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2010 周春芽艺术四十年回顾展上海开幕
转型之作《大乔与小乔》首次亮相上海回顾展
“1971—2010 周春芽艺术四十年回顾”展,是当代艺术家周春芽历来创作历程重要作品最完整的一次展览,也是他四十年艺术生涯第一次回顾性质的展览。整个展览分成作品展与文献展两个部分,完整展现周春芽四十年的创作脉络、思维、以及风格之所形成背后支撑的天才与人格特质。
保险金额高达三亿
周春芽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中一直是个风向标型的当代艺术家,通过雅昌艺术网艺术家指数中显示周春芽拍卖成交总额高达401,699,041, 其成交率为91%。
整个展览精挑了周春芽每个阶段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品约105件,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世界各地的藏家,只有四幅油画作品和文献展中的素描、写生稿出自周春芽之手,其他作品来自世界各地包括重要私人藏家、基金会、以及美术馆的五十一个不同对象,他们将1980年迄今跨度长达三十年,各阶段可能找得到的精品都借来上海美术馆展出。
大量昂贵的作品出现在此次的个展上,根据此次展览的台湾策展人介绍,“此次作品的保险得到保险公司和很多海外藏家的大力支持,即使这样,此次展览的保险金额高达3亿人民币。”
“最新作品给大家留个引子吧”
整个展览由一个文献展连接了左右两个作品展览现场,其中左边主要展示的是现今大众最为熟悉的《红人》系列、《绿狗》系列、以及《桃花》系列,一直到最近的新作《大乔与小乔》。其中《大乔与小乔》是周春芽在四月份刚完成的作品,画面上是两位年轻女性牵手站在桃花林前,这幅作品可以说是在整个展场中非常突出的作品,周春芽在接受这幅作品时谈到:“我画过风景、动物、山石,但是我重来没有这样画过人物,这幅作品是一个尝试,给大家留个引子,我也没有画过这么大的作品,希望突破自己的以往的创作,这也是新的想法。”
“这些老作品好久不见”
右侧作品展几乎让所有的年轻记者们感到惊讶,这些老作品在近几年几乎从来没有在国内的展览中出现过,包括从他25岁时候的成名作《藏族新一代》以来的早期名作,包括《剪羊毛》、《若尔盖的春天》等等美术史上重要的藏族作品;到他八十年代中以后到九十年代初崭露了色彩的天才与风格化线条造型能力的肖像与人体作品;以及他一波又一波,不断高峰的《山石》、《红山石》、《中国风景》、《太湖石》……等系列,以及小品却风情奇妙的《瓶花》系列,将柔软丰润的肉体与坚硬冰冷的石头相互交融构图的系列作品。
当周春芽接受雅昌艺术网专访时,谈到自己在看到这些作品的感受时,他说:“这些老作品找起来很困难,几乎都不在自己手上,自己也是好久不见这些老作品。尤其是早期名作《藏族新一代》、《剪羊毛》、《若尔盖的春天》, 我觉得十分感动和惊喜。”
“这些是我永远不会卖的作品”
文献展的部分,则有包括周春芽自1971年以来迄今各种媒材,像日记一般真诚朴素的大量速写、草稿、写生稿、素描等,这些作品都是从周春芽手边收拾有巨量的素材,从中拣选保存完好的作品在文献展展出。
在接受雅昌艺术网专访时,周春芽指着自己创作于1971的第一幅作品时,谈到“这些作品文献展中的作品都是我一直保留着的,虽然都是些小幅的东西,但是记录的是当时的生活。在数次搬家过程中依然保留,也谈不上是为什么,就是喜欢,这些是我这辈子都不会卖的作品。”
“周春芽是一个美术史上奇花异草型的特殊例子”
周春芽,很多人都赋予了他不同的定义,策展人胡永芬认为,从1970年代末以后,中国现、当代美术的发展大抵上是一波波的潮流,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主脉络来看,周春芽实在是一个美术史上奇花异草型的特殊例子––他从来都不在主流里面跳动,但艺术史评人却也从来都必须特别为他另备一席;从来他身边亲近的同侪友朋都是主流中的主流人物,但是无论是任何大历史的主题或是图式风格化的成功模式,都不符合他的个人兴趣;他是那个时代中少数出国留学之后又返回中国生活工作的当代艺术家,尤其是他去德国留学当时,正是影响了整个中国当代艺术形式语言很关键的新表现主义正鼎盛时期,但周春芽却是中国当代艺术家之中,极其少数,从语言到精神状态,都最为趋近于传统中国者。无论外部世界何其云诡幻变,周春芽都能以从容而饱满的平常心态不变对应。
在整个和周春芽沟通和策展团队接触的过程中,谈到周春芽时,我听到最多的三个词是真实、生活和色彩,似乎他的艺术就是通过这三个词来展现,用他自己的一句话:“艺术是不要被解释的,我画的就是我的真实生活,对于色彩,也许是我的水平比较高吧。”
开幕时间:2010年6月13日下午3点
展出时间:2010年6月13日—6月23日
展览地点:上海美术馆
策展人:胡永芬
主办单位:上海美术馆
协办单位:上海周春芽艺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