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观点

新时期中国雕塑:从学习西方到多元创造

2009年10月30日 09:43:17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可以发现,中国雕塑的发展变化,反映出了社会发展变革的丰富表征;同时,改革开放所激发的思想能量和创造能量,又为中国雕塑的发展、变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一、1979年的 “星星画展”上,王克平的木雕《沉默》、《呼吸》、《万万岁》等作品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王克平以艺术的方式,表达了艺术家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他的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批判精神恰好是中国雕塑所长期忽略的。王克平大胆地引入了“荒诞”和“变形”的概念,这对后来雕塑艺术在形式上的创造也有着重要作用。

高等院校招生制度的改变,是中国雕塑格局的重新洗牌。新一代通过高考进入大学雕塑专业的学生,特别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一种努力思考、学习、探索的风气在校园形成。

上世纪80年代的雕塑创作呈现出了活跃的状态,从作品的整体面貌看,主要分为几个基本类型:

一是补课型:学习西方的古典雕塑的技巧、语言和表现方式,倾向于视觉审美。

二是形式探索型:这类人比较多,通过各种方式接受了西方现代雕塑的资讯,从事形式语言的探讨,强调雕塑的自身造型规律和语言,进行抽象、半抽象的实验或新材料的尝试。

三是民族风格型:这是一种自觉的文化选择,在中国引进了西方现代主义雕塑体系之后,一部分雕塑家在接受西方现代主义雕塑影响的同时,自觉将它们与中国传统的、民间的雕塑进行嫁接和融合,希望完成民族雕塑的现代转化。

四是观念型:在运用各种材料和造型手段的同时,寄寓了一定的社会、文化观念,具有比较明显的批判立场。

一批观念性和颠覆性比较强的雕塑作品,在“85新潮”时期的一些艺术社团和群落的活动中出现。例如“厦门达达”、“厦门五人展”、“上海首届青年美展”、“85新空间展”、“太原现代艺术展”、“观念21艺术展”等展览,参加展览的雕塑家,大多有学院教育的背景。

二、进入上世纪90年代,经济建设真正成为当代中国的主要方向。在艺术方面,上世纪80年代的群体性、精神性、理想性等特征开始被上世纪90年代的个体性、世俗性、商业性所取代。

(责任编辑:桃子)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