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展讯

百年邂逅 2012毕加索大展蓄势待发

2012年02月16日 11:01:00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毕加索被公认为20世纪百年来最具魅力的艺术家,随着其作品陆续运抵成都,2012毕加索中国大展(成都)的布展工作也已进入尾声, 2月18日展览将如期与广大观众见面,继上海站之后,再次引爆西方经典艺术狂潮,将毕加索的传奇作品呈现在中国观众面前。此次2012毕加索中国大展由由中国文化部、四川省文化厅、成都市文化局、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北京友好传承文化基金会指导主办;北京博揽九州与四川雅信达携手法国巴黎国立毕加索博物馆、成都当代美术馆共同承办,上海天协文化, 上海刚泰文化,成都博奥公共关系顾问有限公司,汇然萱艺术网,百奥(香港)有限公司,北京国商天下会展服务有限公司,成都尚典艾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都市汉光橡塑有限公司协办。

“2012毕加索中国大展缘起巴黎国立毕加索博物馆展馆装修,大师珍贵作品才得以全球巡展。2012毕加索中国大展展品内容丰富,是迄今毕加索作品在中国质量与数量最上乘、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2012毕加索中国大展(成都)组委会学术总监西沐说。如此大规模的毕加索作品之所以能成行中国,主要源于巴黎国立毕加索博物馆展馆装修,以此为契机,在各方的反复协商和共通努力下,大师珍贵作品才得以全球巡展。另外,此次毕加索中国大展的展品价值高达67亿元人民币,被称为建国以来引入成都的最昂贵的展品,法国政府极为重视艺术品在海外展出的安全保障,为此法国文化部特设了“安全顾问”一职,全面负责法国艺术品在海外的展览安全,作品每到一地之前,都要提前考察场地安保,并与美术馆开会协商,确保作品展出时万无一失。

2月3日晚19时40分,首批共4车毕加索真迹运抵成都当代美术馆。据“毕加索2012中国大展”组委会秘书长朱明岭介绍,“毕加索2012年中国大展”展出的这批总价值6.7亿欧元的毕加索真迹是首次也可能是唯一一次在中国集体亮相,其安保、运输措施极其严密。2月6日,真迹正式拆箱,先由海关、检疫部门确认并检验,再由8个法国专家逐一检查每幅真迹有无损坏。此外,将有6位法方布展专家布展,包括灯光、悬挂高度等都有严格规定,法国国立毕加索博物馆馆长安妮女士将亲自指挥布展。

朱明岭说,2月1日毕加索真迹从上海起运,必须在中国海关指定的博物馆停留,首站是徐州博物馆,第二站是西安博物馆,2月3日晚抵达成都当代美术馆。承接运输的华协公司是中国唯一有运输如此重要的艺术作品的单位。运输过程要求全程高速公路,由安全专家提前走过一遍。而华协提前半年就协调好,途经高速公路隧道时,隧道两端封闭,由导引车导引,防止车辆在隧道中相撞起火。装载真迹的车辆也是特制的,全国共8辆,安装有特别的减震装置,车内保持25摄氏度的恒温和50度的湿度。而司机和押送人员都可佩枪。此外,每辆车都有一名法国博物馆的押运人,在出现翻车、撞车等情况时可以快速修复画作。

西沐说,2011年10上海成功举办“毕加索2011中国大展”第一站,引起了社会巨大反响。成都是毕加索中国大展的第二站,展品内容丰富,是迄今在中国质量与数量最上乘,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本次展览共展出56幅毕加索真迹作品,其中包含了毕加索一生艺术发展中各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真迹作品油画48幅,雕塑7件;还有记录毕加索生命历程难能一见的50幅高清照片以及毕加索影像纪录片,全方位地呈现出毕加索艺术作品的整体脉络,全面地呈现了毕加索艺术人生的发展脉络。展品均为法国毕加索博物馆的公共收藏品,总价值超过6亿欧元。作品涵盖了毕加索“蓝色时期”、“粉红时期”、“立体主义”、“新古典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各个时期的代表作。

此次在成都的“毕加索中国大展”,将首度呈现经演绎分析的毕加索作品历史回顾,共集结了五十余幅作品展出,回溯了毕加索的一生的艺术创作历程,从1895年最早期的作品一直到最晚期的作品。此依时序排列的创作历程集结了画作、雕塑、素描、版画和照片,由1895年的油画《戴帽子的男子》揭开序幕,当时年仅十四岁的毕加索在这件仅存的少数的早期作品中,参考了西班牙传统大师的绘画痕迹。随后来到1902—1903年蓝色时期的代表作,交叉着双臂的《男子肖像》,此作中毕加索以“落魄艺术家”的模样呈现自己。在本次画展中,涵盖了毕加索形态多变的创作的各主要时期,以及其造型艺术创作的各个不同领域,以多元性和复杂性回溯了这位现代艺术大师重要的创作阶段:蓝色和粉红时期,立体派的原形及非洲时期,综合立体派代表画作“古典”时期,新超现实主义时期,政治介入和战争画,流行时期,临摹古代大师杰作的变奏以及最后阶段。最终,以自画像《星期日》为此历程画下句点,毕加索在1971年过世不久以这幅作品向委拉斯贵兹、林布兰和哥雅致敬。

毕加索被西方公认为20世纪独具非凡创造力、最具魅力的艺术家。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毕加索和张大千是东西方艺术的‘两极’,但都是用丰富的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在‘无中生有’与‘有中生无’中创造着奇迹。两位艺术大师的‘对话’将让我们提升审美高度、引发思考、启迪思想。”中国美协理事、北京文联副主席朱明德说。张大千与毕加索两位大师曾在法国谋面,互为赞美,在绘画界也流传有“东张西毕”的美谈。这次大展中也展出了张大千的部分艺术精品。通过“毕加索2012中国大展”,跨越时空,再续前缘,实现了两位大师作品的百年对话。可以说,将毕加索与张大千并展,既是历史机缘,也是成都大战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提振川人的文化自豪感,增强区域文化自信心。

西沐说,大展组委会始终有一个考虑,那就是如何通过这次展览,广泛地引起大家对我国文化艺术及其产业发展的一些思考,对中国文化艺术走出去进行深入研究与反思,从而在充分认知世界文明的大背景下,通过文化艺术交流,形成审美共识,在世界产业与文化艺术经济的大架构中,构建与世界接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方略。大展组委会不仅把这项工作当成一项长期的使命,更在积极探索并努力形成一种促动机制,最终推动形成聚合尽可能多的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共同支撑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格局。

在国外,大型艺术展览是艺术产业链中一个重要的赢利模式,借助展品的高档定位,能吸引到大量资金关注。但在市场发展尚不成熟的国内,大型艺术展览的赢利模式相当有限。近两年,中国艺术市场飞速成长,并成为全球艺术市场的复苏引擎。据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赵力统计,今年中国艺术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其中年度市场资金增量预计高达700亿元人民币,已经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艺术市场。但与世界市场相比,中国艺术市场有一个特点,即中国本土书画作品往往能受到资金疯狂追捧,而海外的大师级作品却始终无法吸引国内买家的关注。西沐说,文化艺术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生存与竞争能力最为持久的载体。文化艺术的价值在于交流,而交流的基点在于品质。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如何提升民族文化艺术的品质,可以说是我们今天需要面对的一个全新的考题。文化艺术的发展不仅需要战略与机制,更需要先瞻性的理论研究与体系,而这些正是我们今天最为缺失的。毕加索世界范围内的成功,其研究发现体系与全球推广机制对我们的启示可以说是深刻的。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在全球化视野下,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广泛国际交流,建立文化艺术发展的共识,利用市场机制整合全球性资源,架构民族文化艺术的核心价值观,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思想体系、发展模式,探寻民族文化艺术产业的路径,为民族产业的发展注入灵魂。

这次艺术展览不仅开创了国际文化发展交流的新模式,而且通过把政府交流和民间交流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非公有制文化企业、文化非营利机构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从而探索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并且通过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为利用市场机制进行全社会美育工作搭建平台,更好地让艺术之美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大众生活之中。并且通过市场化运作,把国家战略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作为突破口,从艺术审美到艺术创作,从艺术作品到艺术产品,逐步拉伸艺术产业链,对推动我国文化艺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与借鉴作用。同时,也为利用市场机制,进行全社会美育工作探索新路,通过点燃毕加索、思考毕加索、培育毕加索这一主线,不仅可以为社会提供文化艺术美育的平台,还能更好的在青少年中形成一个寻找发现与挖掘培育中国毕加索的长效机制。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