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展讯

“国美之路•林风眠师生联展”浙江揭幕

2010年11月24日 10:03:55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浙江最近艺术盛事不断,继浙江美术馆“东西贯中——吴冠中艺术回顾大展”开幕仅两天,11月22日上午,作为纪念林风眠先生诞辰110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的“国美之路·林风眠师生联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展出林风眠及其弟子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苏天赐、席德进作品共150件(含复制品14件),其中不少作品为首次在内地展出。1928年,作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的林风眠先生创立了中国美术学院。他坚持的“兼容并蓄”的学术思想成为美院人在近一个世纪始终坚持的学术脉络,他开创的“东西融合”的艺术道路更成为中国美院后辈们始终坚持不懈的艺术方向,这种“东西融合”的会通是展览中最为明显的学术品格。

英国着名美术评论家苏利文认为林风眠先生真正是中国现代绘画的先驱者,他说,“林风眠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已是世界公认的了。他开创了中国的新绘画,以富有表达力的毛笔,将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的基础,与西方的形式、色彩和构图的意识结合起来。这种既自由又自然的结合,是林风眠的独到之处。”吴冠中自认自己对美术有一种“盲目的爱”,据他回忆,“1935年,我16岁时在浙江大学附设工业学校读书,暑期军训时认识了国立杭州艺专的朱德群,改变了我的命运。他陪我参观艺专后,我大吃一惊。那些老师、同学的作品陈列出来,油画、水墨、素描,哎呀,美的力量太大了!朱德群看我这样,就说:“你以后要学美术。”可以说我有一种盲目的爱,不顾一切,一定要学美术。”作为中国美术学院老校友,吴冠中先生认为“杭州是他艺术的第一故乡”,并始终对母校深怀感情,与学院保持了密切的联系。他曾为美院题下深情的寄语:“我的母校是培养美的母校,我永远怀念她。”  

着名艺评家水天中高度肯定吴冠中的创造力,他说,“吴冠中与他同辈的大多数艺术家有明显的不同,他属于那种难以掩抑其个性的艺术家,社会文化要他们循规蹈矩的企图总是落空。这种艺术家对艺术家个性的张扬和艺术思想的不安分,在给既有文化秩序频频惹出麻烦的同时,也使艺坛显出活力,促进了艺术上的推陈出新。这种人物在人类艺术史上不断出现,只是在近半个世纪的中国才变得极其稀有。”

朱德群的作品富于激情、活力和诗意,且意象各异,令人回味无穷,其所作水墨、书法、陶艺,也自成风貌。他不但用油彩画出了中国水墨的精神,而且画中的线条,在轻重浓淡之间有笔墨的趣味。朱德群以他的修养进行着对中国文化潜在的体认。

赵无极则被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他艺术视野开阔,善于多方汲取养分,能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与西方现代审美情趣巧妙地融为一体,自出机杼,卓然大成。他所作抽象油画,气势开张,意蕴深远;画面形色抑扬顿挫,舒卷自如,变化微妙,极具视觉韵律感。苏天赐也深受林风眠“调和中西艺术”思想影响,致力于将中国传统写意手法与诗性精神融入油画语言之中。他善于在大自然中即景创作,尤擅运用流畅大胆的笔调和清新明净的色彩抒写江南田园的生机和诗意。晚年创作则更为自由,兼具“西方的缤纷,东方的空灵”。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认为,苏天赐“饱含对于祖国家园的真挚热爱,以颂咏自然风景为自己的理想寄托,无论在何种条件下,他的内心世界总拥有与自然对话的专注和宁静。在油画的表现语言上,从中西融合发展为以中化西,把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与审美意识掺入油画造型,集书写性的笔调与高品质的色泽为一体,开拓出写意油画的崭新境界。”

席德进兼擅水彩、油画、水墨画,他喜欢在其作品中表现台湾亚热带自然风光和乡土民居之美,其艺术手法糅入传统书法和水墨画之意趣,他对西方艺术和台湾乡土艺术均深有心得。哪怕是林风眠先生也颇为认同席德进的艺术观念,“他是这一时代的人,在绘画上说出了这一时代的话。他不模仿抄袭,也不追求时髦。他始终是老老实实做人,诚诚恳恳画画。他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作为中国美院办学早期学生中的优秀代表,都深受林风眠先生“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办学理念的影响,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创作力和融通的艺术观,群展整体而直观地再现了这种艺术观念。名家辈出的中国美院始终强调创造的使命精神、会通精神以及追求文心诗意的诗性精神。中国美院从林风眠开始便始终有着“为艺术战”的使命精神,他们继承了蔡元培先生倡导的“美育代宗教”,以美化育人心;他们骨子里深受东方文化的润泽默化,文化的交融促成了他们独特的艺术探索以及诗性的艺术品质。

该展也是中国美术学院“国美之路”系列展览的最后一个展览。“国美之路”以中国美术学院的师生群体为个案,追溯和回顾了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寻找中国美院的学术文脉。从林风眠到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苏天赐、席德进,他们学贯古今、视野开阔,追求艺术本体和艺术语言的凝练,对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他们之间不仅是一种师生关系,更是一种东方新兴艺术的血脉关系,横亘着一道独特而重要的历史脉络。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认为,“这些先师的国际性影响,让我们认识到这其中包含着中国文化复兴的一种独特的范式。这一展览正是要向全社会传播这些特征和线索,彰扬这一精神范式在当下文化建设中育人与创新的意义,并有效地向全国和国际上输出这种范式的精神价值。”

展览时间将持续到12月3日。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