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璋:书法是一个人功力、学养以及人格的外化
“大量阅读历代公认的大家作品是提高书法审美的唯一途径,以此来建立书法的审美尺度,去衡量当下书家的书写水平与格调高下,避免人云亦云。”吴玉璋对如何提高书法欣赏水平和鉴别能力的建议,来自他的亲身经历。
上世纪80年代在南京师范大学读大三时,吴玉璋开始接触书法。与很多书法初学者不同,地理专业的他为了学习书法,首先自学《古代汉语》,以便阅读历代书论。然后再翻阅历代书法图录,寻找初学范本。“我对北齐《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和汉隶《石门颂》一见钟情,前者雄浑厚重,后者凝练飘逸。”通过临习,吴玉璋建立了基本的书法审美、强化了中锋用笔、锤炼了线条质量。
当下,书法初学者往往被建议从楷书起步。吴玉璋认为人们对此说存在误读,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从正书开始,而同样作为正书的篆隶更适合初学。这不仅因为它们笔法简单,而且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可以让初学者很快进入状态,找到成功的喜悦感。有了篆隶的基础就可以学习行书,要选择个性不太强、书风相对平和的书家为范本。至于如何临帖,方法很多,“要时刻记住,临帖的目的是为了创作,否则就没有意义。”
“学习书法是个漫长的过程,只有通过量的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2003年吴玉璋来到大连图书馆,负责白云美术馆的展览工作,让他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读书写字。吴玉璋的书法从汉隶魏碑起步,近五六年一直研习李邕的书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行书风格。接下来吴玉璋打算通过学习简牍帛书来充实和丰富隶书的内涵,同时涉猎草书。
“书法是一个人功力、学养以及人格的外化。水平的高低,最终体现在意境和韵味上。技法是必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余,吴玉璋的生活几乎都是围绕书法进行的,书法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