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力舟王迎春艺术回顾展《扶犁回望》举办
2013年5月3日下午14时,作为中国美术馆建馆50周年的重要展览项目,“扶犁回望——杨力舟o王迎春艺术回顾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微博]、北京市文史研究馆联合主办。展览将展出300余幅作品,首次向公众集中展示二位美术家半个世纪的艺术探索和杰出贡献。圆厅展出他们合作的主题性代表作,后圆厅为艺术年表和主题创作的文献梳理,2号和8号厅为王迎春专厅,展出对女性的人文关怀和黄土风情系列,3号和9号厅为杨力舟专厅,展示赛马和陕北牧歌系列。下午15时将在中国美术馆七楼报告厅举行专题研讨会。画坛伉俪杨力舟和王迎春有太多的默契,携手共度一生,共同谱写传奇的艺术人生,合作画出的经典名作,可载入共和国的美术史。
杨力舟和王迎春皆出生于山西,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央美院国画系研究班。接受新中国美术教育,吸纳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和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方法,学习罗马尼亚画家博巴倾向表现性的结构素描技法,打下牢固的造型基本功。着意实践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树立为时代而创作的艺术理想。
“文革”中,杨力舟和王迎春毕业后到太原印刷厂,从事美术普及、印刷设计工作。1969年合作油画《平型关大捷》、油画《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毛主席给晋绥日报编辑的谈话》(与苏光合作,1972年)、中国画《挖山不止》(1973年)、油画《汇报——给毛主席写信》(1974年),连续三年参加全国美展,声名鹊起,奠定了他们在中国画坛的地位。加之国画《如今管天又管地》(1972年)、《太行浩气传千古——朱德肖像》(1977年),从改天换地、勤劳朴实的农民劳模,到张弛有度、镇定自若的伟人将帅,画家形神毕肖地刻画不同身份的人物的气质与神采,反映了他们高超的油画、水墨写实造型能力,以及驾驭大场景的气度与魄力,也充分表现出他们深沉的家国情怀。
1978年,杨力舟和王迎春上研究生时,开始接触西方现代派绘画,受立体派、未来派、表现主义艺术影响颇深,探索中国画笔墨精神与现代构成的转换和融合。毕业创作《黄河在咆哮》(1980年)荣获“叶浅予奖学金”,借鉴传统画水法,大面积留白凸显黄河之水奔流激荡的气势,从而反衬出黄河船夫急流勇进的果敢。1984年二人再度联手创作中国画《太行铁壁》、《火线上的姐妹》,连环画《小二黑结婚》,斩获诸多奖项。其中《太行铁壁》更是荣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金奖,画面运用斧劈刀砍的山水画笔法,将抗日军民的群像与太行山坚石浑然一体,塑成一面不可逾越的铜墙铁壁。2009年杨力舟、王迎春合作完成的巨幅水墨历史画《太行烽火》,被公认为“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优秀作品之一。画面借鉴中国古代壁画的散点透视与超时空的构图方法,综合运用多年来掌握的技法语言,采取不规则几何形,抽象地分割和布局多个情节和场面,组合成为一部具有宏伟气势的、现代感和历史真实相统一的、八年抗战中的太行山根据地的风云画卷。
二人合作的大型主题性绘画追求雄健刚毅、肃穆崇高的美学价值,分头探索则呈现出清新自然的乡土情结和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他们有意识进行各自风格独立的变革与探索。杨力舟在田园诗韵黄土情与纵横逸笔追雄风中,在大写意笔墨境界中吸收西方表现主义和立体构成,在民族风情领域,发挥骨法用笔与奔放色彩,张扬豪迈气概。借鉴了立体派和未来派的构成、重叠和夸张变形手法和狂放的色彩,将黄土高坡上的淳朴沧桑、赛马场上英姿飒爽的骏马和骑手,表现得淋漓尽致。王迎春坚持传统笔墨深厚的优长,立体构成的画面设计和金石古风,活泼生动的笔墨情趣,彰显她对人文精神博大而深沉的关怀。在水墨技法上,尝试多种的肌理效果,画面上几何切割的组合与主题性绘画的刀削斧劈一脉相承,又与西方立体派的分割构成暗合。
杨力舟、王迎春二人在“羊”的技法处理上,成为继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等之后,具有典型性代表的画家。杨力舟画羊用大笔触写出,强调笔力;王迎春用没骨画法,用笔墨的虚实来体现立体和空间,注重黑白灰节奏和对比,另用特殊技法画出丰富多变的肌理,毛的质感表现得充分而可爱,营造出一种惬意的令人向往的田园诗意。黄河、太行是他们永不言倦的创作母题,也为他们提供了不竭的灵感源泉。观众可从中画作中探寻到他们对生命真谛的感悟,以及对艺术真诚执着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