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的地域性消费
中国书画自古就有市场行为不同时代市场的热点不同这些热点与当时人们的文化品位及推崇的文化价值观相契合书画消费者自身积累的文化底蕴左右着其消费方向。当今是中国书画有史以来市场行为最为火暴的时代,也是参与市场行为人数最多、层面最广的时代。但不管参与者目的如何,书画市场不同时段出现的不同消费热点,都受其不同地域经济发达与否和文化底蕴积淀丰富与否的影响。现在书画市场上就出现了几个相对稳定的地域性消费群体所追捧着的热点,其背后是这几个消费群体不同的地域性文化背景和支撑其消费的经济环境,与其相对应的热点画家则是该地域性文化中书画艺术的代表人物。如目前比较明显的热点有浙江热——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陆俨少等;京津热——齐白石、李可染、吴冠中、黄胄等;海上热——林风眠、吴湖帆、谢稚柳、程十发、唐云等;江苏热——傅抱石、钱松 、宋文治、亚明、魏紫熙、林散之等。
自2003年下半年书画市场进入“非典”后的“井喷”之初,首先是浙江这个自南宋就建立画院,元、明、清及近现代书画名家辈出,现当代有国立艺术院、中国美院驻扎在此,又属中国经济非常发达地区的书画收藏家和投资商们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对浙籍或曾居浙书画大师作品的“抢掠”,使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陆俨少等近现代大师书画作品价格急速上扬,并带动了所有浙江书画家的行情,如陆抑非、周昌谷等。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陆俨少这几位书画大师2002年底画价每平尺只有2万元左右,而“井喷”后至现在吴昌硕、黄宾虹、陆俨少作品价格已升至10万~20万元每平尺,精品更高;潘天寿画作价格则已达数十万元每平尺,这种十多倍的升幅,只是在“井喷”后两年左右的时间内完成的,目前仍然热度不减。由于大师作品价格的拉动,使浙江其他书画名家包括在世画家的作品价格都有大幅度增长。让人们在赞叹这些书画大师及名家名作的美妙之时,也同时惊叹浙江投资商及收藏家钱包之丰盈。
北京自公元12世纪起 作为历代帝王都城近800年 一直以来就是文人、艺术家荟萃之地 形成独特的京派文化 也由于是多个朝代都城的缘故 官、商也都集聚于此,因此经济实力也非常雄厚。其特殊的区位优势,造就它成为目前中国内地艺术品拍卖最成功之地,云集到天子脚下的各方商贾、要人、艺术家、收藏家都把这里当成一个特殊的舞台,显露着自己的才(财)华,也许是受了浙江人的刺激或是提醒,京、津地区绘画大师作品价格紧随浙江热后大放异彩,齐白石、李可染、吴冠中、黄胄等大师们的精品力作价格成几何数上升。特别是吴冠中和黄胄像被刚开出的金矿,以黄胄为例,2003年初其作品价格尚在每平尺1万元左右,到2005年初已升至近10万元每平尺,二年来精品价格屡创新高,好像人们过去不知黄胄是谁,今天突然发现一般。吴冠中更是让人称奇,其惊人的成交价,已让他成为目前在世画家最高价。齐白石这棵常青树,作品价格稳步上升,其弟子李可染则在已很高的价位上跳跃上升,有让人高不可攀之感,连牧童牛作品都已达10多万元每平尺,其精品山水价格则更高达数十万元每平尺。王雪涛、陈少梅、徐燕荪、溥儒这些名家也不示弱,都创下个人最好成绩,其精品也常有天价产生,就连居京的当代书画名家也是风光这边独好。
海上文化是受江、浙影响比较多的,江、浙书画名家近现代大多在上海学习、奋斗和生活。上海虽是中国经济非常发达地区,但在书画艺术品消费上却属慢热型,这也许与上海人过于聪明有关,因为聪明人盘算的多,便多了一些理性、少了一些冲动,但也容易失去一些机会。好在慢热的上海收藏界、投资界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加温,这一热就一发而不可收,新海上画派绘画作品价格整体快速抬升,林风眠、吴湖帆、谢稚柳、程十发、唐云等大师在拍场出现一画难求的局面,如谢稚柳、程十发先生,在2003年底作品价格每平尺只有1~2万元,二年不到一下升至稍精作品近10万元左右每平尺,精品画作则达数十万元每平尺,谢稚柳先生2005年上半年更是连创记录,香港苏富比2005年春拍上其《高山松茂图》(尺寸164厘米×83厘米)先创一个908万元港币天价,每平尺人民币近80万元,紧接着中贸圣佳2005年春拍其《山水通景八屏》更是创下1760万元谢先生个人最好成绩。程十发则与北京的黄胄一样买家接近疯狂,大型拍场上经常可以看到少数人席卷其全部作品的场面,画作价格直追黄胄之后,这两位中国现代人物画家一南一北,形成了拍卖场上的一道风景线。林风眠、吴湖帆、唐云等也是一有精品上拍就被抢购,其价格已不是买家考虑的主要因素,作品精彩与否决定了价格是否创记录。同时海上其他名家如陈佩秋、刘旦宅等也因其独特的绘画语言,成功地征服了藏家和投资者,成为绩优股,作品也是动辄数十万元。
在海上热启动的同时,江苏新金陵画派名家在继傅抱石大师被狂追数年后 开始出现整体上升。江苏是文化大省 文化底蕴极为丰厚 中国六大古都之一的南京和江南水乡苏州 元、明、清及近现代皆绘画大家辈出,且江苏又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省之一,这里的有钱人一旦认识到中国书画这个金矿的可开采性,其爆发力是少有人比的。傅抱石大师因作品存世量少的原因,价格自然很高,属一画难求,这就刺激了江苏人对新金陵画派中其他大师和名家的追捧。首推钱松 大师,2003年底时其作品价格每平尺尚只有2万元左右,至今二年不到的时间已上升为稍精的山水10万元以上每平尺,精品则更高。宋文治、亚明、魏紫熙、林散之等也紧随其后价格大幅上扬,并带动了陈大羽、喻继高、萧平、宋玉麟等当代江苏画坛名家的作品价格,使他们不但在拍场上屡创佳绩,在目前略显萧条的画廊中也十分抢手,给江苏书画经营者们带来机遇和财富。
这些明显带有地域性消费的热点背后,正如开头所说:有着经济和文化的双重背景,这两个背景缺一不可。像岭南画派虽处广东珠江三角洲,经济非常发达,但其传统文化底蕴却略显薄弱,所以不能产生明显的地域性消费热点;像长安画派虽陕西文化底蕴丰厚无比,但经济欠发达,所以也热不起来,形成不了地域性消费热点。因此只有经济发达和文化底蕴厚重两种因素相累积,才能爆发几何级的能量,形成一定规模的地域性消费热点,这两种特定背景也造就了当今书画市场具个性化的地域性消费,使得书画消费具有一定特殊性,与其他共性消费的商品不同。书画的艺术美感虽不因为地域性文化差异而产生变化,但不同地域藏家和投资商不同的文化底蕴,让他们在欣赏不同地域书画家作品时审美所产生的共鸣是不完全一样的。另外还有一个促成书画市场这种地域性消费热点的重要原因就是一般买家对当地近现代画家作品在认识上会相对全面一些,真伪辨识上会更容易找到权威的证据,买家花钱时会比较放心。当然这种划分是比较粗放的,它不能概括目前复杂的书画市场,像投机性投资的,则大都不受地域文化底蕴因素的约束,再如收藏家个人喜好、师承及价值取向等目的不同,也不能完全用地域性文化底蕴来分析。当今书画市场地域性消费热点背后的这些因素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我们如何理性地去认识这火暴的市场,如何健全良好的市场机制,特别是近现代书画鉴定规则如何适应这种市场的变化,都需要我们加以认真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