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 不仅仅是学一门“手艺”
美育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然而,在当下美育的实践当中,很多人却将美育简单地理解成让孩子学会一项美术技艺。诚然,在学习一门“技艺”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接受一些审美理念,但是这样片面的认知,却容易让美育的目标变得模糊不清甚至误入歧途。
前几天,我的一位邻居来找我,希望作为美术学院教授的我,为他的孩子学习美术推荐一个学习班或好导师。我当时有些诧异地问:你的孩子过两年就要高考了,现在学习美术,应试不是有些来不及了吗?那位邻居说出了一句让我十分感动的话:“我不指望他学会这门手艺,但我赞赏和鼓励他有颗爱美之心。”
学习美术,原本只是为了一颗爱美与向美之心,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周围太多朋友有关考试的问题包围着我,连我自己的向美之心都被应试的功利需求冲淡了:不是只有艺术家才需要学画懂画,也不是只有动笔画石膏才算是向美之途,艺术本来是鼓励人们寻求更多的美的可能性的学科,通过美育,人们发现一种有所不同的生活,这要比成为一个画家画匠的职业本身,具有普遍得多的意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呼吁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个呼声已萦旋良久。但究竟何为“美育”?落实到教育手段上,落实到学校和家庭的观念里,至今仍难免理解偏狭—美术和审美的教育,绝不仅仅是教画画和手工,但美术高考,很多院校考的无非就是画画和手工。在这里,美育变成了局限在美术专业内部的事情,同时也变成了很功利的事情。但在各个美术班和家长们热衷于功利性的美术技能学习的同时,美术审美鉴赏的教育却无形中遭到冷遇:一次前不久进行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很少有观看美术展览的习惯,他们对“当代艺术”表示很感兴趣,但由于缺乏良好的引导教育,很多声称对当代艺术感兴趣的孩子们,其实对我们当前的艺术发展知之甚少。
美育重技巧而轻鉴赏,这造成了多重的问题。传统的艺术创作在一般人看来越来越沦为普通的手艺,美术圈子里有了越来越多手艺熟练但却毫无创意的学生;另一方面那些前沿性的当代艺术形态,却从未被普通的鉴赏课认真传授和分析过,我们今天的美术史教材往往用极大的篇幅描写数百年上千年前的事情,却对今天的艺术现实语焉不详。今天的人们首先需要建立一种更恰当的美育观念,把培养有关美的情操的教育,与简单的美术基本功训练在深度上区分出来;而后我们还需要在美术教育中培养一种更能够适应当下的新视野,我们对于艺术品的品评,不能只关于古代,而更应该穿越毕加索和徐悲鸿,穿越最近几代艺术前辈的观念和价值,直面我们今天的艺术世界。言必称上古的审美态度,是一点都不可能美的,今天我们哪怕仍然喜欢古代的山水,也需要明白,它“古典”的精神,恰恰因为是面对当下才愈发显现独特魅力。
在我们今天这个多媒介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的社会局面下,强调感受性和创造性的美育显得尤其重要。在这里我们不必论证大道理,只说一个很多人可能都经历过的审美现实:今天的有线电视有很多个频道,今天的视频网站上有成千上万的电影和电视剧,但在这泛滥的视觉产品当中,你却很可能挑不到一部今天晚上真正想看的片子。最后你会怎么做?于是你只好在矮子里边选高个,选了一部自己“比较不讨厌的”,来代替自己“真正想看的”—久而久之,在这样的视觉文化的包围当中,我们甚至会忘记掉,到底什么是自己真正想看的,到底什么,是我们认为至美的东西。
今天的机械复制时代,给了我们许多现成的有关美与视觉的消费品,但这些消费品泛滥而廉价,它以省力的浏览代替了深刻的欣赏,让一切有关于“美”的描述,变得标准混乱而流于浅薄。在今天的社会里,人利用工具也受困于工具,照相机的便利会削弱你对美丽风景的视觉回忆,电脑键盘的便利会让你的亲手书写提笔忘字,那么,在一个初生的婴儿就有可能直接接触手机触摸屏的今天,未来一代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会不会也受到某些未必正确的引导呢?在这个意义上,美育不管是其动手的方面,还是“动心”的方面,都不再仅仅关乎虚无缥缈的“美学”,而直接关乎人类未来的发展与生存。
让孩子学画画并学会欣赏画,并不仅仅是让他准备一技之长,而是让他真正懂得更好地去感受世界、更好地体验精彩的生命—这样的教育,不会因为他今后不当艺术家而效能落空。一个成功的人,永远都需要一种面对生命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今天的人们,才真正需要训练发现美的眼睛和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