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慢下来的艺术
卢浮宫,那么尊贵,那么充满历史气息,那么……拥挤。
冬宫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进入此类大型艺术博物馆,典型游客的做法即是抓起一张地图,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抗击人群、抗击疲劳、抗击饥饿,从一处大师杰作冲向另一处(但从不会错失在《蒙娜丽莎》之类的加粗字体前来个自拍)。
如果我们慢点参观会怎样?如果我们在仰慕已久的画作前多停留片刻,而不是为看而看,到此一游,又会怎样?
大多数观众都希望享受博物馆时光,而非完成任务。但据博物馆研究人员统计,观众停留在一件艺术品前的平均时间仅为15—30秒。新媒体时代上气不接下气的生活节奏让我们觉得这很正常。但身带长长的“必看清单”的游客又会怎样?放弃米罗的《断臂维纳斯》,多看一会儿不那么著名的《凡尔赛的戴安娜》?
宾夕法尼亚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心主任James O. Pawelski指出:“当你去图书馆,你不会只是穿过书架,仅仅扫一眼书脊,一边往外走还一边发微信给朋友‘我今天看了100本书!’”然而,很多人对博物馆的体验即是如此。积极心理学与人文学科关系学教授Pawelski评论说:“你不可能匆匆走过就读懂一幅画,你所能看到的艺术正如穿过图书馆看到的书脊。”
当然,如何体验博物馆并无标准答案。一些游客就是喜欢快速参观或对着永恒的杰作按下快门。但Pawelski教授等心理学家、哲学家提出,如果我们选择慢下脚步,找到一件有共鸣的艺术品,细细欣赏几分钟(而不是几秒钟),你会发现更有可能与艺术、与同行的伙伴、甚至你自己产生联系。为什么?因为你在慢参观的过程中更容易生成耳目一新、灵感乍现的感受,而不是继续消耗。
为了证明这一观点,Pawelski教授将其学生带至费城巴恩斯基金会(该基金会藏有部分最著名的后印象派和近代早期画作),要求他们选择一幅感兴趣的画作,然后至少花20分钟观察它。Pawelski教授说:“现在的20分钟就像过去的3个钟头。但结果并不出乎意料,这20分钟让你真正开始看见你所看的事物。”
但这批学生中,Julie Haizlip却不确定这种做法是否有效。Haizlip博士是一位科学家,弗吉尼亚大学护理学院儿童重症监护科临床教授,她称自己是“左脑型思考者”。求学期间的Haizlip博士即是Pawelski教授带往巴恩斯基金会的学生之一。
Haizlip博士坦言自己确实有点怀疑,那个三月的下午,她从没在一幅油画前呆够20分钟,而是看完了巴恩斯展厅里凯斯•哈林、安迪•沃霍尔、杰克逊•波洛克、马蒂斯、卢梭、毕加索的所有画作。
所有博物馆参观者都可以选择Pawelski教授要求学生的方式:选择一个翼厅,四处看一圈,留意哪件艺术品对你而言有吸引力或脱颖而出,转完后再回到这儿来。比如,假设你有1小时时间,那么就四处逛30分钟,然后用剩下的30分钟单独欣赏一幅感兴趣的画作。选择与你有共鸣的作品,而不是最著名的(除非后者触动了你的心弦)。
事实上,已经有一些博物馆向观众提供“慢艺术导览”或设立“慢艺术日”,鼓励观众慢参观。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教育项目管理员Sandra Jackson-Dumont建议,与其像寻宝游戏那样按列表奔走找寻名作,不如更实际、更个性化地“消化”硕大且结构复杂的博物馆,只选择观看那些与你兴趣相吻合的作品,比如音乐或是马。你可以在参观前在线浏览博物馆藏品,找到相关的展品或展厅;或在到达博物馆时先去咨询台向员工寻求指引和建议。如果你问询的人恰巧不了解或说“我们没有这些东西”,那么你可以问问别的人,因为大型博物馆中到处都是行家。你会因为只看感兴趣的作品而错过其他的展品吗?有可能。但正如Pawelski教授所说,有时候,你选择看得少,反而获得的更多,让门票更值。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厅。教育项目管理员Sandra Jackson-Dumont建议观众只选择性观看那些与兴趣相吻合的作品。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厅。教育项目管理员Sandra Jackson-Dumont建议观众只选择性观看那些与兴趣相吻合的作品。
最初,Haizlip博士发现巴恩斯展厅里没有什么能抓住她的心。但她突然发现一位美丽却面色忧郁的女性,长着和她一样的红头发。这幅画是土鲁兹-罗特列克画的一副妓女肖像画《Rosa La Rouge》。
“我想知道她的表情为何如此严肃。” Haizlip博士说。几分钟过去了,她发现自己正在脑海里勾勒这个女人的故事,想象她陷入绝境,非常不开心,但却主意已定。土鲁兹-罗特列克在女人肩膀处画了一扇窗。Haizlip博士想:“这里有个出口,但你必须转过身去才能看见。”
“那一刻,我真的从那幅画中看到了自己,看到了我生命中正在发生的很多事情。最后,我开始自我发现。” Haizlip博士的教育背景是儿童重症监护专家,她开始寻求某种变化,尽管她自己也并不明确。与此画一面之缘3个月后,她做了一些改变,接受了弗吉尼亚大学护理学校教师职务。如今,她正在这里的护理团队中践行积极心理学。“我的身后真的有一扇窗户,如果我没有开始尝试换种视角,我不知道我能不能看见它。”
Pawelski教授介绍说,究竟有意识地思考式欣赏艺术品为何能促进幸福感提升(或其所称的“蓬勃向上”感)至今仍是个谜,而他的研究目的即是尝试揭开这一奥秘。目前,他已经建立了与冥想研究及冥想有益生理效应之间的理论联系,尽管在博物馆中,你不可能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呼吸上,而是全身心关注艺术。
由密歇根大学Stephen Kaplan主持的课题及之前的一些研究已经暗示了博物馆可提供康复的环境。伦敦经济与政治科学学院的Daniel Fujiwara也发现参观博物馆能对幸福指数的提升与自感健康有积极影响。
曾工作于西雅图艺术博物馆、哈莱姆和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旗下的工作室博物馆的Jackson-Dumont女士说观众应该感觉到被赋予“策划”自身体验的权利。比如,你不喜欢在观看艺术品的时候听到周围的嗡嗡声,你可以在家中设置好声道,在博物馆参观的时候戴着耳机,以音乐为伴。“人们感觉他们在博物馆中一定要表现为某种方式,其实,做自己就好。”
很多博物馆鼓励观众与艺术品自拍合影并上传至社交网站(特别提醒,1月22日是世界“博物馆自拍日”,观众会在Twitter上使用话题标签分享他们在博物馆最好的自拍作品。)。自拍者经常与身后的油画或雕塑摆出一样的姿势。而对一些观众而言,这种行为不仅粗俗,且扰乱安宁,与冥想背道而驰。但令人惊讶的是,Jackson-Dumont女士发现,当观众受艺术品启发摆出相同姿势时,不仅会激发周围观众的“同道之人”之爱,也会让自拍者对艺术品有新一层的认识。事实上,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正带领盲人观众在展厅里模仿雕塑摆姿势,因为这种做法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件作品。
总有一些油画或雕像被观众视为必看之物,无论人群多么拥挤,时间多么有限。为此,Jackson-Dumont女士建议大家在制作“必看作品”列表时问问自己,有哪些事物是如果你没看到,就会觉得没来过纽约(或其他城市)?(博物馆导览也能帮助你更有效率地参观。)
下一次当你步入宏伟的艺术和历史殿堂时,请允许自己跟着兴趣和本能走,你永远不知道它们将带你去何方。在那个三月的下午离开巴恩斯基金会之前,Haizlip博士又经历了一个意料之外的时刻——她购买了那幅过目难忘的土鲁兹-罗特列克的女性肖像画纪念品。
她说: “我觉得她有很多话要对我说。”