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艺考拉开帷幕 中国画专业遇冷
再过几天,一年一度的全国美术艺考又将全面拉开序幕。本报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今年艺考人气爆棚,很多美术专业出现了罕见的几百人取一人的盛况。但就是在这一片繁荣之中,传统的中国画专业却继续遭受冷落。“因为考生少,中国画专业往往是众专业中分数较低的,所以这也就成了想混一张文凭的考生的理想去处。可是他们中有的人连毛笔都不会拿。”美术评论家、上大美院教授汤哲明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国画专业受冷落,是因为近年国画专业毕业生出路堪忧,而造成这一切的是国画教育体制欠缺。
国画之困:很多考生连毛笔都不会拿
中国美院艺考2月22日正式启动。今年是这家着名美院艺考人气最旺的一次,报考人数比往年增长了50%,唯独中国画专业处境尴尬。据介绍,此次中国美院国画专业计划招生5人,按照常规起码应该有30人进入复试,但最后的考生连这个数目也没有达到。而且在此前的初试阶段还出现了尴尬一幕:有的考生竟连毛笔也不会拿,更不要说使用毛笔去画山水静物了。国画艺考的尴尬,中国最着名的八大美院几乎都尝过滋味了。要确保中国画专业不至于因没有生源而取消,就必须降低招生门槛,面对连毛笔都拿不好的这些考生,很多美院不得不放弃国画的白描考试,转而参看他们的素描、色彩等西方画法的成绩——这些孩子往往运用水彩笔远比毛笔要自如。这样的做法引发了很多专家的忧虑。天津美院教授霍春阳就将降低门槛之举,称为国画专业的“投降”行为,“我认为不能光看人数比例,人数不是本质上的问题,关键在于学生是否真心喜欢中国画,想学中国画。打破中国画基本功测试的约束,报考人数虽然多了,但质量未必高。”汤哲明教授则告诉本报记者,现在国画专业里不会拿毛笔的学生很多,而且有的人讲明报考分数较低的国画专业,就是为了“混一张文凭”,所以大学四年他们也未必能学得了多少东西,当初学校将他们招进来也不过是为了凑满人数。
教育之惑:“国画毕业生基本没法直接用”
有一家美院,国画专业招录比例是1:10,而设计类专业的招录比例却高达1:117。这反映了在“实用美术”一家独大的今天,“纯艺术”专业的尴尬处境。事实上,国画专业遇冷与近年国画专业毕业生就业难有直接关系。汤哲明告诉记者,据他了解,国画专业毕业生要么是去当老师,要么是到出版社工作,还有一些会去拍卖行。这使得很多潜在考生转投其他“钱途光明”的艺术专业。曾有一位艺术品拍卖行的老总向本报记者抱怨,他们因为业务发展,过去招过几名国画毕业生来当字画鉴定师,“但是有的学生竟然对国画没有多少概念,连流派也说不完整,这又怎能鉴定真伪呢?而且我们没有重新培养他们的义务。”汤哲明也对本报记者坦言,现在的国画专业毕业生基本没法直接用,除非他们在艺术市场中摸爬滚打几年。“平心而论,随着国画艺术转热,社会对国画专业毕业生的需要量还是很大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毕业生根本达不到社会的要求。所以国画毕业生就业很难。”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汤哲明觉得根子还是在国画教育。“美术学院这种形式本来就是西方的产物。我们照搬了这种美术教育形式,却没有想明白究竟应该如何在美院中教授历史悠久的中国画。”汤哲明告诉本报记者,“现在美院国画专业基本教的是文人画,但这并不是中国画的主流。等于说开头的方向就定错了,后面再怎么改革都是有偏差的。这使得国画教育变成了‘夹生饭’。”但是,要改变这种局面并非易事。“宋代就有皇家画院专门培养国画家。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中国画教育的体系。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我们永远只能培养出‘没法直接用’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