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校场年画在沪大规模展出
昨天下午,与天津、山东、苏州等地年画齐名的上海小校场年画,在沪上启动最大规模的对外展出。记者从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获悉,届时展出的74幅小校场年画不少为首次露面,平均“画龄”近百岁。
“年画街”藏身城隍庙
被列为国家级非遗重点项目之一的年画,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奇葩,浓缩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民间的生活,生动活泼而富于情趣,具有鲜明的草根性。。
上海小校场年画,是全国各类年画中富有特色的一支。作为传统年画最后一个繁荣阶段的代表,它始于清嘉庆年间,在开埠后盛行一时。小校场位于当时沪南城隍庙西边,后这一带聚集起十几家精英年画的店铺工程,遂得名“年画街”,成为沪上年画的代名词。
上海小校场年画突破传统题材,开创了以社会事象为内容的先河,反映了开埠后的上海商业繁盛、华洋共居、五方杂处的文化氛围,同时成为上海着名的月份牌、宣传画的前生。
洋场生活栩栩如生
展出现场的74幅小校场年画,均来自于上海历史博物馆的珍藏,题材涵括时事风情、年节吉庆、闺房仕女和戏曲故事,不少为首次展出。虽然平均“画龄”近百岁,但大部分年画在修复后,色彩饱满,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在一幅名为“西国车利尼大马戏”年画中,就真实记录下了当时西洋马戏团在沪上演出的盛况。
限于当年的绘画工艺,大部分小校场年画的色彩以红、蓝、黑等为主,虽色彩质朴,但风格清新。“当年,上海小校场年画还在印刷技术上进行创新,将石印技术运用到年画印刷上,开创全国先例。 ”
一个半世纪未出版画册
“虽然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等地的年画齐名,但小校场年画的存世量,却是中国传统木版年画各产地出品中最少的。”上海历史博物馆有关负责人说,“小校场年画诞生大约一个半世纪以来,上海本土以前从未出版过一本小校场木版年画的专题画册,也没有研究专着问世。 ”
现在,上海民协已联合市文联、上海图书馆、上海历史博物馆、上海美术家协会等单位,完成了上海小校场木版年画的普查和 《中国木板年画集成——上海小校场卷》的编撰出版。该书从神袛历画、神话传说、小说戏曲等八个方面收录了349幅代表作。展出仪式上,同时举行该书的首发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