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馆藏文物腐蚀率超50% 仅5%经费用于文保
国内馆藏文物腐蚀率超50% 故宫将建文物藏品科技保护基地
目前,我国博物馆馆藏文物腐蚀率超50%,然而每年用于文物保护的经费仅占博物馆业务经费的5%左右。昨天,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为了缓解文物腐蚀的严峻现状,中国文物藏品科技保护基地将落户故宫。
全国馆藏文物腐蚀严重
据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近年来,国家文物局开展了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专项调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对国有文物收藏单位进行此类科学技术基础专项调查。调查历时3年,涉及全国各地2803家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的1470余万件(组)馆藏文物,调查结果显示,文物腐蚀损失状况相当严重。根据调查统计分析,目前全国共有50.66%的馆藏文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损害。然而,目前用于博物馆藏品保护的经费却仅占博物馆业务经费的5%。
单霁翔表示,博物馆业务人员在工作中不慎打碎一件珍贵瓷器就是重大的文物损坏事件,但大量珍贵文物藏品在无声无息中走向损毁,却始终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文物保护高新技术欠缺
单霁翔介绍,除了文物藏品的腐蚀问题外,应用科学技术实施文物科技保护方面也存在突出问题。比如,在文物的调查、发掘、保护、研究、展示和传播中,存在忽视合理运用科学技术的倾向,甚至有人认为文物保护不是一门学科,而仅是一种业务技术工作。因此,存在科学研究基础设施不完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不适应等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使大量实用技术停留在一般性应用层面,而高新技术的引进和利用显然不足。
单霁翔表示,国内亟需能够承担中国文物藏品科技保护的国家基地。以故宫为例,这座世界着名的博物院拥有180余万件文物藏品,而其中上百万件需要修复和采取预防性保护措施。
保护基地将开放
单霁翔透露,正在建设中的故宫西河沿文物保护综合业务用房和北院区文物藏品科技保护平台,今后将共同构成中国文物藏品科技保护国家基地。按计划,该基地会坚持科技保护项目对社会开放,支持和鼓励国内外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机构等一切可以为中国文物藏品保护提供支持和有所贡献的力量,平等参与、承担科技保护计划和项目。目前,故宫西河沿文物保护综合业务用房已经开工建设,建设规模为1.3万平方米,建成以后,文物科技保护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精密科研仪器设备的工作环境将得到有效改善。在博物院北院区的建设方案中,规划有2万平方米的文物藏品科技保护设施,并配套建设1万平方米的临时库房。数量众多、体量较大的文物藏品,诸如明清地毯、古代家具、武备仪仗、车马轿舆、宫廷灯具、生活用具、西洋钟表、古建藏品等,都可以在这里得到系统的保护修缮。
此外,通过建设文物藏品科技保护平台,一批非物质遗产项目将得到有效保护,一批非物质遗产传承人的特殊技能将得到弘扬,一批濒临失传的手工技艺将得到重新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