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落款可否用公元纪年
在四川都江堰市玉垒山景区的大门墙壁上,嵌有“胜地寻踪”四个斗大的字,苍劲老辣,气势恢宏,我驻立欣赏良久。从落款得知是“赵××”书于“岁在乙丑”。在这古色古香牌楼衬托下,脑中随即闪出念头:题字的人大概是一位先贤吧。
后来,从媒体得知:赵先生不是作古的历史人物,而是仍健在的一位艺术家。我先前的揣度大概是受“岁在乙丑”的联想。因为这种纪年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已不多用了。
我们知道: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我国古代分别拿天干和地支序列中的奇数和奇数,偶数和偶数相配,共组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60个组,用以表示年的次序,周而复始。据了解,我国从公元前841年就开始用干支和当朝的帝王名号相对照并用,这种方式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都江堰二王庙内石刻的“深淘滩,低作堰”就注明嘉庆二十三年戊寅孟夏。也有不用干支直接写年号的,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马陵郡……后人见了,也都能十分明确地知道其年代,不用繁琐地推算、揣测。
我因有过误把时人当先贤的错觉,所以就特别留意了一些当代书画作品上的题款,发现只写一个干支年的大有人在。那么,为什么今人不直接使用通用的公历纪年而只写干支呢?这也许是书画作品题款沿袭的传统习惯;也许是书画家追随师长、跟风照写;也有一些些人认为只写干支显得古朴,历史悠久,增益其作品的价值;也可能有人以此故弄玄虚,误导观众,给人假象,增其艺术价值和身价。
只题写一个干支年,在当代似成书画落款的主流,但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不通俗化,一般人搞不懂干支纪年,让人捉摸不定;书画都是有时代感的,不了解时代背景,使观者对作品的理解、感悟力降低;人的寿命愈来愈长,许多人有可能度过两轮干支年,一件作品究竟是哪一轮干支年作的,让人难以揣测,也难于让人对作者的艺术风格形成、进展过程等作出客观评介。都江堰1974年出土的一具李冰石刻像、其上刻有“建宁元年润月戊申廿五日”字迹,为研究都江堰的历史和汉代美术史提供了明白无误的物证。设想如果只有“戊申年”的字迹,那或许又有一番争论了。所以我建议艺术家们今后题写年份应以公元纪年为准,当然也可公元及干支纪年并用。笔者认为,这种改进是一个观念的问题,无损于作品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