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之乡”墨香满城 安徽萧县
萧县古为萧国,秦时置县。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萧县书画源远流长,尤其是清乾嘉年间,“扬州八怪”崛起之时,萧县便活跃着“龙城画派”,名震徐淮。近代艺术大师王子云、刘开渠、朱德群、王肇民、萧龙士等名家享誉中外。国画大师李苦禅称萧县为“国画之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全县群众书画蓬勃发展,开创了萧县书画事业空前繁荣的新局面,使“龙城画派”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1993年,萧县被文化部正式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
近年来,萧县先后在张庄寨、黄口、龙城、王寨、杨楼等乡镇建立了10多个农民书画艺术协会,大力普及书画艺术,在全县形成一支规模浩大的民间书画队伍。目前,全县可施丹青者近3万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农民,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学龄儿童,人人可在自如间彰显出自己的艺术风采。至上世纪90年代初,书画队伍已达万人之众,笔墨成趣者近三千人。
萧县书画对水墨写意情有独钟,重笔墨、重生活、重诗情,萧县民间书画活动的开展,既出了人才,又出了作品。近年来,萧县县政府先后举办了四届民间书画艺术节,每次活动参展作品在3000幅以上。在县城形成的“书画一条街”,已经具有一定的市场规模。据不完全统计,萧县每年书画销售收入在亿元以上。
新时期的萧县农民书画,骨子里传承了“龙城画派”的“重笔墨、重情趣、重师承”精华。以水墨写意和讲究章法的书体画风见长,是萧县文人书画走向民间的一个例证。但是作为历史悠久、传承有序的书画大县,也存在不容质疑的问题。缺乏“大家”,缺乏脱颖而出的画乡书画家代表性人物。群体交流圈狭小,艺术观点的包容性不强,缺乏坐在一起共商书画之乡长远发展宏图的氛围。产业发展不够,懂鉴赏、守诚信的书画经纪人不多,经营方式不够开放,规模单一。萧县虽是文化部最早命名的“书画艺术之乡”,但与其他一些书画之乡的宣传相比显然不足。
未来的萧县书画,需要更广阔的发展天地。当地政府计划通过整合资源,推介萧县、展示画乡形象。鼓励广大书画作者牢固树立精品意识,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和毅力对待书画创作,让全县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切实肩负起建设文化强县、书画品牌的重任。通过书画展览、书画大赛、进修深造等形式,建立一支规模宏大、数量众多、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书画新军。过去重创作实践,轻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针对这一问题,当地创办了《书画研究》会刊,编写《书画史论》、《萧县书画志》,举办学术研讨等活动,兴起了用理论指导实践,深入研究书画之风,充分发挥市场在书画生产要素的集聚和扩散中的调节作用,积极引导文化销售,建立起充满活力的书画生产经营体制,让其成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