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师生作品展在798艺术区开幕
西学东渐、中西交融共同构成了20世纪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独特面貌,由此也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格局。进入新世纪,随着国际间艺术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中西文化艺术交融的大思潮,在今天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仍是中国的艺术家们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课题。如何正确审视东方艺术和西方艺术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当下高等艺术院校教育中的基本矛盾范畴。东西方之间的交流对话必不可少,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主办的“反相对话——中美师生作品展”即是一次中西艺术对话的生动范例。作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举办的首次大规模师生对外学术交流展,9月6日上午,“反相对话——中美师生作品展”在北京798艺术区桥艺术空间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师研究生的五十余幅作品,全面展示了中外两所艺术高校师生们的创作生态,参展作品共计50余件,创作媒介多样,涵盖了国画、油画、书法、雕塑、装置、影像等多个艺术门类。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作为国内一所年轻的艺术学院,徐唯辛、闫平、王克举、丁方、黄华三等教授坚持绘画教学在语言、技术上的开放性和多元性,遵循艺术发展的规律,鼓励学生们积极进行新探索、新实践、新创造,把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鲜明个性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在参展作品中,我们清晰地看到,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研究生的作品充满了实验性和前卫性,视角效果独具个性,观念及表现的深刻性令人耳目一新,在艺术语言探索的广度和深度上、在对媒介材料的利用方面的确给中国的师生们一些有益的启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的研究生们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历史文化遗产、个人的生存体验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上,以艺术家的个体方式来反思历史和当下社会问题,作品创作面貌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