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修复理念逐渐被收藏界接受
收藏修复理念逐渐被收藏界接受
“没有不能修复的书画”。这是李涛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书画修复师眼中,那些被视为垃圾的“破烂货”,只要经过自己的妙手往往就能回春。而事实上,也有一些精明的投资者以此为生。赵先生(化名)就是如此,他早年开始从各种废物回收站收集被丢弃的破烂书画,经过修复师的手“变废为宝”,赚得了第一桶金。所谓没有不能修复的画,要以修复的程度不同为前提。书画修复一共有三类:考古修复、收藏修复、商业修复,修复的等级不同。考古修复是出土后马上根据发掘部分将残缺处推演出来补齐,不注重修补的效果。“其实就是只要研究原来的形制,可以用白色的石膏修补残损处。”李涛介绍,这样的结果是哪里曾被修补一目了然,比较突兀。
业内对修复看法不一
收藏修复主要用于博物馆一类机构,修复后便于展览,展现比较统一的效果,而不追求“补处莫分”的效果,甚至会在修补处做些标记,以使研究者便于将修补处和原来的部分区分开来。据了解,收藏修复一般要求远看一致而近看有别的效果,目的是不影响展览效果,又不至给人造假的感觉。事实上,除了馆藏机构外,也有部分收藏者已经开始接受这种收藏修复的理念。吴先生(化名)在修复自己的藏品时,就明确说明以自然为主,不要刻意掩饰。“其实残破的地方会给人以历史沧桑的感觉,没必要隐瞒过去的痕迹。”所以,收藏修复往往讲究全色(全色即统一画面的整体色调)不接笔(接笔即把缺失的画意重新连接上),在文物保护领域被称为“原真性原则”。而商业修复被部分行家称为“以次充好”,即为了能有好的品相而将书画画面缺失处完全补出。“有所依据的还好,比如有破损前照片资料或笔意可以连接,没有资料的甚至臆断填补上去,完全就是‘画蛇添足’。”吴先生如此说道。
“捡漏”让修复师有生产空间
赵先生发迹的故事很有传奇性。早年他认识的一家公司搬家时把一幅书画弄破了,装修时将其丢弃,赵先生将其捡回,偶然的机会,朋友告知他有书画修复这一回事,他出于好奇把书画拿去一试,修复后竟然完全看不出破损过,最后以高价卖出。精明的赵先生灵机一动,很多人既然还不知道书画修复的神奇之处,那自己不就有机会了?于是,他雇人在各个废品回收站寻找被丢弃的破烂书画,以两三百元的价格收购。修复后,往往能卖出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价格。书画修复中出现的“捡漏”故事多种多样。李涛告诉记者,当年他上大学时,老师几乎都是让他们找来一些古画来练手。“古画从哪来?有一部分是一些画廊陈年的旧画,已经残破,不是什么名家的字画,又找不到人修,我们就做义工,给他们免费修复,这样我们也有古画来练习了。还有就是自己买些古旧字画来练习。”最神奇的故事是,一位同学在北京潘家园花几百元买了一幅破损严重的书画,想用来练习揭裱。没想到在揭裱的过程中,他竟然发现在原画面的下面还有一幅画。经过鉴定,这幅画的价值不菲。原来,早年有的收藏者有意为之。
“作为古画修复师的心理压力很大,修画时如履薄冰。‘古画修复师如同画医’,修复成功了,就能妙手回春让古画重新‘复活’;但如果文物在自己手中被毁,就有一种负罪感,一辈子都不会安心的。明代周嘉胄在《装潢志》中说:‘古迹重裱,如病延医……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手而毙’,是不无道理的。”李涛介绍,有些人会认为修复古画就是填填补补,其实里面的学问和“危险系数”很大。比如,在古画揭裱时,脆弱的古画还要再喷上水,然后轻轻地一点一点地揭去已经破败不堪的古画原装裱层,这一过程非常重要,稍有不慎都会对古画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他说,揭裱全程往往得持续数个小时都不能停下来,精神处于高度集中状态。这不仅要求书画修复师既要胆大还要心细。如果没有胆大如牛的勇气,面对残破不堪的书画是不敢下手清洗和揭裱的;当然如果缺少了心细如发的耐心和毅力,面对修复过程中种种意想不到的状况,也是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书画的修复如同医生治病,丰富的“临床”经验十分重要。“文物和文物修复无小事,正是有了这样的理念,才使得众多的书画得以长久流传。”
问答说明:本栏目鉴定专家分别来自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市文物总店、广州市集雅斋等。读者可将藏品图片发至linlin@gzdaily.com进行咨询,务必选用高清晰照片。
鉴定
本期鉴定者:广东省博物馆书画修复专家李涛
河源读者曾雷:请问在我家河源市和平县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中悬挂有10多幅历代肖像画和对联,由于年代久远,村民保护不当,虫蛀滋生,画面侵蚀,风化严重,破烂不堪,这样的画幅还能修复吗?还有修复价值吗?
鉴定:从图片上看,这幅太公像的年代在百年左右,可以修复。书画的品相优劣和保存环境有直接关系,如果保护得当,有数百年历史的书画往往比只有数十年历史的品相还好。比如很多保存在石窟里的唐人写经卷的纸就比保存时间不长但保存环境不好的纸张还要牢固。有的读者对破损的画没有信心修复好,甚至有的当垃圾给丢掉了,其实,破损的画仍能“重焕光彩”,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