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展讯

潘天寿、李可染、黄胄艺术大型展览国家博物馆举行

2011年03月28日 10:56:12  来源:雅昌艺术网

近日,《潘天寿艺术》、《李可染艺术》、《黄胄艺术》大型展览开幕式在国家博物馆西大厅隆重举行。

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书画室主任张思卿,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潘天寿基金会终身名誉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名誉理事长、李可染先生夫人邹佩珠,黄胄美术基金会名誉会长、黄胄先生夫人郑闻慧,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原中国国家画院院长龙瑞,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芳,潘天寿纪念馆馆长高天明,李可染先生之子李小可,黄胄先生之女梁缨,着名美术家袁运甫以及美术界等其它各界嘉宾千余人出席了开幕式。

潘天寿、李可染、黄胄是二十世纪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有着杰出创造和重要影响的艺术大师,此次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三个大型展览从历史的角度对每位大师的艺术生涯及其贡献作出客观评判。三个展览分别展出大师们的经典代表作品,以及画家手稿、照片等文献实物,而丰富的视频影像资料亦穿插其中,其中复原的三位艺术大师的工作场景亦颇受关注。展出的代表作品包括潘天寿的《参禅老纳图轴》、《八哥岩石图轴》、《松鹤图轴》、《铁石帆运图》、《灵岩涧一角》等,李可染的《万山红遍》、《春雨江南图》、《桂林阳江》、《鲁迅故乡绍兴城》、《歌德写作小屋》等,黄胄的《群驴》、《日夜想念毛主席》、《庆丰收》、《新疆舞》、《松鹰》等。

吕章申馆长在开幕式致辞时表示,潘天寿、李可染、黄胄三位大师一起举办展览,在我国博物馆的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盛世,而此次《潘天寿艺术》、《李可染艺术》、《黄胄艺术》三大展览也是国家博物馆重新开馆后“历史与艺术并重”定位的具体实践。他还指出,要充分利用国家博物馆这个世界大馆的平台,促进和推动时代艺术精品的收藏与创作,同时提升藏品展示研究水平,为广大公众提供高品位的艺术欣赏和享受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

今天恰逢李可染先生104岁诞辰,李可染夫人邹佩珠对此次展览的成功举办颇受感动,在致辞中讲述了李可染先生当年创作之艰辛,并回忆了李可染先生一生不断探索、勇于革新的艺术之路。

李可染的一生处于时代的动荡和变革之中,他的艺术始终伴随时代的节奏,始终将艺术放在首位,他的人物画一直以中国文人的方式点缀,也成为其艺术中最特殊的部分。

“李可染艺术大展”展览全面回顾画家的艺术成就和创作道路,代表作拟定100组件(其它手稿文献40组)。展览共分为两个内容部分,其中每个部分按照画家生平和艺术风格分为若干个单元;展示画家的绘画、手稿、照片、速写等文献实物,影像视频资料穿插,更加直观呈现李可染先生的艺术创作过程。

潘天寿之子潘公凯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的绘画,尤其是中国传统绘画,在20世纪经历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在中国画的改革、发展道路上,三位艺术家的代表作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不仅代表他们个人,而且代表着几代艺术家的艰辛努力。

“潘天寿艺术大展”的展览空间约一千平米,代表作约100组件(其它手稿文献40组)。以谱系追溯的方式梳理出潘先生艺术语言革新的脉络,凸显画家在诗、书、画、印等各门类的杰出成就。

黄胄夫人郑闻慧则在发言中介绍了黄胄是如何从一个在旧社会没有固定职业、到处漂泊的少年,明确绘画创作方向,一步一步成长为二十世纪优秀的画家、杰出的美术工作者的历程。

“黄胄艺术大展”展示除画家在各个时期的重要代表性作品外,包括插画、素描、速写、重要草图等视觉性作品。通过手稿、文论着作、视频图像资料等对画家的艺术成就、艺术历程做了整体介绍。

据悉, 展览至6月25日结束。三位艺术大师在各自领域都有传承和创新性的贡献,是诠释20世纪中国绘画史重要的个案。

(责任编辑: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