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观点

当代语境下中国画如何与国际接轨

2015年04月16日 16:49:30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当代水墨是在削足适履”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当代水墨”或称“新水墨”、“实验水墨”的创作越来越被认为是中国绘画与当代艺术结合的典范,它使用水墨媒材表达当代观念,使得它容易表达现代人的生存境遇与思想,也降低了国外策展人与收藏市场对它的理解难度。

然而霍春阳却认为,当代水墨走了一条“削足适履”的道路,“一百年来,我们把艺术评价的标准与权力拱手让给别人,用西方的标准来硬套中国画,然后说我们不合适人家的标准,人家理解不了中国画里面那么多文化的、内涵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我们必须改……这种思维不可笑吗?中国画有自己的文脉。”

“文化有特殊性、多样性,不需要去和谁接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文明体系自有其所适应的艺术。”霍春阳评论说,“现在一些画家的思想处于对现实问题的相互反映和刺激之中,受逼于现实问题之下,现在的潮流是什么,什么容易入选,什么容易获奖,什么可以卖钱于是就画什么。也有人看外国人的眼色,讨西方人喜欢,别人承认才是对的,这就放弃了最根本的原则,就是自尊和自信。把自己的观念建立在别人的好恶上,变成了追名逐利和赶时髦的东西,从而成为后殖民时代的牺牲品。更有甚者,不以为耻,反倒认为这是进步,认为这才有世界意义。这是地地道道的洋奴文化和洋奴意识,这同样是无头脑、无意识、不成熟的表现。”

“孔子讲仁者乐山,重要是因为仁者的思想安于义理,厚重不迁,不会随便地改变主意。山主静,水深亦静;深则静,浅则流,不安静深不了,不深也静不下来。还有一种人很有自信心,但缺乏知识,结果表现为狂妄自大,看不上今人、看不上古人,盲目自我崇拜。又由于多年来都是接受的西方模式的美术教育,所以对自己的祖宗采取的只能是虚无主义态度。人类文明的进步,美术家的精神纯化,都需要教育在断裂的鸿沟上架起桥梁,让今人真正了解中国人的艺术境界。现在的中国看来不像一个文明古国的继承者,它看上去是那么幼稚。”霍春阳说。

(责任编辑:史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