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热衷自产自销很无奈
随着艺术品投资概念的不断普及,艺术品市场行情的起落成为热点话题之一。近期,股市牛市的持续再次引发了对艺术品市场资金流向的关注,拍卖业开始流行一句话“股市赚了钱,去买艺术品”。
但艺术品作为一种具有特殊价值的产品,应如何看待其艺术含量和市场冷热之间的关系?在本报《艺术品》特刊创刊之时,记者就此话题走访了省内知名艺术家。
艺术品市场发展时间尚短
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蒋世国认为,同西方相比,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一点一点发展起来的,无论是市场参与者的专业度还是市场体系本身的建设,都还很不成熟。以书画为例,油画略好,中国画因其鉴赏标准的特殊性,尤其乱象纷呈。
据蒋世国介绍,活跃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参与者,相当一部分并非爱好或收藏,而是将其视为礼品用于人情往来,或是作为单纯的投资品囤积居奇。他认为,这是市场难以以艺术价值为基础规范运作的根源所在。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文增也认为,所谓艺术品,顾名思义是指具有艺术含量的作品,泛指艺术家、大师的艺术创作,再宽泛一点,指那些具有艺术细胞、艺术观点和艺术欣赏能力的人视野下的作品。而目前的现状,有卖方就有买方,有钱的不一定懂艺术,懂艺术的往往又没钱,市场鱼龙混杂,艺术品往往被现实绑架,真假不分、良莠难辨。“分析起来,其中有艺术家的问题,有市场的问题,其实更是一种社会问题。”
在行业本身发展不够成熟的情况下,一些不真实的拍卖数据更助推了艺术品市场的虚假繁荣。蒋世国说,目前大多数人对于艺术品市场的感知大都停留在动辄出现天价的拍卖会上,其实在大多数国家,拍卖行只是整个艺术行业里很小的一部分,是交易商之间相互买卖的市场。从交易量来看在整个市场中占比也不大。他不太看重拍卖市场,认为历史的作品还好,当代艺术作品参与拍卖活动大部分存在“炒价”现象,是一种投机行为。
艺术家自产自销是好事吗?
市场的导向势必对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产生影响。采访中,多位艺术界大家都认为,目前艺术界沾染了市场的浮躁和喧嚣,存在许多不良现象。
“比如中国画的一些‘笔会’,就是最为直接的体现”,蒋世国说,一直以来,书画界流行的“书画笔会”与过去的“雅集”基本没有关系,也不是面向群众意在艺术普及的抒怀吟咏活动,参与的艺术家心不在焉、逢场作戏,往往是以炒作和敛财为目的的商业活动。表面打着“繁荣创作”的旗号,实则与“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的要求背道而驰,也不符合艺术创作规律。
此类“笔会”的兴起,同目前市场机制不完善、艺术家热衷于自产自销有着密切关系。“在中国,有很多艺术家试图自己卖作品,认为这样能够得到更好的经济回报。”蒋世国认为这是一种短视的行为,艺术家不能够台前、台后都是主角,既当生产者,又是经营者,那样不会有好的作品产生。
但在陈文增看来,有些艺术家如此选择也是无奈之举。由于市场不规范,一些不具价值的假艺术品也被贴上艺术的标签,甚至招摇撞骗、兴风作浪。比如艺术陶瓷和书画领域,很多买方不得不直接到艺术家家中购买,并且同作品一起拍照片才放心,“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反映着整个社会诚信的缺失”。
“真正的艺术品市场体系是社会、政治、文化环境支撑下的综合性产物,艺术品经营者需要不断提升从业素质,艺术家也要有自身应该坚持的操守,安心创作,不要为了迎合市场而哗众取宠,更不要去攀比价格,价格不能代替艺术价值。”蒋世国说,只有艺术家与艺术品经营者各司其职,未来的市场才会走上一条良性的发展道路。
经营者伴随艺术家共同成长
“比如书画作品,真正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画廊,而不是艺术家。”蒋世国说,事实上,很多认为不需要画商经纪人代理的艺术家,到最后还是不得不承认画廊的价值与作用。
画廊是书画作品市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他们直接和艺术家合作,把最好的作品推广给市场上最合适的收藏家,并承担市场起伏的风险,让艺术家能够专心“生产”,打磨作品,提升艺术价值,最终实现整个市场的稳定和繁荣。“我去欧洲考察过当地的一些画廊,他们的艺术品经营已经实现真正的商品化。即便是当下已经很有名气的艺术家,最初也是从基础起步,一点一点发展起来的。”
参照西方较为成熟的画廊经营体系,是艺术批评家参与商业行为的共同运作,整个过程中,经营者会伴随艺术家共同成长,其中“信誉”二字至关重要,包括艺术家和经营者、批评家和市场之间的相互信任等。而目前中国的艺术家还未习惯代理商的模式,他们中的很多人习惯将作品以同一价格卖给画廊和收藏家,这样收益也许立竿见影,但问题会逐渐显露出来。“在艺术经营行为中,画廊的成本投入是巨大的,艺术家如果只考虑个人利益,会导致画廊最终放弃这样的艺术家”。
从艺术家到代理商,再到收藏者,只有当这一链条中每一个环节的参与者都固守本分,市场才会走向规范、理性和成熟。蒋世国认为,随着文化市场的整顿,艺术品市场将渐趋冷静,形成一个符合中国特色的、完善的市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