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刘元堂书画展"亮相江苏省美术馆
10月22日上午10点,由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办,养墨堂美术馆承办的“大道之行—刘元堂书画展”在江苏省美术馆新馆隆重开幕。“大道之行——刘元堂书画展”是刘元堂继2010年在山东省美术馆举办个展之后的第二次大型展览,共展出书画作品80余件。本次展览的最大亮点是作者自作文的高5m,长39m的大楷作品《游岠嵎山记》,通篇真力弥漫,气势撼人。
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张九汉,江苏省人大教科文委主任许洪祥,新华社江苏分社社长冯诚,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吴晓林,江苏省文联书记处书记郑泽云,《新华日报》社副社长刘文平,中国江苏网总编辑金伟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刘伟冬,南京艺术学院正院级巡视员米如群,南京师范大学博导、江苏省书协名誉主席尉天池,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周京新,江苏省书协副主席李啸,山东省书协副主席单国防,以及社会各界领导、嘉宾、新闻媒体记者及书法爱好者6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养墨堂美术馆馆长吴维超主持开幕式。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艺术学院博导、江苏省书协副主席徐利明为本次展览题词“大道之行”。
四年来,除了作者早为书坛熟知的小行草、大草获得进一步提升外,更积极探索具有强烈体积感和视觉冲击力的章草作品。这些作品沉稳雄厚,初具个人风貌。同时展出的还有作者近期的国画作品,以书法点线“写”出来的梅花,深具传统审美意韵,充分彰显出作者拓展艺术道路的志向。
开幕式上,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刘伟冬、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艺术学院博导、江苏省书协副主席徐利明、山东省书协副主席单国防分别致辞并表示祝贺。
刘伟冬在致辞中说到:南艺美术书法专业是中国新美术运动的拓荒者、现代艺术教育的奠基人刘海粟先生于1912年创办上海美专时即建立的传统科目。目前南艺学士、硕士、博士研究方向层次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创作与科研成果突出,教学与科研自成体系,为国家培养了众多专业艺术人才。刘元堂作为南艺的一名青年书法教师,在深植书法传统的同时,能够站在当前世界局域的大文化背景下,积极拓展自己的艺术视野,勇于进行新的尝试,不断挑战自我,今天展出的作品就充分地证明了他这几年的不懈探索与追求。他的这种艺术探索精神,可以说很好地继承了南艺“闳约深美”的办学理念和“不息的变动、不息的改造”的办学精神。
刘元堂兄的书法最早为书坛所知的是他的小字行草书,风流韵籍、洒落不群,确为当代小行草一路的翘楚,也给他带来了不小的效应。但他的大字章草和接近魏碑、呈块面状的特大字作品也极为引人入胜。这两者似乎更能体现他的个人艺术抱负和性格、性情中某种来自齐人的禀赋。就章草、魏碑来说,陆维钊、沙孟海、王遽常之后,已为当下之冷门。冷门之冷是因为这些都是非俗类可以攀仰的、极有难度的书体,且非今日之所谓视觉技巧、形式分析等等所能措手者,故冷门实则是高门,需要真正的智者和勇者才有资格一展身手,而刘元堂正好将之拿捏得恰到好处。
刘元堂身上似乎具有一种自然上手的契合感,那种章草的挥洒与老辣,魏碑体的点线结构层面的神明灵异的连接,等等分明使人再见如《郑文公碑》一般的徐缓、骀荡、高远,内在行气规则之与金文、甲骨的神理相合,以及元气充沛、阵势堂正的大雅神圣。
正如书法家梁培先所言:“凛凛之士,必然有奇纵之情,与生俱来的齐人风范,或许是元堂兄挥之不去的最核心的人生底色。对这一底色的忠实不仅是一种乡土意义上的人格固守,更在于它与历史文脉的贯通,对应着中国艺术不可须臾或离的最根本性法则:中国艺术的高低层次不在于下手技巧、视觉效果的是否合古,关键是这种古的累积以及本源意义上的接气,能接上那口高古之气,则大道流行,纵横开阂,无往而不可。否则,如王国维所说的“借来的古雅”,沾沾自喜于一二技巧、情境的清雅、无火气等等,皆为小家子气的买弄风情,风斯在下矣。”
刘元堂,1972年生,山东乳山人。南京艺术学院书法博士,山东大学古文献博士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书法系讲师。书法作品曾参加首届中国书坛兰亭雅集四十二人展、全国首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获最高奖)及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获奖提名)等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