换鹅呢?仅仅是因为爱鹅么?他为什么不拿字去换其他东西,单单以字去换鹅?

原来,在晋代,鹅是很难得的,价格昂贵。《古今笔记精华录》卷四《唐时鹅价》说:“宋赵叔向《肯綮录》云:今自淮以北,极难得鹅。南渡以来,虏人奉使,必载至以归。予谓晋宋以前虽南方亦不多得。唐时价每只犹二三千。按:晋宋南方亦不易得鹅,则鹅之价必不减于唐时,或且过之。王右军以字易鹅,可谓得善价而沽者也。”直至明代,鹅也是贵重的食品。明王世贞《觥不觥录》说:“先君以御史请告里居,巡按来相访,则留饭,荤素不过十器,或少益以糖蜜果饵、海味之属,进子鹅必去其首尾,而以鸡首尾盖之,曰‘御史无食鹅例也’”。

所以,王羲之不会是漫无目的的只是随便就爱鹅,只是为了那只鹅“善鸣”就去带着朋友访求,也不是那位山阴道士养的好鹅,王羲之看见了就坚持要买,却被以写一部《道德经》交换。风流任率至此,也不是见啥就要换啥的。他怎么不拿字去换鸡、换彘呢?也许鹅的形态、形象本来就是一副高傲的、挺直的样子,不比其他动物的猥琐、蠢笨、龌龊。如果很容易得到,王羲之也就不用去费那么大的神了。其根本原因还是那时的鹅价格很高,得来不易,而好鹅的得到就更不容易了,所以王羲之宁愿费时费力地去写一部黄庭经去换下那一群鹅;不然,他的字岂不是也太易于索取而显得贱价了么?

魏晋风流,即使风流也是有当时的社会经济和风尚要求的,是要与自己的身份、身价和社会地位相适应的,不然就不可能发生。尤其在王羲之这么聪敏、显达、才俊的人来说,就更是如此了。他又是一个耿直、傲诞的人,和骠骑将军王述的关系终生都不谐和,须知王述是从小就和他齐名的人物,对他也非常看重且仰慕,但他对王述却“甚轻之”,看不起人家,认为王述是不能和他齐名的,最后因为王述的职位凌驾他之上,他即“深耻之”,遂“称病去郡”,辞职回家了,且在父母的坟茔上祭告自誓,心里非常哀痛忧伤。所以,像他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心里没有轻重地去做那些愚蠢的看不出智慧的事体的。即如孤姥的鹅、道士的鹅,也显出他的智慧、高贵,风流倜傥。但是,王羲之在饮食上嗜好的不是鹅,而是牛心。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