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北航艺术馆当代艺术双年展开幕
10月7日,由北航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主办的“融合·建构——第五届北航艺术馆当代艺术邀请展(双年展)”在北航艺术馆展览大厅正式开展。当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十名艺术家代表莅临展览现场互动交流,围绕展览主题共同探讨当代学院艺术的创作趋向、发展流变与价值追求,见证并反思艺术家在致力于探索艺术与当代社会、文化、生活等深度融合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效。
本次展览以“融合·建构”为主题,共邀请来自全国各地、具有学院艺术背景的72位知名艺术家的近120件艺术作品参展。这些作品紧紧围绕展览主题,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风格各异,涵盖了国画、油画、雕塑、影像装置、综合材料等类别,其中既有艺术家入选全国美展等大型活动的精品系列,也有呈现强烈创新性、探索性的最新力作,向社会和广大观众呈献了一场具有学术性、独创性、体现当代艺术发展态势的学院艺术盛宴。
自2006年以来,北航艺术馆坚持每两年自主策划举办一场大型当代艺术邀请展(双年展)活动,受到艺术家们的持续支持和热情响应。展览主题从2006年的“灵感·空间”、2008年的“激情·超越”、2010年的“意象·特质”、2012年的“文脉·气韵”,到今年的“融合·建构”,承载了北航艺术馆五届双年展一以贯之的学术思考、学术积淀、学术聚焦以及学术取向。经过近十载的积累,北航艺术馆透过其举办过的200余场公益性、专业化、高品位展览,特别是反映艺术家创作集群格局、学院艺术内蕴与文化担当的五届双年展,已成为当代中国综合性大学提升人文、传播艺术的重要窗口与知名学术品牌。
双年展策展人、北航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北航艺术馆馆长蔡劲松教授认为,当下时代,问题意识和跨文化视野,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引起艺术家的关注和反思。提出“融合·建构”的命题,首先是关于艺术创作中文化场域的构建问题。文化场域的实质是一种社会文化存在形态,而具体到文化场域中的造型艺术领域,“艺术场”即反映为一种空间关系,又表现为一种社会文化关系,更呈现出一种独立的文化张力、艺术状态和艺术特征。
蔡劲松介绍,本届双年展参展艺术家们近年来持续进行的多维度、多层面探索努力,成效是十分显著的。从展出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艺术家们关注的重心,明显转移到对艺术的本体性认知、独立性探索和文化性映射上来,呈现出一种跨空间、跨学科、跨领域的文化思维模式和艺术创作姿态,以及一种跨越行为中艺术观念与创作实践的融合,更反映了艺术家个体多维智识积累、艺术品格与价值取向的融合,承载着他们直面传统和时代挑战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在展览当天举办的艺术沙龙活动中,艺术家们就当代艺术特别是学院艺术创作中的一些重要命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研讨。他们表示,融合与建构,既是本次双年展的主题,也是当代艺术创作必须直面、不可回避的问题。“融合·建构——第五届北航艺术馆当代艺术邀请展(双年展)”以开放的形式为学院艺术家们提供了良好的交流与展示平台,同时这个平台不仅仅为学院艺术的发展积蓄力量,也将为大学人文素养教育、艺术传播乃至学院艺术精神的倡导与弘扬,起到积极的建构作用。
据悉,本届双年展自即日起在北航艺术馆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持续至10月29日结束。10月31日至11月29日,展览将移师北航沙河校区艺文空间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