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展讯

三主题展在尤伦斯同时登场

2012年04月17日 11:02:24  来源:北京文艺网

“无以言表:《纽约客》摄影展”将展出来自全球65名摄影师过百幅摄影作品。这些创作年代横跨1890年至2010年的作品,来自电影工作室、艺术机构、档案室和私人收藏,每一幅都曾在1992年至2010年的《纽约客》杂志中刊登过。它们展示了杂志的初期成长的历史。此次展览的作品由联合策展人伊利莎白·比昂迪和凯·索菲·罗比诺薇兹共同为UCCA特别挑选。

《纽约客》杂志创刊于1925年。从1992年开始,杂志中开始刊登全版照片。首次刊登的照片是理查德·艾夫登于1963年创作的《马尔科姆X》。这一首例为《纽约客》这一杰出的周刊确定了独特而严格的选片标准。起初,只有一小批摄影家受该杂志委托进行定期拍摄,包括理查德·艾夫登、欧文·佩恩、玛丽·埃伦·马克、吉勒斯·帕雷斯和罗伯特·波利多里等。随着《纽约客》的发展,它逐渐聚集了更多元化的实践者,包括如林赛·阿达里奥、卡尔·德·凯泽、本杰明·洛伊、萨曼莎·阿普尔顿和郑永仁等知名记者。接着,于尔根·泰勒、卡恩和塞莱斯尼克和翁奋等当代艺术家也加入了《纽约客》的创作队伍。同时,由摄影家鲁文·阿法纳托、杜安·米卡尔、普拉东、布里吉特·拉孔布和梁永光等用特殊手法创作的人像照片会和一些档案资料一起,定期的夹杂在摄影系列和摄影文章中一同出版。

这些精美的照片不仅提高了杂志所追求的高端阅读体验质量,照片本身还为读者提供了无以言表的灵感和信息的来源。随着这些照片的来源和题材愈发丰富,它们逐渐成为了文章的完美注脚和一种独特的艺术媒介,为杂志带来了特殊而强势的影响力。本展的两位联合策展人来自不同专业领域,却都作为出版编辑在业内享誉盛名:伊利莎白·比昂迪在《纽约客》供职了15年,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记者;凯·索菲·罗比诺薇兹同样资深,她是《Fantom摄影季刊》的创刊编辑。伴随着充满特色的多元化发展的过程,“无以言表:《纽约客》摄影展”的每幅作品都匠心独运又相互呼应。透过UCCA观众独特的视角,摄影师们的观点又将会有新的诠释。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于2012年4月15日至2012年5月27日(预展:4月14日)期间举办《马文:空中墨花园》展览。艺术家马文用传统的中国墨汁和鲜活的植物创作出一片迷人的花园。这件为UCCA中央甬道量身定做的大型装置作品全长20米,宽3米,高8米,整体悬浮在空中。花园中长满了丰富的植物和树木,底端和顶层两部分呈镜像状,艺术家通过这种方法来创造出一种水中倒影,或有三维效果的罗夏克墨迹测验。

马文的作品参照了巴比伦空中花园的传奇。巴比伦空中花园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在公元前6世纪,按照新巴比伦王国的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的叙述建造而成,目的是为了缓解王妃安美依迪丝的思乡之苦。“《空中墨花园》独立于其他事物之外,是对物质富足的幻觉,爱的宣言,自然的力量以及神秘主义的一种沉思。”艺术家说。马文出生于北京,早年赴纽约发展。她用这件作品探索了“墨”这种媒介在当代的可能性。中国传统的墨是一种有机材料,几个世纪以来,它一直是东亚地区用于表达和传播交流的主要媒介。它能体现所有色彩,拟合各种形状,并赋予笔触以深意,创造出美学价值。同时,黑色不反射任何颜色的视觉光感,它也是多种颜色的彻底混合。它强烈地表征了空虚和静默。

“墨”点明出了这件作品的艺术效果。马文并没有简单地在纸上描绘风景,而是选择在三维空间中把墨直接应用于植物之上。时间成为了第四个维度,并在作品的展出期间中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作品本身。绿色植物在展览期间会不停生长,在黑墨的掩映下抽出绿色的新枝,展现生命的毅力和韧性。而植物的生长则从概念上和形式上表现了中国水墨艺术实践中重要的“时间”成分。这里,马文诗意地超越了传统水墨的艺术效果,深刻地将历史、艺术和文化编织在一起。伴随本次展览,UCCA将举办系列公众项目,其中包括4月22日的smart 系列艺术家讲座。22日当天,马文还会主持一场关注有机材料和传统媒介的本质的儿童工作坊活动。UCCASTORE也将用特定橱窗区域,呈现艺术家的作品和她为纽约时尚品牌EKO-LAB设计的系列时装。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于2012年4月15日至2012年5月27日(预展:4月14日)期间举办“由没顶公司策划——GUEST:站在小丑的肩膀上”展览。在这个“由……策划”系列的最新展览中,UCCA首次推出由艺术家组合所创作的艺术项目。GUEST是一个成立时间不长但十分活跃的艺术家创作群体,由5位富有才华的中国年轻艺术家组成:李明、林科、陆平原、徐渠和赵要。GUEST通过一系列的装置、绘画和表演现场等艺术形式,试图通过悲喜剧并置的方式,去捕捉荒诞,敢于自嘲,让观众“别这么严肃”。GUEST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奇妙的马戏团,描述了狂欢节上美妙而混乱的戏剧性场景,“引领观众感受找寻逃离现实的出口,产生自我嘲讽的意愿,最后达到对乱世的认可和接受。”展览现场,有根据小丑的幽默把戏、杂技演员的高超表演而创作出的诸多作品,包括一块被“驯服”了的肉等。这些作品让观众时而面无表情时而哄堂大笑,既自嘲又深刻自省。

作为知名的观念艺术家,徐震在2009年创立的没顶公司意图于模糊其个人身份,并为其他艺术家提供发展方向。这种淡化身份的努力,在没顶公司的艺术家团队内部以及他们的若干场展览中都深有体现。这个团队通过伪装和与观众的互动创造出机智敏感的艺术个性。没顶公司习惯迫使观众去质疑他们对作品的解读,这个线索出现在最早的展览《中东当代艺术展》,并延伸到最近的艺术项目中。以“疯狂就像地心引力,有时候需要做的不过是轻轻一推”作为尾声,没顶公司所策划的“GUEST:站在小丑的肩膀上”突出了荒唐和阴郁并置的气质,但是有些感到困惑的观众,可能在当马戏团的帷帐落幕之时,也无法把这两种感受区分。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