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钥匙:读懂马萨乔的艺术成就
有太多的人为梵高惋惜,因为他37岁就结束了年轻的生命。不过论及生命的短暂,马萨乔则要比梵高更短暂,其生命结束时年仅27岁。
一般而言,当我们谈及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艺术家,通常都会想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这三位大师。然而,他们其实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集大成者,而马萨乔,才是那个时期卓越的先驱!
“马萨乔”在意大利语中意为“傻瓜”,原本是人们送给这位行为、社交颇显笨拙画家的一个绰号。这位英年早逝的画家本名为托马索·迪乔瓦尼·迪西莫内·圭 迪,因其父亲早逝故早年家境贫寒。出于怎样的机缘,他有幸师从著名画家马索利诺,迄今无以查考。不过马萨乔自那以后便全身心地沉入于艺术的学习和创作之 中。
马萨乔或许是因“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而通过有限的创作成果,将西方绘画艺术带出了中世纪哥特艺术宗教题材那种理想化的表现陈规, 代 之以近乎生活化的现实手法。虽然,艺术内容依然是《圣经》中的事迹,但却洋溢出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后继艺术家们开启了黎明的曙光!
马萨乔的伟大还不仅于此。如果说保罗·乌切洛是西方绘画焦点透视法的理论归纳者,那么马萨乔则是这一方法的实践第一人!他先于保罗·乌切洛就开始在自己 的作品中展现出“焦点透视法”深远空间感的巨大魅力。在他 《逐出伊甸园》 中亚当和夏娃足后那几条平躺的投影,以及《献金》中建筑造型之巨大的倾斜线 条、远处缩小的人物、树木乃至山脉,都清晰地说明了这一点
此外,马萨乔又是人类艺术史上第一个准确把握人体结构者。在马萨乔的笔下,人物 衣 着不再是一堆空洞的布料皱褶,而是富有内在肌肉、骨骼支撑的“人体”。不仅如此,马萨乔开启了情感刻画之门,《逐出伊甸园》中亚当和夏娃羞愧、哀惧的神 情,深深地撞击着每一位观者的心。还有,马萨乔还是以统一的明暗关系塑造形象的第一人,在他的绘画中,光线照射的明暗效果,成为造型的主要方式。
马萨乔何以年纪轻轻,就在人体结构、人物情感、焦点透视、乃至明暗关系等诸多方面开艺术之先河,我们或许永远不得而知。但这些开拓性的进步有一个共性, 那就是它们都具有“现代摄影”的特性。而据英国学者大卫·霍克尼在《隐秘的知识》一书中分析,差不多就是从15世纪20年代起,一种属于摄影前身的“黑 箱”技术被一些精英画家所应用。这种技术是以“小孔成像”的原理,将屋外的景物,通过房屋墙壁上的小孔,像幻灯那样投放到屋内的墙壁或画布上,从而使画家 不仅能够精确把握人物、环境的造型,还客观地接受了“焦点透视”和人体结构的明暗变化。相信,这不是一种巧合,而极有可能就是曾经存在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