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要闻

中国写实画派:难以取代的市场焦点

2012年11月04日 09:50:11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由北京写实画派演变而来的中国写实画派,已走过了8个年头。在30位画家的不断推进中,中国写实画派已经在国内当代油画创作领域树立起难以取代的艺术地位,同时在艺术市场中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那么,中国写实画派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其代表画家在艺术市场中的表现有哪些特点?这些画家的作品在艺术市场中的未来走向如何?本文将以画派的历史发展过程为经,以画派代表画家的市场表现为纬来展开讨论,尝试对以上问题作出解释。

中国写实画派的前身是“北京写实画派”。北京写实画派由艾轩、杨飞云和王沂东于2004年发起并成立,汇集了艾轩、杨飞云、王沂东、刘孔喜、龙力游、李贵君、翁伟、夏星、袁正阳、张利、郑艺、张义波、朱春林等13位实力派写实画家(后来陈逸飞也加入进来),并在当年10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画派首次展览。展出的作品都是写实主义风格的油画,尽管每位画家的艺术风格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展览的最终目标是“试图将写实主义汇集成更强大的一股力量”,进而全面深入地展现中国当代写实油画的整体面貌。在陈逸飞的建议下,2005年3月,“北京写实画派”正式更名为“中国写实画派”,成员也进一步扩展,在原来的基础上新增了陈衍宁、徐芒耀、何多苓、尚丁、郭润文、王宏剑、朝戈、李士进、王玉琦、徐唯辛、忻东旺、庞茂琨、冷军、殷雄、石良、王少伦等,到目前为止,中国写实画派共有30位画家。

严格来讲,中国写实画派是北京写实画派在纵向(画家群体)和横向(艺术风格)两方面的拓展与深入。与北京写实画派一样,中国写实画派的画家在艺术创作方面也没有形成相对统一的风格,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以画派的3位领军人物艾轩、杨飞云和王沂东为例:以西藏风土人情为主要表现对象的艾轩,始终用含蓄的表现手法,以萧瑟的风景和孤独的人物为依托,把孤寂的诗人一般的抒情与神秘感结合起来,赋予作品丰盈的生命力;杨飞云用精美的造型、细腻的笔法和精致的古典油画语言描绘并向人们展示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美好,而恰恰就是这种美好造就了其具有健康生命的油画艺术;出生在鲁南乡村的王沂东则给艺术圈带来了不一样的绘画风格,他的作品大多表现沂蒙山区的风土人情,他将西方古典油画的表现技法与中国民族文化的审美意蕴加以融合,尽管画面色彩看上去浓重强烈,但却营造出古朴稳重而又俏丽灵动的艺术魅力。尽管如此,中国写实画派还是在其最初的成立宣言中明确了画派的创作方向和艺术立场,即:主张对理性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崇尚,关注人类的情感与生活,坚持从油画语言的“本源”和油画内涵的“本质”出发,在吸收西方油画精华的同时,融入本土深厚的文化内涵,不断完善写实绘画这一富有生命力与价值的艺术表现形式,将中国当代写实油画的创作进行到底。

领军人物:学术地位与市场关注并存

作为中国写实画派的发起人,艾轩、杨飞云和王沂东称得上是画派的领军人物。这样说,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在中国写实画派的成立与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国内当代写实油画的史论研究与创作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学术地位,同时,他们的作品在艺术市场中也备受藏家关注和认可。2000-2012年艾轩、杨飞云和王沂东的作品拍卖总成交额可以看出,三位画家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中的表现难分伯仲,呈现出比较一致的市场规律:市场行情走势平稳,均起步于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达到第一个高峰,随后受金融危机影响而略有下滑,2009年开始复苏,2010年之后再次强势反弹,并一直保持着稳健的市场走势。

艾轩酷爱中国的古代建筑、绘画、雕塑和民间艺术,但在绘画的造境上则更钟情于范宽和倪瓒,他将从山水作品中得到的触动和感悟,与自己的油画实践结合起来。其作品的表现题材多是表现荒凉偏僻的川西地和西藏高原,绘画语言沉炼精致,每个笔触都精心安排,着意推敲,既保有来自生活的感受,又赋予理性的秩序。艾轩作品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怀,即借助画面中西藏高原的景色和孤独的人物抒发自己内心世界的感情。与此同时,他还在不忽视人物和自然的前提下,将孤寂的抒情性与难以言说的神秘感结合起来。作为写实主义画派中西藏题材的代表人物之一,艾轩的作品一直都是艺术市场关注与追捧的对象。整体来看,艾轩油画作品的市场行情一直走势平稳,2004年-2005年开始迅速攀升,2006年-2007年步入第一个高峰,随后受金融危机影响而回落,近两年开始强势反弹。从2009年开始复苏,截至到2011年秋拍,梅摩—中国油画艾轩指数上涨了179.5%,而与之相对应的大市指数仅上涨了不足50%。根据梅摩艺术指数研究中心于2012年2月发布的《艾轩市场分析报告》的相关统计,艾轩的油画作品在拍卖市场中有152幅作品上拍过一次,32幅作品上拍过两次,13幅作品上拍三次,2幅上拍四次和五次;作品成交情况如下:上拍一次的成交126幅,上拍两次的成交22幅,上拍三次的成交7幅(其中6幅成交两次),上拍四次的成交2幅(分别成交了三次和四次),上拍五次的成交2幅(均成交三次)。其实在20世纪90年代时,艾轩的油画作品就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市场。2002年之前,他的作品共上拍32幅,成交20幅,成交率为68.8%。也就是说,其市场启动明显早于当代艺术,其市场表现也明显好于同期的当代艺术作品。2003年开始,他的作品进入试探性上涨阶段,上拍量出现小幅增长,他与何多苓合作的作品《第三代人》成交价突破50万大关。2005年开始,他的作品开始放量,这一年共上拍作品20幅,其中仅1幅流拍,成交率高达95%,其中5幅作品突破百万大关,它们都是以西藏题材的作品,其中成交价最高的是在2005年中国嘉德秋拍中成交的《二月的午后》,最终成交价为363万元。2006年,其作品在拍卖市场中继续放量,上拍54幅,成交48幅,成交率达88.9%,其中过百万的作品22幅。2007年,其作品在拍卖市场中的表现达到了第一个顶峰,上拍作品54幅成交44幅,虽然成交率较2006年略有下降,但总成交额却出现了小幅提升,百万元成交的作品比例也继续上升,达到了26幅。应该说,从2005年到2007年,艾轩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上的走势还是非常稳健的。2008年,他的作品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上拍量和成交量都出现明显下调,尽管如此,其作品仍然保持着良好的成交率。从2009年开始,随着金融危机的逐渐消退,其作品在拍卖市场上开始出现复苏的迹象。2010年,艺术品市场恢复繁荣,这一年,他的作品上拍29幅,成交24幅,尽管未能赶上2007年的水平,但其中的精品佳作还是刷新了拍卖纪录。艾轩2009年创作的作品《圣山》在2010年北京保利秋拍中以2072万元的高价成交,至此他的作品在拍场上首次突破千万大关。2011年,他的作品开始进入小幅盘整阶段,上涨趋势放缓,在上拍量和成交量相差不多的情况下,成交额有所下降,但作品的平尺均价却增长了31.7%。2012年春拍结束之时,成交的10件作品已完成了2011年全年57.7%的成交额,可见,艾轩作品的市场走势还是比较稳健的,不仅在成交量方面找到了市场的均衡点,并且在成交量有所保证的前提下,实现了作品平尺均价的增长。

杨飞云曾多次远赴欧美各大博物馆,以其平静质朴的心境体悟古典艺术大师的作品精神和材料技法。他从油画语言的“本源”上和油画内涵的“本质”上吸收西方油画精华的举动,是一种兼有技巧与文化意义的选择。他偏爱文艺复兴时期那种富有理想、具有健康生命的艺术,在他看来这是能深灌到其血液中的艺术。他善于从身边熟悉的人和事中找到画意,用精美的造型、细腻的笔法描绘并发掘他对美好、圣洁的理想的追寻,进而将自己的油画实践与绘画语言推进到新的高度,就像范迪安说的那样,走向精深与单纯,在杨飞云的探索中得到了坚实的实现,而这也是他对发展中的中国油画作出的贡献。因为古典写实主义油画在国内形成市场的时间较早,而且有着相对雄厚的市场收藏需求,作为中国古典写实主义的学院派代表画家的杨飞云,其油画作品自然具有较好的保值性和良好的持续增长性。根据梅摩艺术指数研究中心于2012年2月发布的《杨飞云市场分析报告》的相关统计,杨飞云油画作品在拍卖市场中共上拍过199幅,其中,上拍一次的135幅,上拍两次的46幅,上拍三次的9幅,上拍四次的6幅,上拍五次的2幅,上拍六次的1幅。而作品成交情况如下:上拍两次的成交28幅,上拍三次的成交7幅(其中6幅成交两次),上拍四次的成交6幅(其中3幅全部成交,2幅成交三次,1幅成交两次),上拍五次的成交2幅(分别成交两次和四次),上拍六次的成交1幅(成交四次)。可以看出,上拍三次至六次的作品得以反复成交,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其油画作品良好的市场流通性。

与艾轩一样,杨飞云的油画作品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进入拍卖市场,仅在90年代,其作品的上拍量就已达到28幅,成交率达57.14%,这说明其作品很早就受到了市场的关注。1995年,他的作品《孤独的女孩》拍卖成交价首次突破了50万大关。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他的作品出现小幅放量,市场反响良好。2004年秋拍中,在上海上拍杨飞云作品《荷花品质》以192.5万元的价格成交,这是他第一幅的在拍场中成交价过百万的作品。2005年至2007年,其作品在市场上一路放量上扬,成交量也有了大幅增长,分别为31幅、45幅和34幅,实现了第一个顶峰期,百万作品不断涌现,分别为6幅、20幅和20幅,其中成交价最高的作品是《西北的云》,该作品在2007年北京嘉宝秋拍中以660万的价格成交。

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其作品在市场中的成交量与成交额都开始回落。但就在一年之后,2009年下半年,其作品在市场上的表现开始扭转,成交量显着回升,达到了100%,为未来新一波的上涨行情奠定了基础。2010年,其作品的成交量为28幅,基本恢复到2005年-2007年的水平。2011年春拍,虽然成交量较2010年秋拍下跌了44.4%,但成交金额仅下降了14.2%,这足以说明其成交作品的单幅价格有了大幅提升。其作品《红》在2011年北京保利春拍中以1150万元的价格成交,至此杨飞云的作品突破千万大关。从以往经验来看,他的作品一旦在价格上有所突破,在整体市场繁荣的情况下,高价作品将会继续涌现,进而带动其作品整体价位的进一步提升。果然,2012年春拍,其作品上拍13幅,成交8幅,创下了6026万的总成交额纪录,其作品均价也升至每平尺64.75万元。尽管如此,但其作品的市场价值和增长空间还是很值得期待的,相信随着其千万级作品的不断增加,也会带动其作品整体价格的上扬。

出生于鲁南乡村的王沂东对家乡有着浓厚的感情,他创作的油画中最常见的主题就是家乡的人物和风景。王沂东的油画作品将西方古典油画的表现技法与中国民族文化的审美意蕴融于一体,画面凝重强烈,笔法精细严谨,造型线条分明,形体结构准确,以金色、白色、黑色和红色等浓重鲜明的色彩营造出古朴稳重而又俏丽灵动的艺术魅力,创造了独有的艺术风格。在作品的意境审美和绘画创作方面,他一方面在发掘传统文化美感的同时,努力解读现代生活在人们精神领域形成的波澜。另外,他还不断吸收新手法,努力将油画创作的语言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根据梅摩艺术指数研究中心于2012年2月发布的《王沂东市场分析报告》的相关统计,王沂东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中共上拍115件,其中,上拍一次的73幅,上拍两次的34幅,上拍三次的5幅,上拍四次的2幅,上拍五次的1幅。王沂东作品成交情况是:上拍一次的成交61幅,上拍两次的成交29幅(其中18幅成交两次,11幅成交一次),上拍三次的成交5幅(其中2幅成交三次,3幅成交两次),上拍四次的成交2幅(其中1幅全部成交),上拍五次的成交1幅。

不同于艾轩和杨飞云,王沂东的作品在市场上的表现具有明显的阶段性,2000年后创作的作品受到藏家的追捧,2000年前的作品则没有受到市场太多关注。王沂东的作品在市场上最受藏家关注的当属“中国红”系列,该系列作品共上拍57次,仅有一次流拍记录(2006年上海长城拍卖会上拍的作品《山喜鹊》,估价80万-100万),成交率高达98.2%。王沂东作品出现在拍卖市场始于1991年的香港。据统计,90年代他的作品上拍25次,成交12次,成交率尚不足50%。其中原因很多,除了其作品的个人风格之外,还受到当时艺术市场发展规模的限制。直到90年代后期,随着其作品“中国红”系列在创作上的不断成熟,其作品开始受到市场关注。2004年,他的作品《山喜鹊》在北京翰海秋拍中以93.5万元的价格成交,虽未能突破百万大关,但也说明市场对其的肯定与认可。2005年,他的作品《沂蒙娃》在中国嘉德春拍中以132万的价格成交,首次突破百万。之后其作品的表现可圈可点,仅2005年,其成交的6幅作品中就有四幅在百万之上,尤其是在中国嘉德秋拍中上拍的作品《深山里的太阳》更是以506万的价格再创新高。此后,他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中不断涌现。2006年和2007年他的作品上拍量达到了33幅和26幅,同时作品的价格也不断攀升,比如作品《纯真年代》在2007年北京保利春拍中以935万的价格再次创造了拍卖纪录,这一攀升的趋势一直持续到2008年春拍,而恰恰是这一次的拍卖成就了其作品的拍卖高峰。

这一次,他的作品上拍10幅成交8幅,且全部过百万。2008年,作品《远方来信》在际华春秋拍卖中以近1067万的高价成交。《远方来信》也由此成为王沂东第一幅千万级油画作品。之后,他的作品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始下滑,2008年秋拍,其作品上拍量仅为5幅,但4幅成交作品成交价均过百万,作品《闹房No.2-吉祥烟》甚至突破了《远方来信》的拍卖纪录(香港苏富比2008年秋拍,HKD1298万),可见其作品的市场抗跌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同时也说明了市场对其2000年以后创作的写实主义油画的充分肯定。随着市场的理性调整,从2010年春拍开始,其作品在市场中的表现开始迅速冲高,并达到了新的历史高点。从2010年秋拍到2011年春拍,千万元成交的作品就有7幅之多,这其中有6幅创作于2000年后,这再次证明了藏家和市场对王沂东新作的追捧。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