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展讯

“ink——六月的一天”展

2010年06月21日 10:14:32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展览城市: 北京 - 北京
策 展 人: 潘晴
展览时间: 2010-06-26~2010-08-01
开幕酒会: 2010-06-26 19:00
展览地点: Studio-X  
备  注: 6月26日19:00放映“水墨对话”的抽象影片 
参展人员: 章森、Michelle Fornabai、梁铨、秦风

Michelle Fornabai的“通感系列”作品试图探讨物质及其感官和认知之间的关系。“通感”是一种感官刺激或认知途径导致了另一种感官或认知途径自发的、不自主的体验。在此展览中,“通感”通过对一首歌的“描绘”把声音转变成颜色、形状、质地或文字。 《六月的一天》最初在1917年被刻写在自动演奏钢琴的钢琴辊上,在这里它既是一个介质(纸卷轴),也为六月中的绘画创作提供了声音的环境。原来的钢琴曲被延伸到6小时48分钟时间,给每天的绘画过程提供了时间间隔,并由此引导了绘画过程中的手的动势。整个六月,Michelle Fornabai在Studio-X Beijing重复播放这个曲目,利用严格的时间限定来探索其即兴的偶然。

参展艺术家章森精心呈现的神秘形象初看与Michelle Fornabai的作品大相径庭,但实际上,他们的创作过程有着惊人的类似。章森绘画中的形象产生于灵感突发时随意的涂鸦,从这些无意制造的痕迹和形式中,他做出审美的选择,把形象从潜意识中提取到意识的银幕前。有时,他从一组不规则的线而开始创作;有时他直接从色块里得到启发。他经常同时创作多幅作品,把未完成的作品放置在工作桌上,在得到新灵感的时刻完成作品。他允许他内心反复无常的形象,根据不同的心境,在一个特定时刻呈现。

梁铨的“普洱茶日记系列”是他的思想和情感的回忆。当章森的作品揭示了不同时刻情感和想象的丰富的时候,梁铨的作品力求通过每日冥想才能达到的一个相似的宁静心态。梁铨利用每天茶杯在纸上留下的痕迹作为日记,记录了他每天最平静的时刻。这些日常的痕迹,虽然在外观上相似,但富有不同的微妙细节,反映了日常生活的特点。虽然从个别的茶痕迹来看,我们不能解读艺术家的心态,但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我们能感觉到一种虚空的心绪。通过重新阐释冥想,梁铨使用简单的日常活动来体验禅宗的精神。

秦风的绘画用身体和手的动作来强调水墨画的特质和表现。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家在下笔前要求“胸有成竹”,而秦风却信认身体和手的潜意识表现力,从而扩增了绘画过程中的自发性。秦风的笔触使我们连想起了杰克逊•波洛克的行动绘画释放出的艺术情感,同时他的作品也体现出中国传统书法的丰富视觉语言。
 

(责任编辑: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