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碑刻书法艺术的发展
与北朝碑刻相比,南朝地区的碑刻数量较少,今天所知道的大约只有三十多种,一部分碑刻的艺术水平非常高,受到后人的重视。从目前所知的南朝碑刻来看,其书法风格和同时期的北朝碑刻十分相近,都雄浑古朴,以方笔为主,兼具隶意。由于南北文化气质的不同,南朝碑刻也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其中最著名的是《爨龙颜碑》、《瘗鹤铭》,以及《刘怀民墓志》、《刘岱墓志》和《萧融太妃王慕韶墓志》、《吕超静墓志》、《萧融墓志》、《萧敷妃王氏墓志》、《萧憺碑》、《南康王萧绩神道阙》等。
《爨龙颇碑》全称《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龙颜碑》。爨道庆撰文,南朝刘宋大明二年(458)立。原碑在云南陆良.元·李京《云南志略》和明代的《云南通志》对此碑都有记载。清代道光年间,云贵总督、著名学者阮元访得此碑。阮福编撰《滇南古金石录》又将其收录,因此而名声大噪。
爨氏从汉代至魏晋南朝一直是滇黔地区的大族,其势力一直为各王朝所倚重,所以《爨龙颜碑》的尺寸规模都相当高大,其刻文亦应当出自当地名家之手。《爨龙颜碑》气势宏伟,碑文也气象浑穆,点画方正宽
博,与其碑石相称。其点画在收敛了汉隶波磔的同时,正逐渐向楷书发展,雄强峻拔,豪气逼人。结体极具变化,大小、方长、疏密、斜正皆随意而作,奇趣横生。碑学兴起以后,此碑对后世影响更大,阮元称其为“云南第一古石”,康有为((广艺舟双揖)}称之为“隶楷极则”、“古今楷法第一”,并将其列为“神品”第一,推崇之至。
《瘗鹤铭》无刻书年月。楷书。原刻在江苏镇江焦山西麓的石壁之上。宋代被雷击,刻石碎裂为五块,部分崩落于长江之中.残石现陈列干镇江定慧寺碑廊,存三十余字。
《瘗鹤铭》是南朝摩崖刻石中最著名的一件,笔势飞动,举止洒落,气格弘逸,笔力雄健,而其作者一直没有定论。宋代著名学者黄伯思考定,《瘗鹤铭》似应为陶弘景所书,其书刻时间当在梁天监十三年(514)。(《东观余论》卷下)宋代书法家十分重视《座鹤铭》,黄庭坚称“大字无过《瘗鹤铭》者”,并深受其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在盛行二王书法的南朝出现这样的摩崖刻石,气息和同时期中国北方的雄健书风相通,是一件非常耐人寻味的事。
《刘怀民墓志》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刻石,山东益都出土。虽然出土于北方,但其书法风格和出上于云南的《爨龙颜碑》极其相似,点画特征和结体规律基本相同,说明当时这种书风在南北的共性。只是《刘怀民墓志》的结体比较规整,没有《畏龙颜碑》变化多。
《萧融太妃王慕韶墓志》全称《梁永阳昭王敬太妃王氏墓志》。南朝梁普通元年(520)十一月刻石。碑文楷书,虽保留了不少方折笔法,而端庄秀丽,道劲雅健,笔势秀美俊朗,比同时期的北方刻石多了几分冲融宕逸,也更加精美。
从《刘岱墓志》和《萧融太妃王慕韶墓志》的书法风格来看,南朝晚期的楷书已经逐渐改变前期《爨龙颜碑》、《爨宝子碑》和《王兴之夫妇墓志》一类书风的影响,而逐渐将南朝士族所崇尚的秀雅蕴藉的楷书点画运用到碑志之中。由于南朝虽然长期偏安江南而仍一直被认为是华夏文化的正宗,南朝所崇尚的书风逐渐影响了北方黄河流域,其情形正像当时诗文风气一样。因此,到北朝晚期的东、西魏和北齐、北周时期,类似于《刘怀民墓志》和《萧融太妃王慕韶墓志》这样的书法开始在北朝流行,并与北朝原有的雄强浑厚书风相结合,演变出隋代和唐代的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