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拾经典细节 坚守经典姿态
西泠印社于中国文人来说,不啻是一座艺术的殿堂。在这片襟山带水的弹丸之地,如繁星般璀璨的金石书画艺术大家们,曾为共同的艺术理想坚守了100多年,并向世人奉献了最为经典的金石篆刻乃至中国书画艺术。由此造就的这个同样堪称经典的印学名社,也因此在西子湖畔熠熠生辉了整整110个年头。
什么是经典?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做成后世的范本,这就是经典。西泠印社之所以能够成为以金石篆刻为代表的中国艺术经典,正是得缘于它对“保存金石、研究印学”的上百年坚守。而这100多年来的中国,经历着从积贫积弱,到百经沧桑,再到振兴繁荣的顽强发展过程,期间的起起落落、艰辛曲折人尽皆知。在这样纷繁复杂的社会时期,如此执着地坚守尤其显得可贵。
因此,对于像西泠印社这样一个影响力已遍及世界的百年艺术社团来说,继续坚守“保存金石、研究印学”的宗旨固然重要,而对其社史的研究同样也不容忽视,因为这个经典社团的发展经验无疑是极具借鉴意义的。然而相对于赫然的金石篆刻乃至书画艺术成就来说,西泠印社的社史研究成果却是明显偏弱的。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对于这个百年社团的辉煌发展历史,我们至今也只能梳理出一个大致的脉络,譬如知道在哪个历史阶段是由谁在执掌印社大旗的,印社曾经吸引过哪些名流大师,曾经举办过哪些颇具影响的雅集盛会等等。但同时,我们也遗憾地失落了很多关于这个社团的珍贵细节。其实,正是那些貌似细碎零散的往事细节,在不断地丰富和充实着印社的百年发展,托起了今天“天下第一社”的经典姿态。
所幸的是,有一批对西泠印社抱有特殊感情和强烈责任心的有识之士,他们积极承担起了历史赋予的责任,主动投身并潜心于社史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西泠印社社委会的王佩智先生便是这样的代表,曾经担任过西泠印社办公室主任的他,当年的身份无疑是行政管理干部,但是之后随着转岗担任印社社委会文物处处长后,他又成功地完成了角色的转换,凭借自身的刻苦钻研,无师自通地成为了一名社史研究的专家,在近10年间,他陆续出版了《回望西泠印社六十年》、《西泠印社旧事拾遗》、《西泠印社1963》、《西泠印社缘何根植孤山南麓》、《西泠印社摩崖石刻》、《建国初期篆刻创作研究》等10余部社史研究专著。通过这些沉甸甸的专著,王佩智悉心搜寻和打捞起湮没在时光洪流中的点滴往事,为人们重新认识西泠印社、研究西泠印社开启了一扇扇详实的史料之门。
这本《题襟遗韵》同样是一部关于西泠印社历史及人物的研究专著,作者通过28个章节的不同视角,再次寻拾起了这个百年经典名社的又一批为人们忽略甚至淡忘的鳞爪细节,从而完成了对西泠印社百余年发展史的又一次特殊的梳理。譬如,占尽湖光山色的题襟馆,见证的是海上人文气脉的兴衰过往;观乐楼到底应念作“观乐(le)楼”还是“观乐(yue)楼”,个中揭示的是建楼初衷;一卷内容揶揄调侃的旧剪报,背后隐藏的是在当时特定背景下对印社况状的真实描述……每个章节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既有可读性很强的往事叙述,也有闪现着作者思想智慧的感悟与思索。从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作者为了考证每一个史料细节而付出的无比艰辛与努力。
这种对史料考证的严谨与细致,不正是对西泠学术精神和经典姿态的一种坚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