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美术收藏——艰辛大业
收藏是美术馆的立馆之本,研究使收藏得到深化和拓展,公众渴望文化共享……这一切,在中国美术馆为迎接馆庆而举办的“中国现代美术之路:与时代同行中国美术馆建馆50周年藏品大展”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建馆50周年之际,举办一个勾勒中国现代美术发展之路的展览,一方面凸显了中国美术馆目前收藏和研究的方向:建构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序列并通往未来,同时,50年的国家收藏和展出的大量文献,也见证了中国美术与时代同行、中国的美术馆事业与时代同行且并非一帆风顺的成长之路。
收藏:征集与捐赠同步
此次藏品大展有着厚重而充实的序言在中国美术馆的主展厅中,37米长的红色弧形展墙上,密密麻麻地书写着50年来的重要捐赠者、“20世纪国家美术收藏和捐赠奖励专项计划”捐赠者,以及50年来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数百个重要展览。近11万件藏品、4000多场展览,这是中国美术馆50年的积累和奉献。大展结束前夕,中国美术馆还获赠宋步云、孙宗慰、陈烟桥3位名家的81件作品,不但为此次展览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为国家收藏应“内外兼修”的理念做了一次注解注重收藏并研究之、展示之,藏品才能活起来,典藏才能源头活水不断。征集与捐赠,是国内博物馆和美术馆的主要入藏方式,这其中,有主动的、被动的,有无偿的、有偿的,有计划性的、临时性的,这类并行的方式,一直体现在中国美术馆的收藏工作之中,并且几乎是同步展开的。
据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梁江介绍,中国美术馆在1961年建成交付使用之前便成立了包括刘岘、江丰、米谷、郑野夫等人在内的“收购小组”。不久,中国美术馆的第一批征集品进入临时库房,其中有石鲁、林风眠、傅抱石等人的中国画各6幅及若干幅版画作品。同时,筹建中的中国美术馆备受各界关注,美术名家、专家学者以及各界人士络绎不绝地向国家捐赠美术作品。最早的捐赠也是在1961年岭南画派“三杰”之一陈树人的夫人居若文女士捐赠了116件陈树人作品,其中包括花鸟画精品及难得一见的山水画和人物画。在各方的努力下,中国美术馆1963年正式开馆之前,便已拥有了近5000件藏品。
此后的几十年,在美术作品的藏品选择上,中国美术馆一直享有最高待遇。因此,虽然近些年全国范围内收藏机构的竞争加剧,中国美术馆的藏品积累仍然是最充实的,其中许多历史时期的重要代表作尤有分量。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常规收藏大到全国美展、小到艺术家个展中,对获奖作品、优秀作品的选择性收藏。重要藏品来源还有美术家、收藏家与家属的无私捐赠,更少不了国家的支持:2004年,文化部、财政部启动“20世纪国家美术收藏和捐赠奖励专项计划”,至今已完成60 余项捐赠和收藏项目,20世纪以来一些重要艺术家的作品与藏品,批量入藏中国美术馆,大大丰富了国家美术收藏。收藏工作受到如此重视,也得到了社会广泛的支持,中国美术馆的收藏连同中国美术馆本身的建设,50年来却常常还是在各种困境中推进的。在中国美术馆设计者戴念慈当年的设计蓝图中,美术馆除了主楼之外还有画库、陈列馆、放映厅等,但受当时国家经济实力的限制,仅仅建了主楼。画库缺失,库房分散、条件差,在此后的30余年间,是中国美术馆人的心病。
1998年画库的建成、2003年完工的改造工程,让中国美术馆的收藏、展览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收藏不仅是保管。虽然中国美术馆一直秉持着高入藏标准,藏品的研究工作却相对滞后。美术家热情高涨地主动捐赠之后,藏品往往石沉大海。美术馆专设的学术部,其主要工作也常常是为各类临时展览服务的。再加上展厅面积限制等因素,绝大多数藏品,在入藏后便难得露面。因此,中国美术馆不时面临“只藏不展”、藏品入藏便“打入冷宫”的责难。公立美术馆的收藏是国家收藏。除了美术馆本身需要完善机制、充实力量,国家在各项税收、收藏经费和研究经费等方面,应该给予充分支持。美术馆不能成为展览的物流中心和会展中心。
视野:借古通今晓天下
经过50年的经营与积累,曾经随着时代大潮几起几落的中国美术馆,呈现出更加开放的姿态。在展览方面,它拥有古今中外兼具的开放视野,在收藏方面,视野也在不断扩展为“大美术”的概念。中国美术馆主要承担着五四运动以来现当代美术作品的收藏、陈列、展览、研究和交流任务,每一次馆庆所展出的藏品,也力求展现百年中国美术的变迁。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清楚地认识到,20世纪以来的中国美术历史如此丰富,当代艺术又如此活跃,美术馆对于两者的贴近都还有距离。因此,建立丰满、清晰的中国现代美术收藏序列,是中国美术馆要尽快实现的目标。他希望能够通过代表藏品的“视觉阅读”,形成直观、具体的百年中国美术的“美术馆叙事”,增进世界对20 世纪中国美术的认知,从而推动美术创作、研究,以及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发展。
外国艺术的收藏,也在中国美术馆的视野之内。1996年,德国收藏家彼得·路德维希的遗孀伊蕾娜·路德维希,遵从路德维希的遗愿,将89件(组)艺术品,其中包括4幅毕加索的作品,捐赠给中国,填补了中国美术馆没有西方艺术品和西方艺术大师作品的空白。接受这批捐赠以来,中国美术馆数次以不同的方式展出,并在国内多个城市巡展,近期推出的“路德维希夫妇捐赠国际作品选展”,再次表达出推动更大范围文明传播的意愿。其他外国艺术收藏,还有刘迅捐赠其个人收藏的1332件中外美术作品,以及李平凡捐赠的137幅日本浮世绘、218幅日本当代版画家作品、546枚日本藏书票等。这些作品也应该加大研究、陈列、传播的力度,才能不辜负这一笔笔文明的馈赠。
对于当代艺术,中国美术馆在不断增加收藏并已列入计划,但是对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的收藏,范迪安认为,因为存在收藏方面的技术问题等因素,应持谨慎态度。在他看来,中国美术馆作为国家美术平台,应着眼于中国主流美术的发展,对于当代艺术实践,也要以历史的眼光和学术的标准进行选择。作为与时代同行的国家美术馆,面对活跃的当代艺术实践,必定要及时、准确地做出收藏方面的学术选择,否则,在飞速发展的艺术品市场面前,在迅速壮大的各省市级博物馆面前,在不断涌现的民营美术馆面前,在火热的企业收藏面前,不再是一家独大的中国美术馆,会渐失与当代艺术发展之间的互动与关联。
陈列:并非可有可无
国内外美术馆的最大差别,在于我国的美术馆没有基本的固定陈列,甚至没有定期陈列。藏品陈列展在美术馆中总是时有时无。
在法国卢浮宫、奥赛博物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博物馆中,都陈列有本馆引以为傲的艺术珍品。这些固定陈列的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精品式陈列、叙事式陈列、库房式陈列。比如,在卢浮宫,设有一些着名画派、画家作品的专门画室陈列。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则采用开放式库房陈列,观众置身其中,便如同走进了博物馆的库房,可以看到尽可能多的实物资料,十分方便学术研究。这种固定陈列,让常去博物馆的人,熟知想要欣赏的艺术珍品所在的位置,更保证了远道而来的参观者最基本的欣赏诉求。从这一角度衡量,我国美术馆在博物馆功能的开发上显然是不完善的。中国美术馆也不例外。
一般而言,缺乏固定陈列,主要受制于展厅面积不足。为什么不能拿出一部分展厅面积,作为固定陈列或定期陈列的常设场所?其主要原因还是源自于办馆理念向展览馆、而非向博物馆倾斜。
目前,大多数美术馆对于收藏的认知,远远低于对于建馆、办展的热情。无论是博物馆,还是美术馆,其灵魂都在于其藏品以及利用藏品所能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现在许多地方先建馆再收藏。没有藏品或者藏品不够怎么办?外借展品便成为一种主要的选择。据梁江介绍,仅去年一年,中国美术馆的外借藏品就达5000 件,罗中立的《父亲》等名作,更是忙着到处赶场。对此,范迪安表示,出于对众多藏品保护利用的考虑,中国美术馆新馆建成之后,将开常设展厅,为一些名作开辟专属区域,固定放置其中。这不仅意味着更多馆藏精品将有机会长期陈列在公众面前,也降低了藏品保存、运输中的一些风险。
当然,捐赠展、固定陈列并不是展示藏品的仅有的方式。据梁江介绍,中国美术馆的藏品还会出现在各类主题展览中,甚至还会代表中国参与对外交流。但是,临时展览与陈列展或固定陈列,在许多方面是不能互相取代的。没有藏品的固定陈列或定期陈列,没有专题研究的藏品展示,美术馆在学术方面的入藏标准、文化视角、收藏视野等,都很难清晰地展露在世人面前,进一步说,藏品的固定或定期陈列工作,也能推动美术馆对收藏的盘点、研究与充实工作的开展。
另一方面,如果藏品陈列展时有时无,又没有固定陈列,普通观众不但难以对美术馆形成持续关注,更难以从美术馆本身应具有的教育功能中形成系统的审美认知观者只有在一次次的欣赏和比较中,才能产生艺术判断,建立自己的艺术审美法则。美术馆才能真正发挥“开民智而悦民心”的功能。
国家收藏,应广开收藏来源,拓展陈列思路,更要充实研究力量,要打破美术界因为师生关系转化的体系痼疾,也要消解文博界因为垄断形成的所谓体制优越性,资源要开放、选题要择优、服务要大众、交流要平等,公共事业应是全社会、整个业界智慧的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