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为山创作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主题雕塑展国家博物馆揭幕
12月13日是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第一个“国家公祭日”,为表达对死难同胞的哀思,也为迎接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的“塑魂鉴史——吴为山创作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主题雕塑展”于12月9日下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开幕式在国家博物馆西大厅进行,围绕现场四周展示了吴为山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主题雕塑展”创作的十二组作品,包括《家破人亡》和《逃难》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张宝文,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飙、郑万通、张梅颖,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林智敏、民盟中央副主席张平、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董伟、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左中一、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著名建筑师、两院院士吴良镛等专家,来自韩国、英国、墨西哥、波兰等驻华大使馆代表及社会各界人士出席开幕式。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长江及作者吴为山分别致辞。
据吴为山介绍,本次展览缘起自2005年,当时他受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委托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创作大型纪念雕塑。纪念雕塑由《家破人亡》、《逃难》、《冤魂呐喊》、《胜利之墙》四个部分组成。2007年12月13日落成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型雕塑《家破人亡》成为整个纪念馆的标志。
展览展出了主题雕塑《家破人亡》2.5米的中稿原稿以及高11.5米的大型室外雕塑的头部。《家破人亡》高11.5米,表现了一位被凌辱的母亲悲痛至极,无力地托着蒙难的儿子,麻木地向天呼号,呈现出屈辱而不屈服的形象。在雕塑的风格上,吴为山首创了中国现代写意雕塑之风,提出写意雕塑的理论和“中国雕塑八大风格论”,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雕塑中的人物是千千万万受难同胞的代表,我希望用雕塑这种艺术形式,用中国传统的写意手法塑造人物的表情、体态和动势,来表达这些受难同胞的苦难。希望国人能铭记历史,不忘国耻。”
著名建筑师、两院院士吴良镛这样评价吴为山的创作:作为纪念性建筑,其表现力多寄予形体的庄严、力量、雄伟、宏大、朴实以及环境空间的塑造等等,以其相对抽象的形象表达出主题的内容和内在的美的蕴含——这极难能而又可贵。
现场左侧另外一组主题雕塑《逃难》共有10组,21个人物,这些人物尺寸接近真人大小,他们中有妇女、儿童、老人,有知识份子、普通市民、僧人等——婴儿趴在死去母亲身上吮吸最后一滴奶;年迈的儿子搀扶着八十岁的老母亲逃难;被日军强暴的少女为一洗清白而投井自尽;逃难僧人途中在死者干枯的尸体边停留,抹下其含冤的双目……二十一个人物,高低起伏,虚实错落,形成强烈的感情曲线,将这段人类历史上的灾难和痛苦表现了出来。
吴为山在现场致辞中最后这样表达他创作这些作品的感受,“我以无以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摩那三十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