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几种书画造假法
书画作伪早有历史,从文献记载看,在南北朝就已出现。古代生意经云:“粮油生意一分利,布匹百货十分利,棺材嫁奁百分利,珠宝字画万分利。”正因重利诱惑,历代不乏投机取巧者。现在的中国书画造假,覆盖书画家名头之广、涉及领域之宽也是前所未有的。
仿本法意即作伪者长期研习某一名家作品,这也是现在用的最多的一种造假手段。从西安的书院门书画一条街上,本地书画造假者主要以仿冒“长安画派”名家为主。他们的知名度较高,作品在市场上非常好销。有的是名家书画大师的学生甚至亲属造假,他们熟悉书画者本人的作品风格,造假得心应手,就算行家也很难分辨真假,此类赝品一般标价很高,接近原作。有的则是艺术院校的教师和学生的临摹之作,他们艺术功底较深,造假作品有一定欺骗性。这类赝品要价不太高,一般百八十元就可以“搞定”。一些经营户明确告诉记者作品是假的,有的则说法十分“高明”:“我们这里的作品是‘高仿’,虽然不是真迹,但可以假乱真,送礼最为合适。”
高科技作假法如今书画造假已无所不用其极。名人印章用激光照相制版,名人书法可从出版的书法集中采用电脑放大,比描红还精确,完全能以假乱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披露说,由于高科技手段介入,使造假画出现地下工厂,仿制画多用幻灯来拷贝,有人专门画画中人物,有人负责题字,背景也由专人画,分工极为细致,甚至还请专人伪造“虫蛀”、作旧痕迹。然后成批生产,一张仿造着名画家的画出价50元,这样即便卖到三四百元,他们还是有利可图。
揭层法此种方法是过去用的较多的一种“技术”手段。由于以前作画用的基本上是一种多层宣纸,造假者利用宣纸对水墨的渗透特性,将作品进行剥离,再给原画后加上一层配纸,这样一张画就变成了两张甚至更多,一般人根本发现不了。当然,这种方法难度较大,“技术含量”高,只有少数“高手”才能掌握。
有的高仿赝品还煞有介事地带有作者照片或专门机构的鉴定书。这无非是想以此“证明”假字画确实是真迹。但“证明”越多,有时却越表明作品是假的。工商、文化等部门的人士也承认,书画市场造假是客观事实,但书画作品都是手工创作,防伪有一定难度,执法人员因个人鉴别能力有限,打假也很困难。更令人不解的是,国内的一些拍卖公司公然违背行规和职业道德,为赝品大开绿灯,为赝品出具“身份证”,大开出货渠道。据统计,书画作品拍卖中,真品数量难以过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