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要闻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4年学术委员会会议召开

2014年07月06日 11:29:01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2014年7月3日至7月4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4年度第一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召开,会议由本届学术委员会轮值主席冯原主持。参加本次会议的有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副馆长李旭,学术委员会委员霍米•巴巴 (Homi K. Bhabha)、冯原、丁乙、高士明、栗宪庭、李向阳及上海双年展学术委员会委员赖香伶女士。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在7月3日上午会议中共同回顾了2014年上半年展览和相关工作概况,当代馆在学术性领域和社会影响力上的成绩获得了委员会的一致肯定。同时,委员会各委员与当代馆策展团队就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的展览计划和当代馆整体学术定位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随后,学术委员会进行了首届“青年策展人计划”的终评。评委们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认真研读了从86份投稿稿件中入围终评的21份方案,通过投票遴选出前三名。整个终评过程历时4个小时,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艺术处张悦女士全程监督、公证,最终选出三位优胜者和团队。

7月4日的会议主要针对上海双年展的筹备工作进行研讨,特邀出席当天会议的包括第十届上海双年展总策展人安塞姆•弗兰克(Anselm Franke)和联合策展人朱晔、刘潇。安塞姆•弗兰克和朱晔先后就目前双年展的工作进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学术委员会就主题概念、展览框架、参展艺术家名单、统筹执行等多方面议题从各自的角度给予意见和建议,有效帮助了第十届上海双年展工作的深度推进。

首届“青年策展人计划”优胜者出炉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首届“青年策展人计划”历时近5个月,经过公平公开公证的初选和终选,于2014年7月3日得出最终三位优胜者和团队。他们是:

1、陈韵——《定海桥:对历史的艺术实践》

2、蒲鸿、王飞——《小跃进》

3、宋振熙、卢睿洋、开放问题研究所——《大地备忘录》

评委会评语 霍米•巴巴:

“《大地备忘录》和《小跃进》两个方案都重新定义了人的中介性(human agency),是关于人这一主体应该抛弃主权和优越感的议题。他们都做了一些美学方面的试验来讨论和呈现人和非人之间的关系。” 高士明:“这三个获胜案子体现的是三种对人的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定义。《定海桥:对历史的艺术实践》体现的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对人的理解和界定。《小跃进》呈现了一个即将到来的人,是关于媒介的演进而发生的一种新的人的状态。《大地备忘录》进入非人的领域去思考,关于人与非人之间的大平等。” 栗宪庭:“《定海桥:对历史的艺术实践》将1990年代以后中国疯狂的城市化过程作为一个现实案例,这个方案从展览的策划样式到现实切片,都是全新的。” 赖香伶:“《定海桥:对历史的艺术实践》这个方案甚至可以和我们的双年展有一些对话。” 冯原:“如果我们把当代艺术作为一个标杆的话,这三个方案都具有特定的创新性。”

“青年策展人计划”评选标准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公立当代艺术博物馆。“青年策展人计划”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常年年度计划,旨在培养和扶植中国优秀青年策展人,为其提供最公平的舞台,最专业的资源,和最友善的配套服务。在首届“青年策展人计划”终评会议上,经过多层次、多维度的深入讨论,评委们对评选标准做了更进一步的阐释:

1、方案主题和艺术形式的多元性

2、方案中参展艺术家的新锐程度

3、方案中作品通感呈现的可能性

4、展览的可操作性以及策展人实现展览的能力

5、鼓励带有“冒险”精神的方案

评选过程回顾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首届“青年策展人计划的方案征集工作自2014年2月15日起至6月20日截止,共收到有效稿件86份。投稿人年龄跨度从1974到1993年,地域涵盖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更有海外籍华裔人士投稿,男女比例为7 : 11。其中不仅有来自艺术教育背景的人员,更包括了非专业出身的艺术爱好者。在2014年6月25日的第一轮初选中,经过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馆长龚彦和副馆长李旭的审核和初评,21份方案入围终评。 2014年7月3日,“青年策展人计划”终评会议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现场参与终评的评委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成员。他们是:霍米•巴巴 (Homi K. Bhabha)、丁乙、冯原、高士明、栗宪庭。克里斯•德尔康(Chris Dercon)、张永和、侯瀚如通过邮件方式进行了投票。本次终评还特邀了上海双年展学术委员会委员赖香伶女士参与评选。终评采用匿名制,所有入围方案都隐去了投稿人信息。评委们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认真研读方案,先投票选出前十方案。经现场唱票,再得出票选最高的前三个方案。整个终评过程历时4个小时,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艺术处张悦女士全程监督、公证。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需要新鲜空气

在本次评选过程中,评委们都表示对本次投稿质量感到欣喜,大批有潜力的年轻策展人正在成长,已对当下策展人构成刺激和挑战!谈及对优胜策展方案的实现,丁乙表示应该“最大限度地放手让青年策展人去完成,唯一在预算成本上加以控制即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表示,“其实,入围前十的策展人都有无限的潜力。当代馆将为他们提供进入公众视野的途径,以工作坊、讲座和项目等形式进行合作,丰富彼此的实战经验。他们将给当代馆带来新鲜空气。”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李旭说:“我们不需要那种特别有名的,不要做锦上添花的事情,我们是在雪中送炭,帮助急需找空间实现新想法、新概念的年轻人实现策展理想。” 首届“青年策展人计划”评选告一段落。让我们共同关注三个优胜方案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内的实现,期待下一届计划能够涌现更多有潜力的青年策展人!

“青年策展人计划”前十名单(共15个方案)

(以下两位并列第1名)

1、陈韵——《定海桥:对历史的艺术实践》

1、蒲鸿、王飞——《小跃进》

3、宋振熙、卢睿洋、开放问题研究所——《大地备忘录》

4、罗可一 ——《复调——声音艺术中的音乐性》

5、蔺佳——《媒体接待室:写作实况》

6、张婷——《艺术家不在场,艺术在现场》

(以下9个方案并列第7名)

7、诸少达——《冷记忆》

7、缪子衿——《另存为:从数据库到当代艺术的批判性距离》

7、王婧——《声音:感受与批判》

7、栾志超 ——《时间旅行》

7、何远、杨维佳、穆青——《万象的一日》

7、姚梦溪——《消费主义下的公共性》

7、韩培培——《涌流:空间之光》

7、席宇——《有光》

7、乌托邦小组——《在·家》

(责任编辑:史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