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观点

徐悲鸿研究新热点:1917年短期赴日经历

2014年12月05日 09:20:13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2013年8月24日-26日,由人民大学徐悲鸿学院主办的“全球化与民族化:21世纪的徐悲鸿研究及中国美术的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人大举行,本次研讨会历时近三天,分为八个议题:1.徐悲鸿与中国画改良 2. 徐悲鸿与写实主义3. 徐悲鸿书法研究 4. 徐悲鸿与中国美术教育 5. 徐悲鸿艺术的当代意义 6.艺术思想史视角的徐悲鸿研究 7.中外美术比较视域中的徐悲鸿研究 8.方法与个案研究。与会专家学者近50人,其中大陆以外的学者占有相当的比重,体现的研讨会的国际性。学者们的发言不乏最新发现的材料和新的研究成果,其中笔者留意到对徐悲鸿1917年短期赴日经历的关注与研究成为了一个不小的热点——徐悲鸿在上海时一直怀有赴欧学习西画的愿望,但由于欧战形式紧张,1917年经康有为推荐,徐悲鸿获得日本明智大学姬觉弥先生的资助来的日本,进行为期数月的游学。此前关于徐悲鸿艺术风格形成的研究多关注其在巴黎学习的经历,而对这段短暂旅日的经历一直被忽略。本次研讨会有4篇文章主要由这段历史引发相关讨论或围绕该问题展开论述,除华天雪的《徐悲鸿的日本“观光之旅”》被划归“方法与个案”部分外,其余3篇主要集中在“中外美术比较视域中的徐悲鸿研究”议题下。

日本学者松谷省三早在上世纪70年代偶然见到徐悲鸿的作品集,便被其艺术所感染震撼,从而开始关注这位中国画坛巨匠的生平画艺,由于身处日本的便利条件,他有机会获得关于徐悲鸿1917年赴日以及与日本文艺界人士交往的资料并展开研究。自90年代开始陆续发表了多篇徐悲鸿研究相关论文。1995年在北京举办的“纪念徐悲鸿诞辰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了演讲《徐悲鸿东渡日本的收获》,次年该文由刘幸宇译成中文发表在《国外问题研究》1996年第1期。本次研讨会上松谷省三提交的论文题为《徐悲鸿大师与日本艺术家的交往》,主要介绍了徐悲鸿与中村不折、尾崎清次、矢崎千代二、赤松俊子等日本艺术家的结识及往来经过。其中与中村不折的相识正是缘于1917年的赴日经历,松谷省三认为徐悲鸿此去有几点收获:其一、学到了当时日本美术思潮中的写实、解剖学知识,领教了中村不折创作的历史与神话题材画。其二、从中村不折处了解了法国徐梁画院(也译作朱里安画院(Aeademie de Julian))的情况,对其初到法国的择校起到决定作用。其三,受到中村不折影响,开始着意美术作品的收藏。这一部分的论述相对于此前《徐悲鸿东渡日本的收获》并无更进一步突破,主要的贡献在于徐悲鸿与新材料的提供。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沈揆一和芝加哥大学艺术史博士苏文惠不约而同的关注了徐悲鸿日本之行所注意、结识的日本艺术家对其艺术观念形成的产生影响,尤其是徐日后对历史题材绘画的重视。沈揆一系统梳理了徐悲鸿历史画创作的发展脉络,在提到其历史画创作产生缘由时,除康有为、蔡元培的影响外,此次访日与日本画家中村不折的交往十分关键。苏文惠除了提到中村不折创作的中国古代题材绘画对徐悲鸿的启发外,还注意到《悲鸿自述》中提到的另一位日本艺术家寺崎广业,与中村相似,寺崎广业也属新派日本画的代表,都喜欢表现中国历史题材,并尝试在作品中结合西洋画法。由徐悲鸿在自述中提到的仅有两位日本画家的创作倾向可看出徐悲鸿的好尚与选择。

华天雪老师的研究主要围绕新发现的一则徐悲鸿散佚文字《日本文展》展开,将该文与《悲鸿自述》相对照,通过对文字的深入分析发现了十个此前少人注意的问题,颇具启发性。其中徐悲鸿对日本文展的竞赛制度及组织管理上的一些细节的关注,还有徐悲鸿对同时代日本绘画的认识与态度等问题,都可联系到此前已有的研究,对这些学术成果加以证明或补充。

由于历史、政治等原因以及文献记录的缺失,此前徐悲鸿在日本的经历、与日本艺术家的交往及相互间的影响等问题鲜少为研究者所重视,近年随着国际间学术交流的增多,越来越多的文献资料被发掘出来并实现共享,新材料的发现吸引了更多学者对这一领域的关注。这既是徐悲鸿研究的新进展,对于中日两国近现代美术的密切联系和相互影响等重要课题也将产生积极的推进。其实研究中国美术的现代化无论如何绕不过20世纪初期对日本的借鉴与学习,李叔同、陈抱一、高剑父等在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先驱人物都曾留学日本,除了“路近、费省、言同”这些客观的便利条件,经过日本本土化吸收和西方现代文明的也更加易于被中国人所接受,日本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意义亟待被正视和深入的研究。希望此次徐悲鸿研究中闪现出的新亮点能够持续发展,进而点燃学界对中日近现代美术关系的研究热情。

(责任编辑:史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