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观点

我们拿什么来捍卫公共文化

2014年12月03日 09:46:03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雕塑作为公共文化的一部分,在我国已经有着几十年的历史。并早已从单一的纪念碑式的,肃穆瞻仰的形象转变为介入与塑造公共文化的重要力量,逐渐成为公民娱乐,游玩或学习的一部分。但这种介入与塑造的力量却是那么的尖锐、深刻和独特。

近日,建成不到一年的广州美术学院梁明诚雕塑园作为介入公共生活,提升社区文化的重要项目,却遭到粗暴对待。一座别墅式的建筑与一圈“保卫”建筑的铁栏平地而起。硬生生地在雕塑园区的“腹部位置”出现,雕塑园的核心部分“梁明诚雕塑园”的石碑被这座建筑修起的新围栏“拦截”。从艺术的角度,这似乎构建出一场雕塑与建筑的严肃对话,虽然当代艺术尖刻的精神特性是介入公众艺术的最好形式之一,但这显然并非一场合理或受公众认可的当代艺术行为。

作为提升大学城文化的项目,国内首个以美院师生作品为主体的城市雕塑长廊广州美术学院梁明诚雕塑园的建成,无疑是把雕塑以文化艺术的身份介入与塑造大学城公共文化的尝试,它的出现,一方面彰显着相关部门对雕塑家梁明诚艺术成就的肯定;另一方面,也实现着“艺术源于生活,回馈生活”的伟大梦想。园区原本没有任何阻隔大众活动的围墙,雕塑自由散落丛林之中,既体现着艺术对生活的融入,也是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由于相关部门的审核与沟通问题,却出现不同利益集体蹂躏公共文化项目的行为。这似乎不但是对文化的不尊重,更是对民众生活权利的蔑视。

当公共文化出现不同集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时,我们该如何维护公共文化?在当前社会,其中涉及的无非还是“权力与权利”的博弈问题,这始终是中国构建公共生活进程的卵生物。当“权力与权利”的博弈出现激化时,这实际上隐含的是权力的支配与制约和权利的尊重与维护这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权力对公共资源的支配;另一方面是公众作为纳税人的权利如何得到尊重与维护,而现实中,名义上作为公众享受的公共文化项目遭到破坏时却未能得到制度化的保障则是毋庸置疑的。

而据了解,经过媒体的高度关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大量转发后,现场围栏已经被拆除,而建筑外部地面的地砖也正在拆除中,据相关人士透露,经过各级领导的重视并协商,将决定只保留建筑主体,外部围栏与地面砖等将一概拆除并恢复绿地。

一方面说明有关部门还是非常重视公共文化,令人欣喜。另一方面却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媒体作为先锋,通过引发舆论压力以求解决问题的背后则是制度化保障的缺失。老舍上世纪二十年代曾居住的伦敦寓所,被英国授予“蓝牌”保护,得到了永久性的保护。而梁明诚雕塑园是作为构建公共生活的文化园区,即使已经获得批准,却仍然被粗暴对待。

再者,作为公共部门的有关设施如此“拆了建,建了拆”的行为,除了在践踏文化之外,也同样在浪费公共物资,如果有监管部门,那么,又会是谁呢?会如何监管呢?如果这次事件并没有好事的媒体介入,结果又会否完全不同?

媒体并非审判官,但在现代化公民生活发展进程中,媒体的角色却从信息传播者逐渐转化为被诉求的对象,事件的出现总在媒体关注后才得以重视,无奈的是,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又可以拿什么来捍卫公共文化呢?

英国蓝牌制度

蓝牌制度在伦敦至今已经实施了一百四十多年了,其目的是为了纪念曾经住在伦敦并且对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世界名人。凡是被英国遗产委员会挂上蓝牌的建筑,会被列入为受保护遗产,不得随便拆除或改建。
迄今为止,在伦敦共有800名以上的世界名人享受了这项特殊的待遇。

(责任编辑:史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