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艺术家市场崛起 洗牌还是泡沫?
在50、60后已成功统治艺术市场多年的同时,70、80后艺术家的崛起成为艺坛的一大话题。近日,内地艺术品市场备受关注的四大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北京匡时、北京保利、北京翰海的秋拍相继落幕,四大拍卖公司的总成交额不敌2013年秋拍。不过在宏观经济环境和艺术品市场调整之下,拍卖市场的表现也在预料之中,倒是一些70、80后年轻艺术家拍卖纪录频创。
在10月的香港苏富比秋拍当代艺术夜场中,首度推出的3位70后艺术家作品的表现便让业内人士眼前一亮。贾蔼力的《疯景1号》拍出1180万港元,刷新其个人纪录的同时,也令其领先于其他70后艺术家跻身千万俱乐部。同样创下纪录的还有王光乐的《水磨石2004.1.1-2004.2.5》,拍出了544万港元,而刘韡的《紫气系列H2》则拍出340万港元;
生于1983年的郝量的作品《云记》则出现在佳士得上海今年秋拍上,估价即为280万-380万元,最终以675万元成交,刷新了这位年轻艺术家个人作品拍卖纪录;
随后的中国嘉德秋拍中,“中国油画及雕塑”专场将当代艺术部分按照学术梳理出4个专场, 在“承载-中国学院绘画及雕塑专场”中推出了美院第三、第四画室的师生作品,结果创出了4项年轻艺术家作品拍卖纪录;
北京匡时现当代艺术专场中也有4位青年艺术家创下其个人作品拍卖纪录。陈可《植树》以212.75万元成交;欧阳春《捕鲸船(二)》以161万元成交;沈小彤《红红的那些人》获广州双年展优秀奖,以345万元创造了艺术家作品的最新纪录。
年轻艺术家们一连串个人拍卖纪录的诞生,给人一种感觉,以前拍卖会上的星星之火,大有蓬勃爆发之势,这一现象引发各方关注和讨论。这些年轻艺术家及其背后的新兴藏家将推动当代艺术市场洗牌,还是会催生市场的新一轮泡沫?
正方:新格局下青年艺术家将推动市场洗牌
50、60后的艺术家创作已趋于稳定,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已经明确。但市场不会永远关注这些人,70、80后艺术家大多曾接受过系统的美术教育,很多人还有在欧美留学或工作经历,具有国际化视野,掌握国际的艺术语言。目前70后第一梯队中成功艺术家其市场轨迹基本可以概括为,有专业画廊的推动,同时国际方面运作得也不错,经常在国际上亮相,在市场上面很活跃。80后艺术家也许从创作面貌上跟上一辈有很大差异,但这也是一代人的经验,无所谓好坏之分。
两代人生存环境,新人辈出的时代总有优秀的作品受到青睐,创纪录的人大多都一个时间的积累过程,青年艺术家推动这市场新一轮的洗牌,泡沫一说并不能切合当下实际。如果市场不能包容新晋的年轻艺术家,只能在少数功成名就的艺术家之间玩转,那么这个市场也就只是小一部分人的天地,其他人也进不来了。
反方:资本追逐将终为泡沫,青年艺术家拔苗助长
刚从美国迈阿密艺术周回来的在3画廊负责人季晓枫说,“世界各国的艺术家都在反思当下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生命与死亡,贫穷与财富,自由和权力,现实和梦想等,而我们的许多年轻人却还在某种画法的匠气中消耗精力,这种状况带来的危害不仅深重,而且久远。”
“中国艺术市场青黄不接的时候最忌讳拔苗助长,但从北京秋拍的结果看,资本似乎更愿意,也更精于此道。”季晓枫说,国内对年轻艺术家的定义,从年龄划分上,比国际市场上默认的定义大约整整小了10岁,在这个年龄层面,充满反思和实验的艺术家创作其实一直非常活跃,这与文化环境的日益恶化恰恰相反,只是他们并不被大众所知,更加不会过早进入二级市场。他认为,如果把有价值的作品的核心品质放在提出新的问题或者观念的话,在当下的文化环境中,被媒体和资本过度追捧的艺术家和作品的价值多半可疑。在一个既有多元文化包容性又要求全球化视野的艺术市场上,通过拍卖举牌硬推几个年轻艺术家的做法是可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