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艺术博物院藏海派画家作品展将举办
为了更好地展示海派绘画的总体面貌和艺术成就,由广州艺术博物院主办的“一花两叶——广州艺术博物院藏海派画家作品展”将于 3月30日至11月10日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展出。主要展示一批院藏上海海派和广东海派的作品,内容包括人物、花鸟、山水、走兽等四大类60件作品。
据广州艺术博物院院长陈伟安介绍,当今中国画已是地无分东西,人难分南北,各处画家是的交流频繁,画风相互渗透,虽有冠以地域名称的所谓京派、海派、长安派、岭南派、金陵派等等称谓,但是实际上画家风格早已难以地域分界。然而,在历史上,以地域为界的画派却是客观存在的。其中,海上画派曾经深刻地影响了近代中国画的演变。甚至可以说,在从传统中国画到当代中国画的演进过程中,海上画派是主要的干流脉系之一。
从19世纪中叶开始,上海逐渐成为中国经济、文化的中心和中国画坛的一方重镇,各地画家云集在这个新兴的工商业都会与对外贸易口岸,极大地促进了上海地区绘画的发展,并形成了一个极具影响力的艺术流派——海上画派(上海又称海上)。海上画派简称海派,以上海为中心,波及周边的江浙一带。代表人物主要有任熊、虚谷、赵之谦、蒲华、任薰、任伯年、吴昌硕、王一亭、潘天寿、王个簃、吴茀之、诸乐三等。其作品或融诗书画印于一体,善于吸收民间艺术养分,借鉴外来绘画技法,相互补充,相印成趣,雅俗共赏,内涵充实,颇具象征性,兼具实用性与现实性。绘画题材丰富,生活气息浓厚,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以花鸟为主。色彩浓郁热烈,对比鲜明,符合民间祈福纳祥的心理需求。布局精巧、笔法简洁,境界新奇。海派绘画中浸透着吴越风骨,既传承了明清以来江南绘画艺术的精髓,又学习和移植了西方绘画技巧,适合现代城市生活情趣,特别是“泼墨”、“泼彩”的技法,令人耳目一新,更显海派神韵。
海派除了以上海为中心以外,还在广东地区生根发叶。从清末开始,由于水路交通的便利,大批广东潮汕学子远赴上海学习美术。他们大多亲炙于海派名家,接受海派画风洗礼,学成后大多回到故乡从事美术活动,并在当地美术界确立自己的主导地位。这样,上海海派就衍生出了一个分支——广东海派。两地海派前呼后应,成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广东海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孙裴谷、孙星阁、王显诏、刘昌潮、王兰若、陈大羽、方若琪、郑餐霞等。他们的艺术风格与上海海派一脉相承,但也有各自不同的艺术追求。据陈伟安院长说,上海海派和广东海派血脉相通,关系密切,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时代特色和地域特征,在中国绘画史上树立起颇具历史穿透力的文化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