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朱炳仁携新作亮相北大
“金碗空了——2015人类缺什么?”
2015年6月9日,来自中国杭州的2015只金光灿灿却又空空的金饭碗被安置在北京大学图书馆。这些金碗是由中国著名熔铜艺术家朱炳仁创意和制作的当代装置艺术,它带着铜雕艺术的精美与哲人般对人类命运关注,等待着来自各个国家在中国北京大学就读的学子用心愿将其填充完成。
朱炳仁艺术展暨诗集《乡语》发布活动,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朱炳仁艺术中心主办,杭州市文化创意协会、香港国际桥智库委员会协办。整个活动分为“诗与铜——朱炳仁艺术展”开幕式与“铜舞诗韵话乡语——诗集《乡语》发布及与北大学子对话活动”两个部分。本次展览于6月3日开使为期13天。参与活动的有来自北京大学的学生代表和关心、支持中国艺术发展的艺术界知名人士、政界领导和北京大学校领导。
舞铜:金碗的前生今世
放置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展览厅的金碗,是一个互动式大型装置艺术作品。它的主题为“金碗空了——2015人类缺什么”,策展人彭锋作了这样的评述:十五年前,朱炳仁创作了一只巨大的金饭碗,堪称“天下第一金饭碗”,里面装满五谷杂粮,曾出现在全国多次博览会上,后为大连一景区收藏,广受观众欢迎。迄今为止,摸着那只金饭碗许愿的人,有数百万计。如今,朱炳仁展出了他的装置作品“金饭碗空了”。2015只空了的金饭碗,既如指路的灯,又如待哺的口。他希望这件作品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思考得与失。观众可以把愿望写在金饭碗的外边,将名字写在里边。朱炳仁准备带着他的《金饭碗空了》,从北大出发,走向全国,走向全球---。
这是一项有着深远象征意义的当代艺术作品,朱炳仁用空空的金碗给予了他对人类命运的诚恳关注。空与满从来都是是现代人的生存悖论,人类巧取豪夺,自然资源日渐枯竭。在朱炳仁看来,我们用大自然的馈赠填满了欲望的沟壑,但是却陷入了生存危机之中。作为一个关心人类的艺术家,朱炳仁给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金饭碗空了,人类还缺什么?人们在金碗中可以放入他们的各式愿望,而物质的满足却无法代替精神的富足。6月6日。朱炳仁在对自己与2015个参与者共同完成的作品前写下了一篇《金饭碗空了》檄文:
上天一定脑残了,化了四十六亿年时间,准备了盛宴,装满了金饭碗,为了孝敬一种生物。这是一种置身于五亿类生物链顶端的生物,一种地球上唯一没有天敌的高等生物。一种自以为可以永恒地高昂着头的生物。这就是由你、我、他组成的人类。
其实上天只给你、我、他三天时间。昨天、今天、明天。据说,原来还有后天,不过上天后悔了,把后天从数据库中撒除了。而且还为人类准备了天敌,是病毒、细菌、还是地祸天灾。不,人类天敌就是人类自已。上天赖得动手了,静静地看着人类自己动手,怎样把明天从数据库中撒除。
老子《道德经》曰: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老子错矣。我说: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即殆。
何也,因为金饭碗空了。
这件巨作之前,朱炳仁的多个艺术创作,也展示了对人类的深深思索:生而为人,人类缺乏的不是奇珍异宝,而是朴素的道;金饭碗缺的不是欲望,而是洁净的食物。于是,他将铜熔开,做出了金灿灿的稻;他又将铜凝固,做成精致的碗,一问一答,是他对人类的悲悯思考;一招一式,串起了他铜雕艺术的传奇际遇。
出生于1944年的朱炳仁是一个传奇铜匠世家的第四代传人。朱家做铜的经历可以上溯至清朝同治年间的第一代朱雨相和朱庆润。本是书香门第出身的兄弟俩擅长书法,也在绍兴开了一家名为“朱府义大铜铺”的铜铺,为方圆百里内的居民制造家什。第二代朱宝堂,将铜铺改名为“朱府瑞昌铜铺”,并在上虞等地开设分店。此时朱家已与佛教结缘,经常为寺庙铸造铜香炉,铜法器,也为寺庙书写匾额。第三代朱德源则是杭州远近闻名的书法家,一生为名山大刹题写楹联百余幅,他将书法与铜结合,开创了“铜书法”,杭州的很多老字号都以得到朱德源题写的“金字招牌”为荣。第四代朱炳仁少年时,正遇建国前后,国家从“大炼钢铁”到对稀有金属集中配给,使朱炳仁一直与铜无缘。直到1983年改革开放,朱炳仁与父亲共同开创“金星铜店”,从为开放的中国兴办公司做铜字招牌开始,到进入铜建筑领域成为铜雕领域中唯一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朱炳仁拥有六十余项国家专利,担当峨眉山金顶、雷峰塔、灵隐铜殿及台湾同源桥等十六大铜建筑的总工程师,发表《中国当代铜建筑艺术》专著,创造出中国制铜工艺的高峰。
而真正让朱家铜艺焕发新生的,是2006年的一场大火。那年,朱炳仁为常州天宁寺建造宝塔,在竣工的最后关头,一场大火烧了起来。塔的底层屋檐被烧毁,而高温熔炼形成的铜结晶体千姿百态,却引起了朱炳仁的注意。
朱炳仁独特的艺术眼光,发现了铜在高温熔化中的美,发现一个新的艺术语言,从而开启了无模可控的熔铜艺术新领域。传统的铜文化,都是铸铜文化,铜只能在翻模中成型。而朱炳仁独创的,则是熔铜工艺。它实现了第一次让铜在一定的空间里自由流动,不受拘束,形成千姿百态的肌理。熔铜脱离模具,一次成型,因而每一件都是孤品,不可复制,是目前世界的首创。熔铜艺术诞生后,朱炳仁在2010年,还借鉴了五彩、珐琅彩、粉彩的手法,在熔铜材质上创造出全新彩绘的“庚彩”,让古朴的铜更加流光溢彩,让铜的艺术品更加精彩纷呈。
让我们沿着金碗的脉络向前追溯,细细体会朱炳仁,这位从工匠到天才般的跨界艺术家的创作才华和想象能力,也看一看与金碗遥相呼应的其他艺术作品:
——2009年,杭州。朱炳仁用刚诞生4年的熔铜艺术做成的作品在西子湖畔与西班牙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展作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达利艺术馆负责人居庸称“十分震惊”,认为“看到了在世上从未看到的艺术”。一场大火,解放了铜,也解放了朱炳仁的艺术天才,当时评论家评论他的作品是“熔现实主义”,这与以达利为代表的西方超现实主义艺术流派颠覆经典、突破传统的创造精神暗合,成为两者对话的基础。其后朱炳仁的作品越发成熟,作品被中国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文化部等收藏。
——2012年,上海。一整片“占地”6平方米、高约1.15米的金灿灿“稻田”,成了此次上海艺博会室内展厅体量最大的作品。这是朱炳仁带来的大型熔铜装置作品《稻可道,非常道》。只见密密匝匝的束束稻谷看似雷同,实则均呈现出不同的姿态,像是沐浴在和风中。古往今来,艺术家选取处处可见、日日可食、人人可种的“稻”作为创作题材的并不多见,朱炳仁却偏偏用极具民间性的“稻”来表现心中的“道”。他告诉记者:“稻以有形之体,喂养人的无形精神。寻常的稻可以表达宏大的‘天道’命题和人本主义观念。”
——2013年,北京。世界第一座巨型铜建筑艺术《乡语》出现在北京鸟巢的南广场。这座重达16吨的铜荷叶,是朱炳仁对64周年国庆的真挚献礼。《乡语》作品如中国百姓家乡起伏永恒的山丘,又如稳稳一块巨大的绿色璞玉,又似一叶飘落在乡间河流和湖畔的荷花,其作品的褶皱仿佛正在叙说着中国人文的历史沧桑。在这样的雕塑铸造过程中,朱炳仁表示他要用这种概念的建筑空间来表达自己对中国和对家乡的一种深沉的爱恋,对大自然深深的敬畏。朱炳仁甚至感慨,这件作品也如其父辈伏地的手掌,鼓着的青筋是力量的乐奏,仿佛在抓取大地的一抱乡土,带上一阵沁人肺腑的泥土,从乡间走来,向城市走去;从中国走来,向世界走去。
——2015年,北京大学。充满创意的装置艺术“金碗空了,2015人类缺什么”首展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开幕。每一个金碗都是精雕细琢,每一个金碗都以空空的姿态等待着众位师生投放心愿。这是朱炳仁的一个新的伟大尝试——与在场嘉宾一同完成这项艺术,每个人将金碗装置作品放入相应位置,作品完成并定格拍照。在这件作品中,沉入了艺术家哲人般的思考,在当下物欲横流的社会浪潮中,人类的心愿究竟是什么。正如在他本人的诗歌《在路上》中所说的那样,“人类已有足够的聪慧/让自己/一万次走向辉煌/人类也有足够的能耐/让自己/一万次走向灭亡”,金碗空空荡荡,心愿从来都是只增不减。人类在发展的道路上终究在期许什么,每一只金碗都在以静默的形式,展现了朱炳仁对艺术的追索,对人类命运的不断探求。
未名湖:从《乡愁》会《云彩》到《乡语》会师生
“我没见过未名湖/但我会想象……我想象/星星沉在了湖底/他把星星托上了湖面”,这是朱炳仁的诗歌《想象未名湖》。寥寥数语,却将一位铜雕艺术家的情怀与中国最高学府的湖光塔影连结在了一起。
2015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朱炳仁的第二本诗集《乡语》,其扉页上印着:“通红的铜浆满溢出来了/泼洒着飞溅着喷发着/点燃了第一抹云彩/点燃了最后的夜色”。全书六十首诗,是朱炳仁近几年的创作。诗的主题,有对铜艺创作的抒怀,有对社会现实的悲悯,有对历史人文的再解,也有对佛理哲学的感悟;诗的文字,有“雷霆横刻千重山,澎湃纵雕万里原”的霸道,有“人生游戏/游戏人生、舞台的帷幕落下/再次拉开时/是一个游乐的公园”的无常,有“堂堂中华/雄风天地/龙马沉寂/腾跃已起”的豪情,有“我等着/已五百年/湖舟艘艘多玉面/唯你娘子不见”的怅然。这并不是朱炳仁的第一本诗集,在此之前2011年文汇出版社就出版了他的诗集《云彩——朱炳仁诗选》,今日,云彩与铜,再次相遇在诗的文辞汇藻之中。
《乡语》与北京大学有着深深的前缘。比较有戏剧色彩的是,朱炳仁与北京大学结缘的媒人不是铜,而是诗。早在《乡语》之前,朱炳仁的第一部诗集《云彩》就已经在北大登台亮相,缘于诗,朱炳仁走进了北大。2012年4月,“‘乡愁’会‘云彩’:诗与海峡:余光中、朱炳仁诗会系列活动”就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诗会活动从余光中先生的诗歌名篇《乡愁》和朱炳仁先生的诗作《云彩》入手,通过两岸诗歌创作的交流和碰撞,促进两岸文化与情感的融合与交流。这是朱炳仁第一次将他的诗歌传播向北大,此次活动中被盛赞为“一抹天边的云彩,化解了两岸的乡愁。”当《乡愁》遇见了《云彩》,来自台湾的余光中先生与来自大陆的朱炳仁先生成为了知己。
所有艺术在终极意义上都是诗。对铜雕的艺术追求,让朱炳仁的诗歌从一开始就有着天马行空般的瑰丽神奇。他用熔铜技法创造的壁画和雕塑,体现了中国美学的写意精神,这在他的诗歌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在铜雕艺术上,朱炳仁突破了技术上的难关,由技入道,并由此感染了他的诗歌创作。
朱炳仁曾经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诗与艺术的桥梁关系——“把艺术当作诗来做,把诗当作艺术来做”。他认为,好的诗与好的艺术是相通的,都是美的表达,都是真情实感的展现。”在2012年的对话活动上,中国新诗研究院院长谢冕教授也表示,“朱先生铜玩得很好,你会惊诧于他将冰冷坚硬的铜以一种柔软温情的感觉展现在你的面前,这是他至高的人文主义情怀和真性情的体现,而这种情怀,也是诗歌所需要的。”谢冕先生曾经以第三人的角度解读了他的旧友余光中先生与新知朱炳仁先生之间的友谊源自于同源同根的同胞情怀,“余光中先生的诗歌,那么好地表达出普通家庭盼团圆的感伤;朱炳仁先生的《云彩》,表达的也是两岸团圆的主题。”
而今,新的诗集《乡语》从云朵之端向着北大学子款款走来。这是属于诗人的更浓烈的感情,也是未名湖与铜雕的前缘再续。在这本内含60首诗歌的诗集中,沉淀了朱炳仁对国内外时事、社会热点、感情冷暖、艺术事件的深深思索,网络上的一个高频词语,往往在一刹那间就激活了他的文学灵感,使那双雕琢铜件的双手转过来雕琢诗句,在字里行间都是铜粉般闪闪发光的思想,在字字珠玑之中都是他铜雕的心得。他把铜带入了诗句,从而作品上有了一种独特的光泽。
静心翻阅《乡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从乡土走来进入世界艺术殿堂的中国艺术家更加开阔的精神境界。这一次朱炳仁带着空空的金饭碗和《乡语》走进中国顶级学府的文学殿堂,朱炳仁的艺术道路上传承创新的印迹也必将给学子们带来启示。在中国梦的感召下,朱炳仁正是时代创新人才的榜样。而在倡导文化创新、文化强国的今天,这样一位传统的铜工艺界泰斗,正在向以观念引导创作的独立艺术家转型,从熔铜到炼诗,在诗与铜的交相辉映中攀登艺术的高峰。这是个十分有趣的转型,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圈中稀有的路径。曲径通幽处,以艺术之灵感引领作品的多元呈现,这条道路终将给中国的众多艺术家以启示。从而在新的竞争形势下,对全面提高中国艺术品的世界影响力和珍藏价值产生重大影响。
乡语: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当代艺术家
余光中在为《乡语》诗集作序中写到“朱炳仁先生久有铜雕大师之誉,他的名字似乎冥冥之中也含了预言:炳者,以铜付火,仁者,乐山之人。铜山西崩乃有洛钟东应。他的诗,正是铜山熔解的钟应。” 冥冥之中的机缘巧合,朱炳仁的名字注定和铜在一起,舞动的熔铜让他成为第一个因为对特殊铜材料的运用在艺术史上注册的艺术家,成为了诗与铜遥相呼应的典范。朱炳仁创作的艺术作品难能可贵,在他一方面尊重“铜”这个材质的存在感,从“铜”的物理属性出发创作;另一方面,他极度张扬他个人的艺术风格,用明显具有当代性的观念指导他的创作,在诗歌中表达他的个人情怀。这种以当代的语法,架构传统的语汇,融合个人的修辞的创作方式,让他在铜的历史上,成就一个优秀的巨匠;也让他在诗的历史上,成为一个进取的诗人。
很难想象,朱炳仁同时是雕塑家、诗人、书法家、画家、摄影爱好者,甚至也精通网络上的最新信息。同时,他是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和文化推动者。他为表达对海峡两岸互通的关切,特意为杭州灵隐寺雕刻了一座一半是日月潭、一半是西湖三潭的“同源桥”送到台湾;他和余光中的《乡愁》对诗,并在北京大学和余光中同台朗诵。他在产铜大国智利发生巨大地震时,将当时所收到的工程款慷慨捐出,并再捐艺术作品,以珍视跨越国界的情分。上海世博会上,他同时担任了智利馆、中国馆和杭州馆铜部分的工艺建设,把当代中国顶尖的铜工艺、铜艺术介绍给各国来宾。
作为一位有爱国情怀的艺术家,朱炳仁以如何提高中国在世界的文化竞争力为己任,倾其所有和所能。历数近年来他的轨迹:他出资承办“2009中国国际雕塑年鉴展”;“对话”达利 ,开辟中西文化相容新途径;他与意大利艺术联盟发起成立世界艺术家、收藏家联盟,积极参与抢救中国流失海外文物;创制《大唐玄奘传》铜雕艺品西行印度;被国家文化部特邀参与多个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中心的创意建设;他还以自己的博物馆为基地,在朝鲜半岛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活动他邀请《中日韩工艺名家珍品荟展》来中国展览,又赴日本奈良,为战争年代倡导保护文化遗产的梁思成铜像选址;近年来他还来自乡土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系列艺术作品《乡语》、《稻可道、非常稻》、《太和之秋》在他新开办的北京798朱炳仁艺术中心里,与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到平民百姓进行广泛的交流。他致力于从民众文化的层面提升了中国在世界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倾尽毕生财力物力。
不仅如此,作为一个极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朱炳仁不仅继承了传统,更以创新的意识和独特的视角,跳脱出工艺美术领域,以创新意识开拓新的疆域,在工艺美术领域之外引导新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他深深痛心于2009年成都公交车失火事件,决定研究开发产品,来解决在车窗密闭的公交车发生紧急情况无法逃生的难题。经过十余次更改推敲,最终设计出“固定式弹力逃生锤”,设计了内置压缩弹簧与撞锤,在紧急时戳破封纸,拉环压缩弹簧释放推动撞锤,以十倍于钢化玻璃抗压强度的冲击力,瞬间击碎玻璃,方便乘客逃生,此项技术成果已经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交专利申请,有望早日造福社会。一位艺术家对社会的拳拳关照之心,可见一斑。
从民间的铜匠艺人到世界艺术殿堂的铜雕大师,从传统的铸铜到梦幻的熔铜,从《云彩》到《乡语》,朱炳仁呈现给世界的是一个始终在进步、始终在探索的勤奋身影。日常生活是单调无味的灰色,艺术是为生活增光添彩的常青藤。在朱炳仁的笔下,雕铜筑诗,皆成艺术;功力老道,独具一格。以诗铸铜,瑰丽奇妙的铜雕作品都在活灵活现地诉说着一个一个诗般的故事,在熔炼、成型的过程里如泣如诉;以铜铸诗,铿锵有力的诗歌作品都栩栩如生地展现着铜雕般的魅力,在吟唱、诵读的过程中展现不朽。朱炳仁身居铜屋,心里却兼怀国事民生:他先后担任了浙江省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他还是积极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的“金桥使者”……他以他心里的道,铜铸成鼎,弦动为诗;在诗与铜的世界中实现一个中国艺术家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百年来的艺术突破,“认准一条路,横下一条心,刻一部中国人自己的历史”。(北京大学中文系提供,执笔:辛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