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赋能 点亮育人之路
徐悲鸿初中班主任集体研究道德赋能理论
青少年道德赋能课题着眼于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旨在挖掘青少年的道德潜能,促进学生积极健康成长。徐悲鸿中学初中部,在三年的实践研究中,五名教师深入学习了道德赋能理论,并且正在有效指导着教育实践。通过《寻找自我》、《我的心中要有他她它》、《让大脑动起来》、《时间规划局》等主题班会的不断推进,学生在各种动手活动中逐渐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生活的主人,是面对困难时坚强的战士。宽容、合作、积极、自律的美好品质也在同学中展开了深度讨论。
为了使学校全体学生都能够在释放心灵的环境下获得成长,能够让更多的班主任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展更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从2012年10月22日开始,徐悲鸿初中利用班主任会的时间进行道德赋能理论的集体培训。徐悲鸿初中道德赋能的一期实验教师王元元老师,在介绍了道德赋能研究项目的背景和理论依据后,与老师们一同分享了道德赋能理论的十大研究框架,并对每一个研究框架下所涉及的教育研究课题进行了细致挖掘。拉近了班主任们每日所作的教育工作与教育理论的关系。老师们发现道德赋能正是在帮助大家思考最有效的办法,一起解决青少年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诚信、自律、为他人着想、有共同目标等道德内涵,在框架中都予以了高度的重视。
通过深入浅出的解读和理解,班主任们能够主动地联系自己的教育实际,寻找更准确地教育方向。尤其是年轻班主任们,更觉得获益匪浅,每一个理论体系之下都包含着无数个教育实践点,与自己的日常工作不谋而合。当班主任开始从道德赋能的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时,会更多的站在学生的角度,让学生在尝试、体验、实践中获得成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将大幅提高。
徐悲鸿初中德育副校长罗光辉看到老师们对道德赋能理论的认可和接受,很是欣慰,并希望能在今后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有效指导,共同提升,把班主任工作做到学生心中,呈现悲鸿初中德育工作的道德赋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