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要闻

中国冰竹画的开拓者---尹维新

2017年10月27日 09:39:23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校友总会

         yin2.jpg

                                        尹维新

华中师范大学有这么一位教授,他无论是留校湖北艺术学院从事行政工作,还是转入华中师范大学从事教学工作,一直坚持中国画艺术的研习与创作,甘愿坐“冷”板凳三十年。最终,在画竹子这一领域里开创了“冰竹画”,摸索出了一套国画“冰竹画”艺术的技法,被誉为“冰竹画的开拓者”“冰竹画奇人”。他就是我校教育学院退休教师尹维新教授。

梅、兰、竹、菊“四君子”,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亦成为历代文人墨客、隐逸君子挥笔泼墨的绝佳题材。“四君子”也成就了无数名家,如画梅代表有元代的王冕,墨兰大家有宋代的赵孟坚和郑思肖;画菊高手有元代的苏明远,画竹大家有五代徐熙、宋代文同、元代管道升、明代文征明、清代郑板桥,近代的吴昌硕和齐白石等。现代国画家要想在画竹这一题材中画出新意、不落窠臼、自成一家、开新立派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然而,在华中师范大学却有这么一位教授,他无论是留校湖北艺术学院从事行政工作,还是转入华中师范大学从事教学工作,一直坚持中国画艺术的研习与创作,甘愿坐“冷”板凳三十年。最终,在画竹子这一领域里开创了“冰竹画”,摸索出了一套国画“冰竹画”艺术的技法,被誉为“冰竹画的开拓者”“冰竹画奇人”。他就是我校教育学院退休教师尹维新教授。
所谓冰竹,就是被冰包裹住的竹子。尹维新的冰竹画作品并非照 相性写实,而是将西方的印象融入东方意象之中,使其表现出似冰非冰之艺术韵味,使得观画者不难从画中看出作品所透射出的那种寒气逼人的冰竹之感。

“冰竹画开拓者”尹维新
“冰竹画”领域的突出成就令尹维新享誉海内外,1998年、1999年、2000年,尹维新连续三年应邀赴中国台北举办个人画展。2006年应邀赴美国奥古斯坦纳大学讲学并举办画展。2011年8月又应邀赴丹麦进行艺术交流,举办中国画艺术专题讲演与个人画展。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尹维新还得到了国内众多资深教授的高度评价,“维新先生将冰与竹结合起来,不多见。过去偶然画雪竹是有的,但将冰竹作为一个专门的课题来研究,过去是没有的,是他的一种创造,是他的胆识与水准的集中体现。他是当今中国画坛能暴出一颗硬芽的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美术理论家、评论家翟墨如是说。
2016年1月,尹维新的画集被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选编进入《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也就是代表着美术出版界最高水准的“大红袍画册”。尹维新一辈子虚怀若谷、低调做人,虽然取得了这样的成绩,但他从不觉得自己的作品臻于完美,抑或是达到了多高的水平,“不能说出版了‘大红袍画册’就代表我的艺术造诣和修养达到了这个程度,只能说遇到了能够欣赏我作品的人”。

艺术天赋源于自小的熏陶
尹维新出生在湖北鄂州梁子湖岸边的一个三面环水、鸥鹭鸣唱、风景旖旎的小乡村里。在这样优美宁静的自然风光里长大的尹维新从小就对绘画和音乐莫名的喜欢。尹维新小的时候,他的一位邻居画了一幅古装人物画挂在中堂,尹维新感觉特别漂亮,但又不好意思去看。于是他就假装去收粪,从邻居家大门口走过去又走过来,看了无数遍,这一场景尹维新至今还记忆犹新。这种对艺术莫名的喜爱,尹维新将之解释为一种天赋和身边环境的熏陶。
尹维新的父亲是一位读过私塾的农民,他一生诗书不辍,创作了诗词百余首。父亲的书箱里装的大多是线装书,尹维新对书中线描人物插画兴趣十足,总是不厌其烦的一遍遍临摹。床上的雕花、瓷器坛子上的图案、折扇上的水墨画……这些都吸引着幼时的尹维新的目光,他在父亲方方正正的砚台后面画画,在草纸上画画,甚至在课本上画画。尹维新的母亲擅长绣花,经她手绣的衣领、袖口、书包等,花线颜色的选配丰富而雅致,不落俗套,十分的谐调好看。这种色彩雅致又美丽动人的绣花,深深地印在尹维新的心中。
大伯父吹得一手好唢呐,二伯父拉得一手好京胡,父亲会唱“楚戏”……童年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诗书礼乐就像血液一样完全融入生活,自幼便在尹维新稚嫩的心田种下了民族文化与民间艺术的种子,这颗种子经过岁月的洗礼慢慢成长、开花,逐渐迎来了艺术上的春天。

成才之路上的艰辛探索
出生于1952年,成长在六七十年代这个特殊的时期,尹维新的成才道路无疑是艰辛的:读初中时初中停课,高中毕业时大学停招,只能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去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由于能吃苦,舍得干,尹维新成了生产大队的团支部书记,作为全县先进团支部的带头人,组织上甚至准备推荐他作为县代表,参加全国正在筹办的共青团中央第十次代表大会。但做行政干部和上大学这两个机会摆在尹维新的面前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上大学,因为他从小就是个“大学迷”。
上中学时,尹维新绘画和音乐方面的才华已经众所周知。在全县高中准备组织一次“勤俭建校”的美展中,学校老师把任务交给了他,由他代表学校创作一幅勤俭建校的作品参展。就这样,1975年,尹维新作为工农兵学员被推荐“上大学”。
让尹维新没想到的是,他被推荐上艺术类大学(湖北艺术学院),因为他只是把音乐美术当作一种业余爱好,一心想上的是综合性名牌大学。如果真正把音乐、美术作为专业来学习,则完全是从零开始。面对着画架、画板以及比较正规的专业训练,尹维新显得非常陌生,甚至连笔都不知道该怎么拿。那时候学校的教学条件并不是很好,而且当时的办学方针是“围绕中心任务组织教学,以创作带动基本功训练”,这让没有美术基础的尹维新很是着急。虽然眼前的困难重重,但是尹维新却没有被吓倒,反而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和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迎头而上。
尹维新从进入课堂的第一天开始,就进入了白天、晚上、周末、节假日都在不停学习画画的状态,甚至连晚上做梦也是在学习、画画。两年制的学习时间对于没有美术基础的尹维新来说,实在太短,除了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以外,还得益于当时那一批敬业的老师们:讲油画肖像的杨立光教授、讲素描肖像写生的刘依闻教授,讲西画的黄强教授、王锦新教授,讲中国画鸟写意的张振铎教授,还有罗潘、徐邦洽、武石、刘述杰、蒲新成、张朗、张庸、阮璞等教授们。到如今,尹维新列起他们的名字还是如数家珍。是这些博学、严谨、睿智、兢兢业业且富有爱心的教授们的耐心和手把手一点点的讲解与演示,让尹维新不仅收获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在为教授们为人师表的精神感动的同时,还收获了前进的动力。
尹维新在学校主要学习的是西画,但在以后的创作中完全转向了水墨。转变的机缘在于尹维新在主修西画的基础上选修了中国画,而且他在课外临摹水墨画的时候,发现自己在水墨写意上有一种特殊的灵感。

“我想这与我们中国人骨子里、血脉里面流淌着的传统文化有关”,尹维新说,“我是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可能对中国民族性的、文化的东西更能产生共鸣。”尹维新认为这与自己从小受到楚剧、地方曲艺、诗文等民间艺术和民族文化的熏陶不无关系。
尹维新对水墨画创作的喜爱之情与日俱增。大学毕业之后,尹维新留校从事行政工作。留校的第一天,尹维新就开始用微薄的工资买一些名家册页学习与临摹,从清末海派艺术的吴昌硕、任伯年,到现代齐白石、潘天寿、张大千,上班就把毛笔、画纸放在抽屉里,下班以后就拿出来开始绘画和学习,晚上十二点以前从没睡过觉。此后,不管是被借调到省招办工作,还是放弃省招办的挽留回到湖北艺术学院院部,亦或是调回到美术分部,尹维新只要处理完手上的工作,就钻进图书资料室饱览古今中外名画以及史论,将自己欠缺的知识结构补充完整。
尹维新师承著名画家杨立光、张振锋等教授,早年对人物、山水、花鸟均有研习,作品注重意境,耐人寻味,且具有个性。他的创作态度是严肃的,不潦草,不率意,对待艺术事业兢兢业业,他在中国画的继承与发展上下了一番功夫。他追求传统文化艺术精神与笔墨技能,更善于洋为中用,运用一些现代艺术语言在高一层次上追求“似与不似”之形神兼蓄之境界。

二十年磨一“竹” 终自成一派
1985年,尹维新从湖北艺术学院的行政工作转入华中师范大学的教育系从事美术教学工作,实现了自己多年来想从事美术教学的愿望。背着画夹行走在乡间小路上散心的尹维新,偶然抬头被冬天窗外弥漫的冬雾深深吸引。周围的树木都已经被素裹成了冰条,晶莹剔透、空灵澄澈,这让尹维新有了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尹维新根据自己当时的感受创作了一组“冰竹”作品。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尹维新对这样一个被冰包裹着的世界所感动。他开始观察竹子,观察冰竹。
华中师范大学种了许多的竹子,此后,每到这个季节尹维新就把头一包、大衣一披在竹林当中徘徊。南方的雪不似北方的那么强劲、坚硬,反倒显得软薄,被南方软冰薄雪包裹的竹子更显青翠挺拔、傲然不屈。竹子不畏严寒的这种性格,跟尹维新此时的心境很是合拍,这不仅给予他精神上的鼓舞,也给他的创作指明了方向。
1993年,尹维新开始了冰竹创作。冰竹画从此成了尹维新艺术生涯的一个开始,但是要在传统画竹的前辈中有所突破,对他来说无疑是个艰巨的任务和严峻的挑战。
历时二十余年,尹维新首创的“冰竹画”被誉为中国画一绝,前无古人。他运用前淡后浓、正反作画之新技法,成功地表现出了冬日冰冻之竹的空间层次与竹不畏严寒之傲骨气节与精神,他的风格清新高雅、平中求奇、乱之有序、色调丰富而又谐和统一,让人赏新悦目,深得画界同行及著名评论家们的好评: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艺报》编审、理论部主任熊元义曾经这样概况:在“冰竹”中国画创作中,尹维新经历了两次大的技法探索与变革:一是“画填结合法”阶段,主要采用不同深度的彩与墨表现竹林近、中、远几个不同层次,即正反面画出近、中景层次,最后用浓墨勾填出远景;二是“浑然挥写法”阶段,尹维新在绘画创作上深得中国花鸟画的精髓,变“填”为“写”,探索出一套较为成熟的“浑然挥写法”,创作出了浑然天成的艺术作品。更根本的是,尹维新在中国画创作中很少描绘竹在春天里的盎然生机和茂盛,而是充分展现了竹在冰天雪地中的顽强挺拔和抗争。这种在逆境甚至颓势中凸显表现对象不屈的坚强性格的艺术特征是尹维新艺术创作的鲜明特色。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已故文艺理论家孙子威教授如此评价尹维新的冰竹画,“他画的冰竹可谓一绝,前无古人,创造了一个独特的琼林玉树的琉璃世界……既逼真地表现了冰竹的冰质感,而又籍以抒写了对竹子不畏严寒,傲视冰雪的赞美之情,表达了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某种感受、体验与追求。”清华美院博导陈池瑜教授则评论:“竹子是文人画的主要题材之一,要突破、要出新,就非常困难,而维新的冰竹已经出新了,这相当不易。”

退而不休 只管耕耘不管收
2012年,尹维新退休。但他人老心不老,誓言“锲而不舍,退而不休,退休之日才是我画业开始之时”。他余生最大的理想,是在自己的“清竹堂”工作室招收合意的弟子,培养艺术接班人,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中国画艺术。尹维新对自己的弟子提出“画人品质之六要”的要求。不仅要有清雅脱俗的为人气格,还要有高远超凡的艺术理想;既要有良好的文化学养,还要有深厚的艺术造诣;既要有非凡灵智的艺术潜质,还要有不折不挠的艺术勤奋;不仅要有艰苦曲折的人生历练,更要有敏锐深邃的艺术感悟;既要有对旁人艺术的辨识和鉴戒,更要有对自我特质的内审与觉知;不仅要有坚实广博的传统功力,更要有推陈出新的开拓勇气。
这六点要求看似寻常,实则包含了尹维新对当下美术人才的基本要求。他认为每个真正的艺术家都要自觉地加强自身的修养,扎根于生活,勤奋踏实的研究并创作。他希望我们的教育制度能够同时兼顾文化学养和艺术修养并重,不仅要重视艺术技术上的教育和培养,更重要的是注重文化素养方面的培养和发掘。这也是他今后致力于美术人才培养方面不懈的追求和不竭的动力。

尹维新的品行就像他创作的冰竹一样,清心淡雅、冰清玉洁。“艺海无涯苦作舟,只管耕耘不管收。借来古今壮我胆,披荆斩棘到晚秋。”这就是尹维新艺术人生最大的追求。
 

(责任编辑:林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