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长街54号”梁氏重要档案特展25日开展
时间:10月25日(周四)-10月30日(周二)
地点: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四层
由清华大学国学院主办,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华书局、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协办的“南长街54号”藏梁氏重要档案特展将于10月25日在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举行开幕仪式,届时清华大学、中华书局、北京匡时以及其他相关机构负责人都将出席。
本次特展根以“弘扬中华传统,传承任公精神”为题,精心遴选了近50件重要档案,并据题材划分为清华大学、学术文化研究、政治社会活动、护国战争、财经金融、康有为在美洲、古籍鉴藏等七大专题板块,全面展示了这位近代百科全书式的巨匠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司法等方面波澜壮阔的人生轨迹。
除梁启超与袁世凯、冯国璋、孙传芳等民国风云人物的往来通信和涉及保皇大会、进步党、五四运动、护国战争、直奉战争、共学社、讲学社等二十世纪初重大事件的信函外,关于梁思成、林徽因文定礼细节家书;康有为见证芝加哥“琼彩楼”案和广西振华案的信札;梁启超《清代学术讲稿》、《袁世凯之解剖》、梁启勋《曼殊室随笔》等重要学术着作的手稿;《白香山诗集》、《稼轩词》等梁氏兄弟批阅古籍也都将在本次特展上集中亮相。
本次特展还特别推出了“清华大学专题”,展示了作为清华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之首梁启超在清华执教期间重要的学术活动和事业历程,也从侧面展示了其对清华发展改革的不懈努力,这对于清华的历史梳理和教学、研究具都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如1927年8月梁启超致梁启勋信札就陈述了清华坚设校董之事。1927年7月北京政府由直系军阀控制后,梁启超已辞储才馆职务,但仍愿意担任清华大学担任校董,因为清华校董事会的设立来之不易。8月3日,他致信仲弟,“连书具悉,月来正思尽。摆脱百事,独于清华不能无眷眷,董事会之设,实多年来校中师生所奔走呼号。”除言及“清华行政变动”外,还言及“储才馆事宜”、“次子思永拜访学术前辈”之事,尤其是在前者中最能看出梁启超为之付出的心血。
这通信札对清华国学院来说也是意义非凡。前清华国学院成立于1925年,1929年停办。清华国学院之所以短短四年能创造从71个毕业生中造就50位大师的神话,关键的一盆火就是梁启超先生。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何兆武先生一语道破,正因为梁先生是校董,国学院才不会随便停办,如果不是梁先生因为过早病逝,清华大学为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成长所提供的后备力量就要大得多。还有一些家书,如1926年3月和1927年年末他给胞弟梁启勋的信札,不仅有对当下时局分析,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代大师梁启超对清华的眷眷之情。
1926年3月8日,梁启超因病住院,手术前后期间,北京时局异常紧张。梁启勋等亲友担心此时正在清华任教的梁启超,希望他能早日回天津避祸,他却仍“未可定也“,在1926年3月20日的信中写道:“郊外民房悉被军队侵占(清华成了西郊避难所),百物掳掠殆尽。恐数日后校中便绝粮,或须全家就食城中,或须返津。”1926年3月16日手术出院后,其病翻来覆去,时好时坏。但他仍在清华执教,同时还继续写《中国文化史》,虽然得病,精神却甚好,积极乐观,信中形容自己的身体好转“大愈特愈,豪无疑义。”1927年5月,他已病得无力撰稿,乃令学生速记并将所讲编为讲义,集为《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一卷。同年年末,梁启超的一封家书就谈论了近期病情和不得已请辞清华大学的决定。据悉,梁启超档案清华特展将持续到10月30日。11月下旬北京匡时还将联合清华举办“梁启超与现代中国”讲演周,届时将有多位海内外着名梁启超研究专家为我们全面透析梁启超与民国历史风貌,系统诠释梁启超与现代中国的内在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