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观点

康熙时期的瓷器的鉴赏与鉴定——凌霄

2018年11月26日 19:08:04  来源:美讯网

 摘要:康熙时期青花瓷是中国瓷器史上绚烂夺目的一颗明珠,是整个清朝瓷器制作的集大成者。对于康熙瓷器的鉴赏与鉴定,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康熙时期技艺精湛,瓷器制作精良,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而瓷器的鉴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严肃话题,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文物收藏界藏污纳垢,赝品盛行,文物鉴定变成了一项极为艰难的工作,因此,对于康熙时期瓷器进行鉴定鉴赏的探讨就很有必要。

 
关键词:康熙时期;瓷器;青花瓷;鉴赏;鉴定
 
在整个清朝漫长的二百多年的统治期间,社会相对比较安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都比较稳定,安逸的环境使得手工业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传世瑰宝,清朝绚烂多姿的文物宝藏之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青花瓷器了。
 
而清朝康熙时期,由于康熙大帝的天资出众,勤政爱民,文韬武略无所不长,康熙王朝空前昌盛,已成后世传奇。康熙大帝八岁继位,14岁亲政,在位期间,进行杀鳌拜、平三藩、一统台湾、扫除边疆战乱等等一系列宏伟举措,在他的统治之下,清朝国力达到了空前繁荣,百姓安居乐业,有稳定的环境与心力去投入到各行各业的生产之中,手工业也得到了稳定发展,其中制瓷业也出现了空前繁盛的景象,尤其是青花瓷的制造技艺可以说是达到了巅峰状态。在康熙时期,出现了许多青花瓷器的传世佳作。清朝陈浏在《陶雅》对康熙瓷器的评价极高,他认为“世界之瓷,以吾华为最,吾华之瓷,以康熙为最”,这说明青花瓷早在清朝就已享有盛誉。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关于康熙时期的青花瓷的鉴赏与鉴定,进一步地了解康熙时期青花瓷的魅力
q1.JPG
1.康熙时期瓷器鉴赏
 
康熙时期的青花瓷制作水平与技艺都极为高超,瓷器造型各种各样,数量种类都比较丰富。这一时期的瓷器既有便于把玩、细致精巧的小物件,又有壮美雄大、厚重大气的瓷器大件儿,这一时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优质器具,并且在制作工艺与造型特点上都体现出了康熙时期的蓬勃的时代精神。
 
康熙时期的青花瓷的选炼技法有了质的飞跃,最显著的进步就是瓷器制作方法发生了改进。在康熙之前,瓷器冶炼大多采用水沉法,水沉法只是用水去对杂质加以淘漂,这种方法制造出的瓷器由于提纯程度不高而导致胎体粗糙发灰,影响美观。而康熙时期,工匠开始尝试运用煅烧法来加工瓷器,这一方法可以对钴料进行提纯,这样使得可以使瓷胎更加细腻。煅烧法的发明,使康熙时期的青花瓷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康熙时期的瓷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进行鉴赏和鉴定。在康熙早期,还一定程度上保留着明朝遗风,这时期的瓷器可以明显看到存在着许多明末崇祯时期的影响下的特质。明朝崇祯皇帝虽然是一位亡国之君,但在他在位时期,国家的手工业也是比较兴旺的,在那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瓷器制造业居然获得了较大的成就,尤其是青花瓷器的制作,水平也比较高超,对后世影响深远,这实在是比较难得的。至康熙时期,依然可以明显看到对于崇祯时期瓷器的传承与发展。
 
1.1康熙早期瓷器鉴赏
 
在康熙早期,瓷器的胎体通常是比较厚重的,瓷器的釉质也比较肥厚,这一时期的瓷器胎色与明朝崇祯时期并未太大区别,多为灰白色或者白色,釉色常常白色中微微带青,部分瓷器器口还有有一圈酱色釉。并且,由于这一时期的瓷器淘洗不彻底,从而导致含铁量高,因此这一时期的瓷器足部还时常能够发现“火石红”的现象。另外,这一时期,民窑中所产瓷器还时常会出现由于胎体不纯净而出现的“菊花底”现象。这是这康熙早期瓷器比较明显的特征。
 
1.2康熙中期瓷器鉴赏
 
到了康熙中期,瓷器就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据蓝浦在《景德镇陶录》中所描述,此时的瓷器“土坯腻,质莹薄”。康熙中期的瓷器瓷胎坚硬细致,质地如玉石般细腻,同时胎体光滑润泽,胎色洁白纯净,釉色多为粉白与浆白两种。由于生产技艺的提升,这一时期的瓷器,已经不见“火石红”的踪迹了。
 
1.3康熙晚期瓷器鉴赏
 
康熙晚期时,瓷器整体水平的变化,较之康熙中期的变化并不是很大,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对于釉色的改变。在这一时期制作的瓷器中,所用的釉色大多是亮青釉,也有部分青中泛白的釉色。并且,康熙晚期的瓷器有时候釉面会出现不平整的情况,但总体来看,釉质还是比较紧实的,制作工艺还是保持在一个比较高超的水准之上的。
 
q2.JPG
2.康熙时期瓷器鉴定
 
文物收藏与鉴定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的。它是一项需要极度严谨与严肃的系统工作,需要参与其中的我们具有极强的实战性与实效性。文物鉴定最首要的要求,就是我们能否明辨真伪,甄别新旧。
 
2.1当下收藏界瓷器鉴定现状
 
但是在漫长的历史传承之中,文物的真假好坏的界限似乎早就已经不那么分明了,我们当今收藏界中,真品赝品泥沙俱下、真假混淆。有的一些应该作为传世珍宝的文物,却由于缺乏伯乐的发掘而被埋没尘封于历史的角落之中,他们巨大的价值没有人了解,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部分珍宝已经沦为任人唾弃的废品垃圾。而与此同时,就有一些假货赝品,在经过各种途径的包装作伪之后,摇身一变就更改了身份,居然这样就可以登上大雅之堂,堂而皇之地欺骗世人,恬不知耻地以次充好,接受着世人的顶礼膜拜。
 
在古玩界,近半个世纪以来,明清瓷器的异彩纷呈简直就是一场视觉盛宴,瓷器的挖掘自万历落幕至康熙登场,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连续唱了几十场。但是真正有价值的文物也就只有那么寥若晨星的几件,它们大多都被掌握在财团大亨的手中,根本不为世人所知。那么,我们所看到的文物又是什么?当然是赝品!是假货!那些号称是大家、专家、大师、博物馆的人员合谋为我们出演了一部妖魔横行的“西游记”而已!你方唱罢我登场,魑魅魍魉肆意横行,今天上演一部“三打白骨精”,明天再来一场“真假美猴王”,真假难辨,虚虚实实,多少文物热爱者都倒在了这慢慢“求取真经”的漫漫长路上。
 
q3.JPG
2.2康熙时期瓷器的具体鉴定方法
 
所以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用专业知识武装自己,对真假瓷器进行仔细甄别,有专业知识在手,我们就可以“不畏浮云遮望眼”,让赝品假货无所遁形。在瓷器鉴定时,我们可以着重观察以下几点蛛丝马迹:
 
1.测重量。古玩界有句俗语“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行家一掂,就能看出重量对不对。康熙时期的瓷器的敦厚凝重,这是后世赝品无法比拟的,后世的仿品做工不会如真品那般精良,做出的赝品不是轻了就是重了,很容易就被行家发现,这些赝品根本无法精准模仿出康熙时期瓷器的重量,更何谈模仿其敦厚凝重的气质。
 
2.观釉色。釉色也是青花瓷真假鉴定的关键细节。普通的仿品工艺粗糙,往往釉色不能做到像真品那样质地细腻,并且颜色也无法与真品比肩,仿品的釉色往往质地稀松,颜色不正,不是过白就是发挥,模仿不出康熙瓷器那种温润晶莹的白。尤其是在一些品质低劣的仿品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黑斑黑点遍布其中,并且缩釉漏釉等现象也比较常见,这种劣质仿品是很容易鉴别的。另外,康熙时期的青花是比较难模仿的。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现代仿品的青花颜色都太过沉重,甚至会出现明显的颜色不正现象,仿品往往比较泛紫,或者青花颜色发淡甚至有的青花颜色发黑,等等。
 
3.看胎体。康熙时期青花瓷器的胎体是后世赝品最难仿造的部分。现代工艺的仿品,大多选用安徽祁门等地的土壤,这种土与不及康熙时期景德镇的老土差距甚大。另外,加工手段也大为不同,康熙时期的加工古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现在很少有人愿意为之,造假者大多采用现代机械化加工手段去制作瓷胎。所以,现代赝品的胎体细腻度、光泽度都会超过康熙时期的瓷器,并且赝品制造时间尚短,存在剌手的问题,这也是我们辨别真伪的关键之处。
 
q4.JPG
3.总结
 
纵观这半个世纪以来,瓷器收藏早已变味儿。仔细看看,用心想想,这半个世界以来的文玩界,我们所说的收藏还是那个真正的收藏吗?文玩界都只将收藏目光都聚焦在金钱之上,我国的文物瑰宝都由国内外的大亨所持有,甚至渐渐发展为财团操作的形式。这早已丧失了收藏的本真、意义。都说中国人最喜欢干的事儿就是:一边挖掘、探索历史,再一边毁坏、掩盖历史。
 
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对我们的国家瑰宝加以保护,并且找到一把能够作为金科玉律的标尺去将那些扭捏作态的假货赝品加以摒弃封杀。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将其作为自己的责任,不去与那些所谓的伪收藏同流合污,去真正的切身做到保护文物,这是一项道阻且长的漫长道路,也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进行奉献的一个终身事业。路漫漫系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责任编辑:林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